3.4《中国的海洋资源》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南向北依次是()
A.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 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C. 黄海、渤海、南海、东海 D. 东海、黄海、渤海、南海
我国沿海四大盐场中最大的是( )
A. 长芦盐场 B. 淮北盐场 C. 布袋盐场 D. 莺歌海盐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系统剖析了经济与生态在演进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深刻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据此完成15~17题。
自2019年4月1日起,黄河开始进入为期三个月的全流域禁渔,对我国渔业资源描述正确的是( )
A. 黄河流域禁渔,因为此时段黄河水量小
B.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不需要禁渔
C. 我国海洋资源丰富,海洋渔业可以大力捕捞
D. 实行禁渔是为了可持续发展
图示意中国为挪威建造的世界首座半潜式深海养殖平台,该平台造价约5亿人民币,配备了自动化保障系统。目前我国养殖产业以作坊式浅海养殖为主,深海水域利用率不到1%.读图,完成29~31题。
目前限制我国深海养殖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
A. 缺乏设备建造能力 B. 市场需求接近饱和
C. 深海养殖空间不足 D. 养殖设备过于昂贵
读“美丽中国漫画图”,完成14-15题。
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最合适的是( )
A. 移植大树、古树,快速绿化城市 B. 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
C. 净化水质、实施休渔制度 D. 生活中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每年夏季,我国沿海海域都进入休渔期,期间大小船只一律禁止捕鱼,目的是( )
A. 增加渔业收入 B. 保护渔业资源 C. 保护捕捞安全 D. 降低海洋污染
7.读漫画(如图),回答:
既能解决漫画中的问题,又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是( )
A. 调整产业结构,渔改行搞航运
B. 大量捕杀鲸、鲨鱼等肉食鱼类
C. 向海洋投放营养物质,促进海洋生物的生长
D. 伏季休渔
8.中国海域面积广大,沿海大陆架宽广,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关于我国海洋资源的有关叙述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赤潮给我国的海洋养殖业会造成严重损失
B. 北部湾渔场是我国的四大渔场之一
C. 我国海盐总产量的大部分产于南方盐区
D. 我国实行伏季休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9.下列关于我国海洋矿产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我国近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B. 我国海上油气开发前景可观
C. 我国滨海砂矿储量虽然丰富,但矿种较少
D. 我国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矿产资源有锆石、钛铁矿、金红石、石英砂等
10.台湾最大的盐场是()
A. 长芦盐场 B. 布袋盐场 C. 莺歌海盐场 D. 羊口盐场
二、综合题
11.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是黄海,②是______③是______,从图中反映出我国海域面积广阔。深度不大,有利于海洋水产的养殖。
(2)图中④是______,⑤是______,⑥是钱糖江,⑦是闽江,这些入海的江河带来了丰富的
有机质和营养盐类,有利于海洋生物的______和______。
(3)图中⑧是______流,⑨是______流,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海流的交汇处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天然渔场A是______,该渔场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濒临的海洋,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我国濒临海洋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南到北依次是南海、东海、黄海、渤海。故B对,ACD错。
故选B。
2【答案】A
【解析】解:我国海盐总产量的85%集中在淮河以北的北方盐区。北方以长芦盐场最为大,南方有海南的莺歌海盐场等。
故选:A。
我国海盐生产发展很快.现在,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盐田,盐田面积比建国初期有了大幅度增长.所生产的海盐质量也不断提高,品种越来越多.
考查我国的主要盐场,要理解记忆.
3【答案】D
【解析】解:黄河流域禁渔,因为此时段黄河里的鱼处于产卵期;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也需要禁渔;
我国海洋资源丰富,海洋渔业要适度捕捞;
休渔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题意。
故选:D。
如果一年四季都不停的捕鱼,那鱼很快就捕光了,针对这一点,就形成了“休渔期”这一条规定。在捕完鱼之后,有一段规定的时间,让鱼繁殖,这样就不会使鱼一下子就被捕光了。
该题考查的是采取休渔期制度的意义,理解解答即可。
4【答案】D
【解析】解:深海养殖所需设备昂贵,限制我国深海养殖产业快速发展。
故选:D。
深海养殖网箱是指可以在相对较深海域(通常海区深度大于20m)使用的养殖网箱,是近十年来迅速发展的养殖设备。它运用计算机、新材料、气动、防腐蚀、防污损(附着物)、抗紫外线(防老化)等高新技术,即使在非常恶劣的海况条件下,也能保持网箱结构系统及其所养殖的鱼类安然无恙。
难度中等,以图文材料的形式,考查常规内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能灵活调动运用。
5【答案】C
【解析】解:近期一些地方为追求城市绿化,移植大树进城,由于存在移植成活率低、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及人力物力浪费等问题;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做法太极端,不可取;生活中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浪费资源,不可取;而净化水质、实施休渔制度,保护了自然资源,符合建设美丽中国理念。
故选:C。
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在茫茫的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目前尚未发现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自然环境提供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资源的同时,也遭到了人类极大的破坏,只有当自然环境处与一种生态平衡的和谐状况时,人类的前景才是乐观的,请大家保护环境,善待家园。
本题主要考查爱护环境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正确做法。
6【答案】B
【解析】解:采取休渔期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渔业资源。
故选:B。
如果一年四季都不停的捕鱼,那鱼很快就捕光了,针对这一点,就形成了“休渔期”这一条规定。在捕完鱼之后,有一段规定的时间,让鱼繁殖,这样就不会使鱼一下子就被捕光了。
本题考查的是采取休渔期制度的意义。
7【答案】D
【解析】解:从漫画中看出,我国海洋资源存在的问题是过度捕捞,致使我国渔业资源面临枯竭,其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措施是伏季休渔,这样保证鱼类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故选:D。
浩瀚的海洋为生物生长提供了最广阔的空间。人类在向海洋进军的过程中对海洋的索取越来越多。当人类的索取超过了海洋能够负载的限度时,海洋的渔业资源就开始逐渐萎缩,最终走向灭绝的结果。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的急剧增长,我国渔业生产的发展速度很快,很多渔区产生了过量捕鱼的现象。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海洋资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8【答案】C
【解析】解:我国海盐总产量的85%集中在淮河以北的北方盐区(渤海、黄海沿岸).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海洋资源指的是与海水水体及海底、海面本身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分类之一.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或海洋中的有关资源.
考查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要理解记忆.
9【答案】C
【解析】解:我国沿海的大陆架上,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A正确;
我国海上不断有新的油气田发现,这就为我国海上油气开发展示了可观的前景,B正确;
我国的滨海砂矿储量十分丰富,近30年来,已发现各类砂矿床191个,总探明储量达16亿多吨,矿种多达60多种,几乎世界上所有海滨砂矿在我国沿海都能找到,C错误;
我国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矿产资源有锆石、钛铁矿、金红石、石英砂等,D正确。
故选:C。
海洋资源指的是自然资源分类之一.指形成和存在于海水或海洋中的有关资源.包括海水中生存的生物,溶解于海水中的化学元素,海水波浪、潮汐及海流所产生的能量、贮存的热量,滨海、大陆架及深海海底所蕴藏的矿产资源,以及海水所形成的压力差、浓度差等.广义的还包括海洋提供给人们生产、生活和娱乐的一切空间和设施.
考查我国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理解记忆.
10【答案】B
【解析】略
二综合题
【答案】东海 ? 南海 ? 黄河 ? 长江 ? 生长 ? 繁殖 ? 暖 ? 寒 ? 舟山渔场 ? 沿海大陆架广阔,海水温度适中,有长江等大江水流入,暖流和寒流在此交汇,带来了大量丰沛的饵料,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
(1)依据位置,图中①是黄海,②是东海,③是南海。
(2)依据位置,图中④是黄河,⑤是长江,⑥是钱糖江,⑦是闽江,这些入海的江河带来了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有利于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3)依据图中箭头方向可判定,图中⑧是暖流,⑨是寒流。图中A是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渔场,该渔场形成的原因是:沿海大陆架广阔,海水温度适中,有长江等大江水流入,暖流和寒流在此交汇,带来了大量丰沛的饵料,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故答案为:
(1)东海;南海;(2)黄河;长江;生长;繁殖;(3)暖;寒;舟山渔场;沿海大陆架广阔,海水温度适中,有长江等大江水流入,暖流和寒流在此交汇,带来了大量丰沛的饵料,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临太平洋,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
本题考查我国的临海、河流等,读图理解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