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4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26 22:3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历史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战役、会战名称 时间 主要指挥者、
抗战部队 结果、
意义/影响
重要战役:______战役
(属徐州会战)
______会战
[重要战役:
万家岭战役]
第3次
______会战
台儿庄
武汉
长沙
1938.3.- 4.
1938.6.- 10.
1941.12. - 1942.1
李宗仁
第五战区国军
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战,鼓舞人心
①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②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
对接连败退的英美盟军起到鼓舞的作用
陈诚
第五、九战区国军
薛岳
第九战区国军
1937—1945,全民族抗战期间的战场包括:
①国民党主导的正面战场
②共产党主导的敌后战场(开辟一块块敌后抗日根据地)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新 授
一.平型关大捷
天 津
北平
大同
平型关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1937年9月,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进发,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
平型关大捷
时间
地点
部队
歼敌
影响

1937年9月25
山西东北平型关
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正面战场的第一个胜利,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林彪115师
歼灭日军1000多人
林彪
概况
平型关大捷战果统计
歼灭日军 1000多
汽车 100多
大车 140多
轻重机枪 20多
步枪 1000多
炮弹 3000余
战马 53匹
缴获日币30多万元及其他军用物资
二.毛泽东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毛泽东论《持久战》
抗战爆发后:
国民党
亡国论
速胜论
1938年毛泽东发表了《持久战》
《持久战》的作用: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
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2.建立抗日根据地
《抗日根据地示意图》
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先后建立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陕甘宁等抗日根据地。
陕甘宁
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开展人民游击战争
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主要游击战术
地道战

主要游击战术
地雷战
在敌后建立地雷加工厂,自己碾炸药,制造石雷,创造了夹子雷、连环雷等10多种地雷和子母雷、头发雷等30多种埋雷方法,沉重的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儿童团
麻雀战
破袭战
主要游击战术
破袭战
由于夜暗,技术兵器难以充分发挥威力,军队的指挥、联络、协同较困难。但利于秘密接近,近战歼敌,出奇制胜。有利于对抗装备上占优势的日军。
主要游击战术
麻雀战
麻雀在觅食飞翔时,从来不成群结队,多半是一二只,三五只,十几只,忽东忽西,忽聚忽散,目标小,飞速快,行动灵活。仿照麻雀觅食方法而创造的游击战战法叫作“麻雀战”。
主要游击战术 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
麻雀战
游击战

让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抗日根据地:19个
根据地人口:9500万
人民军队:91万
民兵:220万
3.巩固抗日根据地
政治上:
经济上: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和大生产动
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
根据地农民拥护“减租减息”
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
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三.百团大战
1.原因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蚕食。
囚笼政策:
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并配以封锁墙、封锁沟
2.概况
百团大战
时间
地点
指挥
主要目标


1940年下半年
华北
彭德怀领导100多个团
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彭德怀
3.战果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日伪军数 破坏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2.5万多人 2000多公里 近3000个
4.意义
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随后日军对八路军及抗日根据地实施“扫荡”



时间
指挥者或
部队名称
战役名称
意义
百团
大战
平型关
大捷
1937年9月
八路军
全民族抗战以来第一次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40年8月
彭德怀
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相互依存
相互配合
两大战场相互配合,共筑中华民族的钢铁长城!
问题思考:
全民族抗战时期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比较项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区别 抗战路线
武装力量
作战方式
作战地位
片面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国民政府的正规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
国民党统治区域内划分成若干战区,正面阻击敌人
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起主导作用,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2)国共两党采取“党外合作”的方式,都有自己所领导的军队。国民党主要负责正面战场,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
(3)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创造了条件;敌后战场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不仅使抗日根据地存在和发展壮大起来,而且牵制了大量日军,使正面战场得以坚持下来。
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战场长期并存的原因有哪些?
(1)中日国情决定了日本在侵略中国时,只能占领大中城市、交通要道及其周围地区。敌占区会有很多统治薄弱的地区,可以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
1.如果寻访抗战时期中国军队首次大捷的战场旧址,你应当前往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B
2.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先后建立了四块重要敌后抗日根据地。其中,与山西省有地缘关系的就有三块。同时,这期间八路军在山西这块黄土地上与日、伪军作战7万余次,歼灭日、伪军64万余人,八路军总部在山西先后转战30个县。下列叙述与上述材料无关的是(  )
A.山西是八路军在华北抗日的主要地区之一
B.山西是中国抗战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
C.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曾从山西境内多次转战
D.山西的抗日根据地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
3.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深入敌人后方,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有(  )
①井冈山根据地 ②晋察冀根据地 ③山东根据地 ④晋冀豫根据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4.(2018大庆一中调研)某校八年级几位学生在一次晚餐用餐过程中,七嘴八舌地再现了百团大战的相关知识。甲说:“指挥者是彭德怀。”乙说:“目标是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丙说:“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丁说:“这一战役开始于1940年。”以上四位同学中肯定有一位记错了,他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仍衣单,夜夜杀倭贼。”这是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在炮火纷飞的抗日战场上写下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寄语蜀中父老》。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杀倭贼”的表现是(  )
①血战卢沟桥 ②平型关大捷 ③台儿庄战役 ④百团大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C
C
6.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在这一阶段爆发的一次重大战役(会战)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帅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这次战役(会战)是指(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D
7.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  )
A.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
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
C.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大规模战役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
8.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两个战场的地位及关系表现为 (  )
A.正面战场居主导,敌后战场积极协同正面战场作战
B.国民党发动反共高潮,共产党退让,力图维护统一战线
C.敌后战场是中流砥柱,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
D.国民党领导发动人民进行抗战,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予以积极配合

A
9.面对日军的疯狂侵略,中国各阶层民众奋起抵抗,用自己的血肉和不屈的脊梁,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请根据以下材料,完成探究任务。
【军队血战篇】
材料一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李宗仁回忆录》
材料二



(1)台儿庄战役战果如何?结合材料一说出这一战役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判断这是哪一战役?有何历史意义?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
日伪军 破坏交
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 800多次 4万多人 2 000多千米 近3 000个
【战法创新篇】





(3)请说出上面两幅图片反映的根据地军民抗击日军的战法。请详细介绍根据地军民的抗战情况。
(4)请你用一个词形容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合作。
【历史启示篇】
(5)通过以上探究你有怎样的感想?对我国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又有何启示?
答案:(1)大败日军,歼敌1万余人。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百团大战。意义: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3)地道战、地雷战。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雷战、地道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宁。
(4)众志成城。
(5)中国军民英勇抗击外敌入侵的斗争精神永垂青史。(合理即可)应团结一切力量,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