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 乘法分配律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5 乘法分配律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26 19:5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学简析】:乘法分配律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运算。为此在理论算术中又称之为乘法对加法的分配性质。乘法分配律是学生进行简算的重要依据,可以使两位数和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更清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更简洁。乘法分配律也是学生较难理解和叙述的定律,乘法运算定律的归纳、总结和运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并能灵活运用。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力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和交换律、结合力相比,其结构特点是生疏的,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上要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知识。
【设计理念】: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认识乘法分配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真实。在整个探究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我没有把知识规律直接展示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与同伴进行交流,亲历观察、猜想、质疑、感悟、验证、推理等探究发现的全过程,学生不仅发现乘法分配律的知识,而且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数学思维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运算,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探索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教师时而参与学生的探究,时而对学生的活动进行引导和点拔,让学生亲身体验,不但有助于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探索活动,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数学规律,并应用乘法结合律等运算律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探索,看看我们又会发现什么规律?
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1、(课件播放),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1)出示问题一:一个长方形的长是75米,宽是25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师: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生1:(75+25)×2
生2:75×2+25×2(板书两个算式)
师:同学们给出了两种办法,那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到是多少呢?选择其中的一个算式计算一下。(生计算)
师:请选择第一个算式的同学,说出你的计算结果。
生:长方形的周长是200米。
师:谁选择的第二个算式,结果又是多少呢?
生:我算的结果也是200米。
师:通过大家的计算,这两个数算式的结果相同,我能不能在这两个算式之间写上“=”?
生:可以。
板书:(75+25)×2=75×2+25×2
(2)出示问题二:学校为四年级更换6套桌椅,桌子每张58元,椅子每张42元,一共需要多少钱?
师:这道题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结果是多少?(生计算,并汇报)
生1:我列的算式是(58+42)×6,结果是600元。
生2:我列的算式是:58×6+42×6,结果也是600元。
师:两种不同的方法,得出的结果却是相同,那这两个算式看来也是相等的。
板书:(58+42)×6=58×6+42×6
(3)指导观察刚才得到的两个等式,你有什么发现吗?
相同
板书:△×○+□×○ (△+□)×○

两数相乘 两数相乘 两数的和 ×相同的因数
(4)举例验证,进一步感受。
让学生根据算式特征,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
如:(3+2)×5=3×2+5×2
(24+76)×42=24×42+76×42
讨论交流:
a:交流学生的举例是否符合要求。
b: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点。
c:还有什么发现?(简便计算)
2、用字母表示。
师: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你的发现吗?
板书:(a+b)×c=a×c+b×c(并带读)
你觉得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规律呢?
学生交流
3、揭示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分配律。
(板书:乘法分配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大屏幕出示练习题)
1、根据乘法分配律填空:
(62+38)×15=□×□○□×□
70×50+30×50=(□○□)×□
(1)谁愿意展示一下你填写的。有不同意见吗?
(2)分别说说转化以后的算式和原来的算式比,哪一个让我们计算起来感觉比较简便了?为什么?
(3)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可以灵活选择算法,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算。
2、判断对错。
32×(4×9)=32×4+32×9 ( )
64×15+36×15=(64+36)×15( )
46×(29+11)=46×29+11 ( )
3、用简便计算。
(80+4)×25 34×72+32×28
(四)课堂总结:
今天,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你有什么想法?
(五)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75+25)×2=75×2+25×2
(58+42)×6=58×6+42×6
……
相同
△×○+□×○ (△+□)×○

两数相乘 两数相乘 两数的和 ×相同的因数
(a+b)×c=a×c+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