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课时数
1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探究过程,会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渗透符号化思想。
2、通过列举生活实例解释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过程,认识运算律丰富的现实背景,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用途,发展应用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
掌握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
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在数学中的应用
教法学法
探究法,观察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情景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运算和乘法运算,大家还有印象吗?老师这里有两道简单的运算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6= 6+4=
你能说出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
二、自主探究
1.观察这一组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你能照样子写一组这样的算式吗?
展示学生自己写的算式。
板书:4+6=10
6+4=10
3.仔细观察这组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板书:4+6=6+4
师小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就是加法交换律。(板书课题:加法交换律)
4.谁能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加法交换律?
课件出示:
师:(1)从图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你能用加法交换律来解释吗?
(4)你还有其他的事例来解释加法交换律吗?
小组讨论
请小组来展示自己小组的结果,并交流想法。
5.加法中存在这样的规律,乘法呢?想一想.
试着写一组这样的算式。
展示学生写的算式。
板书:3×5=15
5×3=15
6.观察这一组算式,说说你的发现?
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板书:3×5=5×3
师小结: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板书课题:乘法交换律
7.你能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乘法交换律吗?
课件出示:
师:(1)从图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你能用乘法交换律来解释吗?
(4)你还有其他的事例来解释乘法交换律吗?
小组讨论
请小组来展示自己小组的结果,并交流想法。
8.在数学中,通常用字母来表示运算律。如果用a、b代表两个数,你能来表示我们今天学的这两个规律吗?
学生试着自己表示。
师:加法交换律: (板书)
乘法交换律: (板书)
9.你能结合今天学习的知识解释下面算式的道理吗?
课件展示:
学生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深入理解交换律。
1、结合所学的知识说一说等式为什么成立。(51页第1题)
2、运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填一填。(51页第2题)
3、计算下列各题,并运用加法交换律或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教材51页第3题)
4、知识拓展:这样的规律在除法和减法中页存在吗?
四、师生归纳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通过前面学的知识引出今天的内容
通过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自己探究乘法交换律
通过用字母表示,让学生学会自己总结今天学的内容
板书
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4+6=10 4+6=6+4
6+4=10
3×5=15 3×5=5×3
5×3=15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反思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是北师大四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探究,理解掌握这两种运算律,并能够灵活运用。在教学中,我主要想体现以下几个教学理念: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
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主动的参与,自主探究,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本节课中,我尽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方法,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获得知识。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同时给学生发现自我的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渗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本节课中,我主要想渗透归纳和迁移的思想方法。首先通过前面学过的加法运算,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带领学生一起去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加法交换律,并总结规律。其次通过知识的迁移,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乘法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规律?学生通过写算式,观察算式,发现乘法中也存在这样的规律—乘法交换律,最后引导学生用字母写出今天学的这两个规律—《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不过,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例如:表扬行的语言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