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一、课前预习通
(一)知识清单梳理
知识点
知识解读
显微镜
由目镜、物镜、反光镜、载物台等组成。被观察物体经过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像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又经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望远镜
由目镜和物镜组成。从远处射到物镜的光线近似平行光线,经物镜折射后,在焦点外侧很近的地方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像在目镜的焦点以内,再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被观察的物体的两端到人眼光心所夹的角叫视角。
探索宇宙
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1864年,预测天王星外还存在一颗恒星。不久用望远镜发现了海王星。1990年,科学家把“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太空。
(二)基础知识达标
一、显微镜
自学教材P103页“显微镜”,回答下列问题:
1.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 ,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 。
2.被观察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 的实像,与 成像道理相同;目镜的作用是将通过物镜成的像进行二次放大, 立放大的虚像,与 成像道理相同。
二、望远镜
自学教材P103页“望远镜”,回答下列问题:
3.望远镜主要是由 镜和 镜组成。
4.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 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把这个像放大。
5. 被观察的物体的两端到人眼光心所夹的角叫 。
三、探索宇宙
自学教材P104页“探索宇宙”,回答下列问题:
6.第一个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物理学家是意大利的 。
二、课堂探究通
(一)重难点探究
探究一 显微镜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要将被观察的物体放在载物台上,被观察物体分别通过目镜和目镜后就得到了放大的像。你能说出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吗?
实验结论:被观察物体经过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像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又经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显微镜的作用是把微小物体放大。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的倍数。显微镜观察到的像与物体相比:倒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体左右、上下颠倒。因此,为了使被观察物体的像在视野中央,移动物体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相反。为了使显微镜观察到物体的像的视野更亮,载物台的下方装有反光镜,它的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1.显微镜
(1)结构:目镜、物镜、反光镜、载物。
(2)原理:被观察物体经过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像落在目镜的焦点以内,又经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例1 生物课上常用的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 )
A.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A
解析:显微镜的两个透镜都是凸透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物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选项A正确,C错误,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选项B、D错。故选A。
点拨:被观察物体通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这个像通过目镜又成放大的虚像。
变式训练:
1.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显微镜要比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低
B.当室内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凹面镜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之和
D.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成放大的虚像
探究二 望远镜
如图所示是望远镜的结构示意图。用望眼镜观察远方物体时,物体会经过物镜和目镜分别成像,你能说出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吗?
实验结论:从远处射到物镜的光线近似平行光线,经物镜折射后,在焦点外侧很近的地方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像在目镜的焦点以内,再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是把这个像放大。望远镜的作用是把远物体拉近。望远镜经物镜和目镜的作用,将远处物体拉近了,增大了人眼的视角,人眼就能看到远处物体倒立的像了。
一个物体能不能被看清,跟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像的大小有关:视网膜上的像越大,受到刺激的感光细胞越多,眼对物体细微部分看得更清楚。视网膜上像的大小决定于物体对眼的光心所张的角,被观察的物体的两端到人眼光心所夹的角叫视角。同样大小的物体离人越近,视角越大,人感觉就越大。人眼看起来,感觉物体大,是其视角大,实际上该物体不一定大。
2.望远镜
(1)结构:物镜、目镜。
(2)原理:从远处射到物镜的光线近似平行光线,经物镜折射后,在焦点外侧很近的地方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像在目镜的焦点以内,再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视角:被观察的物体的两端到人眼光心所夹的角叫视角。
例2 关于望远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镜、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B.一定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
C.从目镜看到的像是放大的虚像
D.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成的像都是实像
答案:C
解析:望远镜中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有的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有些不是,较复杂。
点拨:物镜成倒立的实像,目镜成正立的虚像。
变式训练:
2. 如图所示是简易天文望远镜的内部结构,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的_____实像,落在目镜______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_____像,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没有现成的透镜,可以选用合适的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镜片来代替。
3. 下列关于视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视角越大,我们看到的物体越清晰
B.视角越小,我们看到的物体越清晰
C.视角过大或过小,我们都无法看清物体
D.视角的大小与我们能否看清物体无关
(二)当堂达标训练
1. 显微镜的反光镜用的是( )
A.凹透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
2. 关于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
B.望远镜都是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构成的
C.除了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做物镜
D.只有用透镜才能做望远镜
3. 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
B.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
C.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等到放大的像
D.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
4.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__________,观察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________。
5. 显微镜和望远镜在构造上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大都是由______组_________组成,并且大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
6. 为了得到更加清晰的天体照片,可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________外,以避免_______的干扰。
三、课后能力通
能力拓展提升
(一)综合提升
1. 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目镜和物镜位置可以交换
B.目镜的焦距比物镜的焦距大
C.物镜的焦距比目镜的焦距大
D.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大
2.我国在兴隆观测站安装的反射式望远镜,是远东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它能看到的最弱的光的亮度相当于200 km远处一根点燃的火柴,这种望远镜的物镜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凹面镜
3.下列光学器材不是应用凸透镜成像的是 ( )
照相机 望远镜 自行车尾灯 放大镜
A B C D
4. 如图所示,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 )
A.幻灯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照相机
5. 如图描述了眼球在以一定视角观察某一物体时的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是由视角决定的.如果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下面四种情况,眼睛感到最长的物体是( )
A.站在20 m远的1.6 m高的人
B.18 m远的一棵1.7 m高的小树
C.20 m远的1.7 m高的栏杆
D.40 m远的1.8 m的竹竿
三、课后能力通
能力拓展提升
(二)横向拓展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生物,图甲中箭头表示显微镜视野中微生物游走方向,为了不使该微生物从视野中消失,则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图乙中的_____方向。
(三)纵向提升
1. 人眼能不能看清楚一个物体,物体对我们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______,但由于它离我们眼睛很_____,再加上_____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________了。
2. 如图是反射式望远镜的原理图,请你根据图中提示,简述它的原理。
挑战自我潜能:
1.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天文望远镜,其物镜到目镜间的距离是( )
A.物镜与目镜的焦距之和
B.物镜的焦距与目镜的焦距之差
C.任意距离都可以
D.以上都有可能
2. 小明通过平面镜成像发现,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但是当他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在逐渐变小,两者是否相矛盾,请你帮助他解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