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密度
学习目标
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学习重点
掌握密度的概念
学习难点
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
学法指导
导学过程
课堂笔记
(疑惑标注)
【学法指导1】
先独立思考在与同伴交流
【学法指导2】
回忆知识,认真思考
讨论探究
展示成果
【学法指导3】
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温故知新】
1、物体所含 叫质量,用字母 表示,质量的单位 。
2、天平的使用方法。
【新课教学】
探究1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1.实验方法: 。
2.实验器材: 。
3.实验设计:
(1)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控制 不变,改变 ,测出物体的体积和质量。
(2)探究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改变 ,比较不同物质的质量与对应的体积,并求出比值。
4.实验数据及分析:
实验
序号
物体
体积/cm3
质量/g
/(g·cm-3)
1
铝块
10
27
2.7
2
铝块
20
54
2.7
3
铝块
30
81
2.7
4
铁块
10
79
7.9
5
铁块
20
158
7.9
6
铜块
10
89
8.9
7
铜块
20
178
8.9
(1)分析1、2、3数据,可得出 。
(2)分析不同种类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可得出 。
探究2 密度
1.由探究知,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故用 来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计算公式 。
2.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
3.分析不同物质的密度值,思考以下问题:
(1)对比不同种类物质的密度,发现密度一般 (选填“相同”或“不同”)。
(2)分析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密度(如水和冰),密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
(3)不同种类的物质(如酒精、煤油),密度 (选填“可能相同”或“一定不同”)。
(4)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比气体的密度 (选填“大”或“小”)。由以上知,物体的密度主要与物质的 有关。
当堂反馈
1.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铅笔芯,用去一半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物理量是它的( )
A.质量 B.体积 C.长度 D.密度
2.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铁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
C.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可能相同
D.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相同
3.甲物质的密度为2.7t/m3,乙物质的密度为2.7g/cm3,丙物质的密度为2.7kg/dm3,丁物质的密度为25g/cm3,其中密度最大的物质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种物质的m -V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
第4题图 第7题图 第8题图
A.a物质的密度最小 B.a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
C.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5.装在烧杯中的水被倒出一部分后,烧杯中剩余水的密度 ;密封在容器中一定质量的气体被抽出一部分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密度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中考用铅笔画图时,如果有错误要修改,可用橡皮擦将纸上的字擦掉,擦掉之后橡皮擦的质量将 ,密度将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我国研制出一种被称为“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密度仅为0.16mg/cm3,如图为一块100cm3的“全碳气凝胶”放在一朵花上,该“气凝胶”的质量为 g。
8.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塑料块和某种液体做实验。
(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错误是 。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画出了塑料块和液体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①分析图像可知: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塑料的密度为 kg/m3。
②往烧杯内倒入10 cm3的液体,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g,若烧杯内液体的体积为20 cm3,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应为 g。
9.一块大石碑,体积是30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块碑石的岩石样品,测得其质量为140g,测得体积为50cm3,则石碑的质量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