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栾川三高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栾川三高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地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2-05 19: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南省栾川三高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地理)
编辑:苏跃飞 校对:王思亮
一、选择题(共22题,44分)
2008年9月6日,我国以一箭双星方式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该卫星可以及时、全面获取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的发生、发展与演变过程等信息。据此完成1~2题。
1.该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直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2.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织拟用该卫星的数据进行自然灾害监测研究。下列选题不适合的是( )
A.大兴安岭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预报 B.珠江口赤潮动态监测与预报
C.华北平原泥石流监测与预报 D.西北地区沙尘暴监测与预报
图3中甲、乙分别是我国长江以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回答3~4题。
3.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 )
A.①处种植水稻 B.②处栽种柑橘
C.③处种植甜菜 D.④处栽种茶树
4.实地调查,图中①③处的年降雨量明显比④处少,形成原因是( )
A.①③处位于山脊,蒸发量少 B.④处位于盆地,河、湖蒸发量大
C.①③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 D.①③处位于非季风区
在水库及其周围,由于地面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气候的产生。读图回答5~6题。5.若该水库旁建有一度假村,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 B )

6.关于水库对库区周边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 )
A.风力减弱 B.雷电、阵雨等天气现象增加
C.气温年较差增大,日较差减小 D.增加周边地区空气湿度
下图中,大圆为晨昏线,M点纬度为70°,且该点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P点线速度为0,图中阴影区与非阴影区的日期不同。读图回答7—8题。
7.若图中日期为3日和4日,则北京时间为( )
A.3日2时40分 B.3日21时20分
C.4日2时40分 D.4日21时20分
8.有一架飞机准备从Q点起飞,沿图中虚线
示意路线飞行,至M点降落,则( )
A.飞机飞行方向保持不变 B.飞行中一直阳光普照
C.航线是QM两地间最近距离 D.飞机将飞越太平洋上空
图2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9-11题。

9在图2甲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
A .1004或1006 B.1006或1008 C.1008或1010 D.1004或1008
10.在图2乙中,青岛市的风向最可能是( )
A.西南风 B.偏北风 C.西北风 D.偏南风
11.在这6个小时中,风力明显加大的是( )
A.台湾岛 B.北部湾 C.黄河口 D.辽东半岛
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区际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际间的流动。读世界产业转移过程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该产业转移经历了①~④四个阶段,珠江三角洲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①原材料和能源丰富 ②廉价劳动力充足 ③交通便利 ④科技力量雄厚 ⑤地价低 ⑥市场广阔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④
13、产业转移伴随着文化的扩散,其文化扩散类型是( )
A、迁移扩散 B、传染扩散
C、等级扩散 D、刺激扩散
读图1,回答14-15题
14 有关图中四地天气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
A 甲地风向为西南风
B 乙地气温较高
C 丙地风速最大
D 丁地气压最低
15 关于戊地天气系统的正确组合为( )
①南半球②北半球③暖锋④冷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09年2月2日食世界湿地日,其主题是“上游到下游,湿地连接你和我”。湿地与森林、海洋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它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称为地球之“肾”,完成16-17题:
16.我国长江流域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围湖造田 ②森林破坏 ③滥捕乱杀 ④兴修水利 ⑤环境污染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①②⑤ D①③④
17.世界湿地目的的主题没有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 B 可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合理性原则
图1中的4条河流均位于我国境内,完成18-19题.
18.河流名称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岷江 ②额尔齐斯河 ③松花江 ④海河
B.①大渡河 ②塔里木河 ③淮河 ④辽河
C.①岷江 ②塔里木河 ③松花江 ④辽河
D.①雅砻江 ②额尔齐斯河 ③辽河 ④闽江
19.关于河流流域区域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河流域是典型的红壤分布区。适宜种茶树
B.②河流在一年中的1、2月份经常断流
C.③河流域的农业耕作制度为二年三熟
D.④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
某人在某地观测太阳,发现一天中最高太阳高度为38°,此时人影朝正南,最低太阳高度为8°,此时人影朝正北,回答下列20-22题
20.当人影朝向正北时,北京时间为7时,当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A.30°E,75°N B.30°W,75°S C.15°E,85°S D.15°E,75°S
21.下列地点中该日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是( )
A.广州 B.里约热内卢 c.新加坡 D.雅加达
22.此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洲北部草原长颈鹿、斑马成群 B.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
C.南北半球人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D.我国东南沿海受台风影响
二、综合题(共2题,56分)
23、(36分)读规划中的兰(州)厦(门)铁路及沿线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描述兰厦铁路线的走向_________________;影响其走向的决定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4分)
⑵分析比较A、B两城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及原因。(10分)
⑶A所在省 2008年发生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地震多由板块构造运动引起,该地震的发生与哪两大板块的运动有关?该地震所在区域属于世界哪个地震带?(4分)
⑷图中D地区是我国内河航运发达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原因。(8分)
⑸针对图中C、E两省湖区某种生态环境问题,有关专家提出了“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修治山”的治理思路。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一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解。(10分)
24.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20分)
1.指出墨累达令盆地农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应对措施。(4分)
2.珠江三角洲和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生产较好地体现了农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试根据材料对两地农业生产的优点分别加以具体说明。(1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