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二讲 地球上的水
超级预测
知识预测>
本讲内容较少,知识点主要有: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2009年、2008年全国及新课标地区高考文综试卷,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两知识点在2010年高考中仍是重点。关于水循环,若能深入理解循环原理更为有利,其实水循环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通过太阳能做功而实现水循环)。
能力预测>
判断河流的水文特征需要综合分析河流流域地区的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须具备综合分析能力,对洋流模式应在空间想象力基础上记忆,涉及特定区域洋流的影响,须在模式中进行具体定位,在这里经纬网定位能力也得过关,这些能力必须具备.2010年高考这些将是重点考查对象。21世纪教育网
赋分预测>
分值不会很大,5分左右,可能将在综合题中以一小问出现,涉及区域定位,须在特定区域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作答。21世纪教育网
题型预测>
2010年考查“地球E的水”将在综合题中以小题出现,出现选择题的可能性较小。
超值储备
知识能力储备>
1.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
(1)地球上主要的水体有: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地球上淡水的主体是冰川。
(2)自然界的三类水循环
水循环 示意图 主要环节 意义
海陆间大循环 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Local%20Settings/Temp/%5bQK%5bZ1D4%7b2DIIUBRB%7dPD9F7.jpg" \* MERGEFORMAT 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更新陆地各种水体;调节全球热量衡;塑造地表形态
陆地内循 环 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Local%20Settings/Temp/W09$4%25AOXDE%25BBC1MK)VN7Q.jpg" \* MERGEFORMAT ①蒸发; ②植物蒸腾; ③降水
海上 内循 环 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Local%20Settings/Temp/IJO%7d7V%5dYKYMH$%5b1BBG@C_FT.jpg" \* MERGEFORMAT ①蒸发;②降水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人类活动(如水利措施和农林措施)对水循环可产生如下有利影响:调节径流,加大了蒸发量和降水量。水利措施中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径流,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修梯田、鱼鳞坑、谷坊、截水沟和平整土地等能增加入渗,削减洪峰,增加土壤水分,也可加大蒸发。农林措施中,“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入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修水库、跨流域调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入海径流量,但对海洋来说从总量上变化不大,对海洋给大陆的水汽输送量影响是比较小的,在一定的程度上反而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量增加,降水量增加。21世纪教育网
围湖造田,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严重后果,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防洪抗旱的能力,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同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同时严重破坏了水产资源,使产母大幅度下降。21世纪教育网
沼泽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有些沼泽生产力很高,经排干后,可改造为水田、旱地、林地或草地,但有些沼泽的生产力是很低的,农业开发价值不是很高。如果大面积排干沼泽不仅不会大量增加收入,而且会减少当地水汽蒸发量,破坏水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可以发展以芦苇为原料的工业,发展水产养殖业,针对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的条件,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发旅游资源,充分发挥它在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中的作用。21世纪教育网
3.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洋流的分布规律21世纪教育网
部位 规律 方向 性质
热带副热带海区 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北顺南逆 东寒西暖
北半球高纬度海区 气旋型大洋环流 逆时针 冬暖西寒
南纬40°附近海区 西风漂流 自西向东 寒流
北印度洋海区 季风环流 冬逆夏顺 冬寒夏暖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②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③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有显著影响。
④对海洋航行也有影响,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此外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川南下,也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
⑤对污染物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但扩大污染面积。
4.由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表述了河流的特征和运动的基本规律,也是河水的空间来源和时间变化的总体反映。它是由横纵坐标组成的坐标图。具体判读步骤如下:
(1)识别图中横纵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尊位。21世纪教育网
(2)以横坐标的时问变化为主线,分析其水文特征,如流量大小、汛期及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及断流情况等。,
(3)归纳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根据流量大小、汛期时闯、流量变化情况及冰期和断流情况分析河流所在位置、名称、补给类型及相关的地理事物等。
方法技巧储备>
1.判断洋流性质的方法21世纪教育网
(1)等温线判断法
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这样的洋流是暖流;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这样的洋流是寒流。
[例1] 图2—2—2表示两股洋流和海水表面温度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是南半球暖流21世纪教育网
B.乙是大陆东岸的寒流21世纪教育网
C.甲是自低纬向高纬的暖流21世纪教育网
D.乙是暖流,为赤道逆流21世纪教育网
[剖析] 甲图中等温线自北向南递增,为北半球。乙图中等温线自北向南递减,为南半球。甲、乙洋流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故甲、乙都是暖流。从水温可知,两地都应存中低纬海区,故乙为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暖流应在大陆东岸。从方向上看,不可能是赤道逆流,故选C项。21世纪教育网
[答案]C21世纪教育网
(2)纬度判断法
①海水表面温度的分布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所以洋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即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如图2—2—3所示,A为暖流,B为寒流。
②根据纬度位置判定
(3)根据经度位置判定
2.判断洋流流向的方法
(1)洋流成因法:根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
(2)洋流性质法: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3)洋流概念法:由高纬向低纬流的是寒流,由低纬向高纬流的或水温高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是暖流。
3.判断海水等温线弯曲规律的方法
有暖流经过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有寒流经过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出。21世纪教育网
[例2] 图2—2—6所示区域在28°S附近,L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洋流L的流动方向。
(2)在图示海域画两条过洋流L的等温线,分别标注T1和T2,其温度值关系为T1>T2,以示意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21世纪教育网
(3)简述洋流L对沿岸气候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
[剖析] 由于该地在28°S附近海区,义是大陆西岸,根据世界洋流分布图不难判断应为南半球的寒流,其流向应从高纬流向低纬,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应与洋流的流向一致。
[答案] (1)、(2)
(3)降温减湿。21世纪教育网
4.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比较表
河流补给水沥 径流变化规律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分布地区 补给特点
雨水 ①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汛期; ②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汛期,夏季枯水期;③季风气候区,夏秋汛期,冬春枯水期 径流量随降雨量的季节变化而变化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 水量变化较大
季节 性积 雪融 春季积雪融化常形成春汛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如北移,春季气温升高,积雪融化 东北山区的河流 补给在春季,水量变化较缓和
高山永久性冰川积雪融水 夏季汛期,冬季封冻,小河断流21世纪教育网 冰川的消融量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 西北地区的河流 补给在夏季,水量较稳定
湖泊水 对河流径流起调节作用:①在河流源头,调节河流水量;②在河流中下游,洪水期削减河川洪峰,枯水期补给河流 依湖泊蓄水量决定 松花江源头,长江中下游湖泊 对于河流有调节作用,水量较稳定
地下水 补给稳定可靠,且河水互补 依地下水水位高低而定 分布普遍,济南小清河泉水补给 水量较稳定,与河流互补
5.洋流的分布规律
环流系统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季风环流 西风漂流
海域 南、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海域 北半球的中高纬度海域 北印度洋海域 南半球40°—60°的海域
流向 北半球 顺时针 逆时针 冬季:逆时针 夏季:顺对针 自西向东
南半球 逆时针
模式 北 半 球 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Local%20Settings/Temp/%5dL4%5b741%5bDS8P%60%7b4CUUY%60HNR.jpg" \* MERGEFORMAT 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Local%20Settings/Temp/_D%5bHEC2%607U%255~RPMT63%7bX2L.jpg" \* MERGEFORMAT 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Local%20Settings/Temp/DP7OF8WG2BZE%7dE%7b8K(SR(%5dU.jpg" \* MERGEFORMAT ----------→
南 半 球 HYPERLINK " http://www.21cnjy.com" INCLUDEPICTURE "../Local%20Settings/Temp/A@OU65XO_%7b66N1%7bSTH@%25J%60M.jpg" \* MERGEFORMAT
6.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的方法
分析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21世纪教育网
(1)汛期的长短:汛期的长短受补给的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受夏季风影响,南方汛期来得早结束晚,汛期长,一般在5—10月;北方则汛期来得晚结束早,汛期短,一般在6—9月。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河流还有春汛,如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
(2)凌汛形成的必要条件:①有结冰期;②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如黄河宁夏、内蒙古段、山东段和额尔齐斯河等。21世纪教育网
(3)尽量抓翘识的主要方面,切中要害,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3] 图2—2—8是黄河干流年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图,正确反映黄河干流含沙量变化的折线是 ( )
A.折线① B.折线② C.折线③ D.折线④
[剖析] 首先应明确黄河的含沙量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即内蒙古的河121镇至河南的旧孟津段,该段含沙量最高。黄河上游的含沙量小,下游的含沙量比中游小,因为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后,流速减缓,泥沙沉积,故折线④是正确的。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D
[例4] 沿30°N线由80°E至100°E线的东段地区河流的水系特征及成因。
[剖析] 由经纬度可判断出该地应为我国的横断山区,该处江河并流。
[答案] 水系特征是:①山河相间,南北流向,
②支流少,流域面积小,
③河床坡度大,落差大。
成因:横断山区、山高谷深。21世纪教育网
7.流量过程线图判读总结
(1)流量过程曲线反映的主要内容
①流量的大小。
②从曲线变化幅度了解水量的季节变化。
③从曲线高峰区了解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④从曲线低谷区了解枯水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
(2)从流量过程曲线分析原因
①流量是由河水来源决定的。
②洪水期出现在夏秋、枯水期在冬春的河流,一般多为雨水补给,但地中海气候区河流刚好相反。
③汛期出现在夏季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也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
④春季和夏季出现两个汛期的河流,除由雨水补给外,还可能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⑤河流在冬季断流可能是河水封冻的缘故,内流河往往是由于气温低,冰川不融化,没有冰川融水补给所致。
⑥曲线变化和缓,多系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8.渔场形成的原因及分布规律归纳21世纪教育网
在海洋表层海水中只要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就必然有大量的鱼类,而能使海洋表层营养物质丰富的原因有三种:
(1)寒暖流交汇处或有上升流(冷海水上泛),将海底的营养盐类带到海水表层。
(2)在大陆架地区,由于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
(3)河流入海口地区,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世界主要渔场的分布
渔场名称 代表渔场 形成类型 洋流名称
北太平洋渔场 北海道渔场 寒暖流交汇 千岛寒流、日本暖流
西北大西洋渔场 纽芬兰渔场 寒暖流交汇 拉布拉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
东北大西洋渔场 北海渔场 寒暖流交汇 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寒流
东南太平洋渔场 秘鲁渔场 上升流形成 秘鲁海区冷海水上泛
易混易错储备>
1.北印度洋海区冬夏季环流系统的差异21世纪教育网
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冬、夏两个季节,该海区的环流系统不仅流向不同,而且组成环流系统的洋流也不同。冬季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如图A);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如图B)。
2.南北半球洋流模式的区别21世纪教育网
全球大洋的洋流在盛行风的吹拂下形成了三个大洋环流,第一个环流以南北纬25°—30°的海区为中心各有一个副热带环流,由赤道暖流和西风漂流组成,南半球呈逆时针,北半球呈顺时针。第二个环流分布在以北纬60°为中心的海区,称为副极地环流,呈逆时针;南半球缺少此环流,是因为高纬度被南极大陆所盘踞。第三个是在40°S至南极大陆之间,形成了横贯三大洋的西风漂流和南极环流。21世纪教育网
3.南北半球的西风漂流性质不同
广义的西风漂流是指在盛行西风的吹送下,海水自西向东大规模流动所形成的洋流。在北半球,西风漂流是日本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分别称为“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由于这两股暖流的海水是从大洋西部的低纬度流来的,故属暖流性质,在南半球,各大洋的西风漂流连在一起,形成了横亘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全球性环流,但其性质却为寒流,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环绕南极大陆流动的,而南极大陆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大陆,气温极低,这必然会影响其周围水域的温度;二是从南极大陆延伸出来的冰舌,进入海面后形成了漂浮的冰山,这些浮冰融化时吸收大量的热能,从而使海水温度降低;三是南极大陆强劲而干冷的极地东风也加剧了海水的降温。
说明:上述3个知识点出错率较高的原因是对洋流的性质、环流模式区分不清,甚至读图时马虎大意。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0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