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和千米、吨复习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三年级下册P105题7—10?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年、月、日、时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解释相关问题;进一步认识24时记时法,能正确改写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的时间,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进一步了解千米和米、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正确进行千米和米、吨和千克之间的简单换算;能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使学生参与整理年、月、日和24时记时法,千米和吨的相关知识的活动,在解释单位的换算、计量单位的应用中,培养归纳、整理知识和对问题的分析、推理等能力,提高知识应用意识。?
使学生了解时间单位和长度、质量单位在生活里的应用,体会这些计量单位与自身的生活有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相关单位的进率、换算或改写。?
教学难点:不同记时法的改写和相邻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谈话: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是说,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温习这学期学习的计量单位,(出示课件1)?分别是(师)时间单位——(生)年、月、日,长度单位——千米,以及质量单位——吨。?(出示课件2)?
师:“无声,无色,无情,无价”,说的就是时间。关于年月日,你已经认识和掌握了哪些知识?拿着你课前自主整理的导学单,先在4人小组里交流,小组长将组员们整理出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做好汇报准备。(小组交流)?(出示课件3)?
各组交流汇报:?师:年是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对于年,你们小组已经认识和掌握了些什么知识?其他小组有想要补充的吗?(组组交流互补:譬如:如何判断一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用一句话概括就是?)?
教师评价:同学们真棒,不光善于归纳概括,而且在整理知识的时候做到了“有序”。?(出示课件4的记录)循着同学们汇报的脚步,老师作了如下记录,咱们一起说一说。(指,说:一年有12个月;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师:月是月亮绕地球公转,从这次新月到下次新月的时间。对于月,你们小组又有哪些知识想跟我们分享呢?(生: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29天或28天)?
其他小组有想要补充的吗?(组组交流互补:譬如:你是怎样巧妙记忆大月和小月的?说说你的记忆方法。)?(拳头记忆法,儿歌记忆法等。)?谁来带领大家再说一说??(出示课件5的记录,一生指,齐说)?
教师追问:一年的12个月除了按天数分为大月,小月和2月,还可以按季度分为哪几个季度?每一季度所对应的天数又是怎样的呢?闰年第一季度的天数与平年第一季度的天数有什么不同?小组内算一算,说一说。?(出示课件6,一生带领指,说:平年第一季度90天,闰年第一季度91天??)?补充介绍: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构成了上半年,平年的上半年有181天,闰年的上半年有182天,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构成了下半年,下半年有184天。?
师:日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那么对于日,你们小组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呢??
9.师:一日的24小时,习惯上有两种记时法,分别是——(生)24时记时法——和——(生)普通记时法,(出示课件7)它们各是怎样记时的?这两种记时法表示时间时有什么区别?谁来说一说。?(指名台前介绍,生:普通记时法把24小时分为两段,每段12小时,从子夜0时到中午12时是第一段,从中午12时到子夜12时是第二段。记时时需要加上时间词。?24时记时法是从0时到24时记时的方法。比较简单,方便。)?
10.(出示课件8)要求:看着直条图,谁来给大家讲一讲普通记时法是怎样改写成24时记时法的??(生:中午12时之前的时间直接去掉时间词写成几时,中午12时之后的时间去掉时间词的同时要加上12时)?反之,24时记时法怎样改写成普通记时法呢??(生:12时之前的时间直接加上相应的时间词,12时之后的时间加上时间词的同时要减去12时)?
11.过渡:灵活掌握了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转换方法,还有助于求简单的经过时间。?采用24时记时法求经过的时间就是用?(出示课件9: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按照普通记时法求经过的时间就得通过推算,分段计算。?
12.过渡:同学们集思广益,理清了年月日以及24时记时法等方面的知识,现在有信心接受挑战吗?(出示课件10,1号挑战台:快速完成填空)?汇报,交流:第(3)小题:计算经过时间,你是怎样想的呢?请一位小老师到台前讲解你的思路:?A.?先用24时记时法分别表示上午8时和下午6时,再应用公式“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列式为18-8=10(时)?B.?按普通记时法推算,分段计算:从上午8时到中午12时,经过了4小时,从中午12时到下午6时,经过了6小时,4+6=10(时)?交流第(4)小题:今年是——(生)2017年,要想知道第一季度的天数,首先要判断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三、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师:对于长度单位千米,你已经了解了它的哪些知识,谁愿意先来跟大家分享??(譬如:在怎样的现实背景中可以用“千米”作单位;?千米用字母表示是;?千米的别称是??1千米的实际大小举例;?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学生汇报,教师提炼要点评价)?
2.师:说到进率,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生汇报,课件出示12:千米—1000—米—10—分米—10—厘米—10—毫米)?
3.?师总结介绍五指记忆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这5个长度单位可以用我们的五指记忆法来记忆,小拇指是毫米,无名指是厘米,中指是分米,食指是米,大拇指是千米,(小无中食)这4个手指之间的距离相等,进率都是10,食和大之间的距离比较长,进率是1000。?
4.?师:那么对于质量单位吨,你们又有什么想说的??(譬如:称怎样的物品,需要用吨作单位??吨用字母表示是??哪些物体的重大约是1吨?举例?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
5.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哪些?相邻质量单位间的进率各是多少?(生:吨—1000—千克—1000—克)?(课件出示13)?
四.实际应用?
1.过渡:集体的智慧无穷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构建了这3种计量单位的知识结构图,接下来让我们登上挑战台进行自我检测。?(课件出示14)A.生完成填空?B.交流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出示课件16)A.读题,理解图意?师:你能将图中提供的信息用数学语言进行概括吗??分析;要求平均每小时行的千米数,先要算出(从7:30到9:30所经过的时间)????B.列式计算(一生板演)
C.校对评价:这里每一步求得什么??
3.(出示课件17)
A.独立列综合算式解答(师巡视不同解法,板演)?
B.台前追问:你先算出的是什么??
C.师小结:这是两步连乘实际问题,选择不同的有联系的两个条件,可以找到不同的解题思路。这两种解法可以互相检验。?
五.总结交流,自我评价?
1.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对这三种计量单位又有了哪些新的理解与体会??(出示课件16)?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可以算得上是个合格的小老师吗?????
3.教师小结:你们想不想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某一行业的老师呢?今天是2019年6月5日,让我们记住今天的愿景,朝着目标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