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1、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家、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2、学情分析
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了解了小数中各个数位的含义,掌握整数的加减法竖式计算方法,所以对于这个知识的学习并不会感到困难。
3、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竖式对小数进行加、减法的计算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够应用小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4、教学过程
4.1 第一课时
教学活动
活动1
【导入】课前复习、回顾旧知
前面我们学过整数加减法,还记得怎样计算吗?
98+69= 245-69=
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加减法。(板书:加减法)
活动2
【讲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演示例4情境图)
引入:昨天布置自学任务,如果你去买两样食品,你会选哪种食品?同桌讨论: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把自己购买食品的方案和同桌交流一下。
一、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一)、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
1、同桌交流各自自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导学案)
估计有以下两种方法:(1)将食品的价格看成以角色为单位,将小数加法转化成整数加法;(2)将商品价格中的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
2、全班交流。
随机请一学生交流自己购买食品的情况,花了多少钱?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3、引导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
(1)以刚才那位同学交流了自己购买食品的情况为例,请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
(2)同桌讨论:加法的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在计算小数加法时,为什么要把加法中的小数点对齐?为什么得数中也要点上小数点?这个小数点应该点在什么位置?(注意发挥具体情况“元、角”在理解算理中所起的作用)计算小数加法和计算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用竖式算一算自己刚才购买食品的价钱算的对不对?
(二)、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
(1)尝试用竖式计算
刚才我们每人都购买了两种食品,哪种食品贵些?贵多少钱?你能用竖式算一算吗?做完后组内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计算方法。
(2)集体交流
重点讨论: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能不能不写?计算小数减法和计算整数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三)总结反思
通过我们刚才的研究,你认为应怎样进行小数加减法?
(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除了刚才选择的食品,你还喜欢哪种食品?先求出它们的价格的和,再求出它们价格的差,并在小组里交流。(有序的列举。)
活动3
【练习】 巩固提高、思维拓展
1、计算
3.6+1.7= 3.6-1.7=
2、一桶色拉油,连桶共重5.1千克,桶重0.2千克。油重多少千克?
活动4
【作业】梳理知识、总结提升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能告诉大家要注意什么吗?
(2)星期天,开展争当“小管家”活动,帮助爸爸妈妈到市场买菜或到超市买东西,并记录、计算家庭支出情况,下周向老师和同学们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