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 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 冀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28 18:4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
单位:迁西县罗屯镇中心小学
姓名:张行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执教者
张行
课时
1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0-21页
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三年级上册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它既是表内乘法的进一步发展,又是将来进一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能熟练掌握表内乘法口诀,具备了一定的乘法计算基础,本课是学生首次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算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用不同的思考方法分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让学生从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会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能力。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从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难点
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本课的教学设计,改变学生眼里的数学世界,让他们掌握有用的数学思考方法,从而感受到数学世界的魅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出示口算练习题:
3×2= 2×4= 20×4= 3×3=
30×3= 20×5= 60×2= 5×4=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口算既准确又快。在此基础上我们一起来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把。
(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探究新知:
创设情境,多媒体课件出示教学例题。
师: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并提出问题:买3本《科普读物》一共花多少钱?列式解答,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算完后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交流,并从中发现不同的算法:
师:哪一种算法有利于我们进行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
学生再次进行交流探讨。
指名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把两位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最后把两个乘积相加。
及时练习:
买七本《科普读物》一共花多少钱?
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并在小组内交流口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
师指名回答,要求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
师生小结:
把两位数的那个因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最后把两个乘积相加。
学生积极踊跃抢答口算练习。
(1)连加的方法:12+12+12=36(元)
(2)分步计算:10×3=30(元)2×3=6 30+6=36(元)
12×7—10×7=70 (元)
2×7=14(元)
70+14=84(元)
检测学生的练习情况,发现学生的困惑之处,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之处指出了方向,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情感和欲望,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在交流探索环节中,让学生畅所欲言,谈一谈自己的做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教学、学习数学、研究数学的兴趣。
课堂小结
2分钟
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口算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探究算法,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收获了知识撞击的快乐,收货了愉悦的情感体验。
把两位数的那个因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最后把两个乘积加。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布置作业
1分钟
教材第21页练一练第1题、第5题。
教材第21页练一练第2、3、4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口算方法:
连加的方法:12+12+12=36(元)
分步计算:10×3=30(元 ) 2×3=6(元 ) 30+6=36(元)
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时,我主要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做好必要的复习铺垫,为本课学习新知识做好迁移准备。
让学生自主探究算法,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使学生在探究和交流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结构的建立,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