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色彩的明度
教材分析
《色彩的明度》本课是色彩知识系统学习中的一个环节,在学生已学会原色和间色及调配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做尝试性的色彩游戏,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明度,什么是明度渐变,让学生体验明度渐变可产生的纵深感及节奏美。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认知:对“明度”一词有较准确的了解。
能力:能够识别基本颜色的明度变化。能用水粉工具及明度变化表现一幅作品。
情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进一步激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充分感受色彩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感受色彩的明度变化,体验色彩的美感。
教学难点
用水粉表现一张明度变化的美术作品。
材料准备
水粉用具、水桶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复习
一.课前展示:拿一杯紫色的水倒在两个杯子里,并添加不同量的清水进去,请同学们观察变化。提问:发生了什么?为什么?
板书 色彩的明度
并定义。
二.探究明度定义:
1.图片展示,引导学生理解并归纳出色彩明度的定义:色彩的明度是指的色彩的明暗、深浅的程度。
如果我们用黑与白的眼光看世界,就会发现色彩是有深有浅的,浅的色彩明度高,深的色彩明度低。
图片展示,揭示出:即便是只有一种颜色的物品,也会因为光照度的不同,在明度上出现差别。(1)不同色相的颜色之间会有明度的差异。(色谱图片展示效果)
(2)(纯色花朵图片展示)
在现实中,色彩会因为受到光照的不同而产生明度差异;在绘画中,我们可以选用不同比例白色或黑色,来与某个色彩进行混色调和,从而制造出这种色彩不同的明度深浅变化。
(3)调色练习:将一种色彩调出不同的明度。选择一种颜色,通过加黑或者加白画几个色阶,使颜色有明度的变化。(提醒学生,黑色对其他色彩影响力是很大的,应当谨慎使用)
三、创作表现:
1. 欣赏名家作品,体验不同明度的色彩带来的视觉感受。
2.作业要求:表现一张有明度变化的作品,表现出明度变化的美感。
3.学生绘画创作,教师指导。
四、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
1.调色练习评价:选定色彩的5个不同层次的明度渐变,是否清晰易辨。
2.创作作品评价:整幅作品构图是否完整,色彩层次是否分明,是否能体现出艺术的美感。
五、课后延伸
欣赏生活中的作品,感受色彩明度变化带给我们的美。
回忆并回答
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因为加了不同量的水,使颜色出现了不同深浅的变化。引出课题
学生观看课件回答
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只有一种颜色的物品,也会有明度变化吗?
学生看图片欣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观察并分析
理解所学,并加以运用,熟练掌握技巧
学生创作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自评,互评,师评
继续学习拓展
巩固旧知识
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得出结论。
回答问题,深入思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明度知识
引导学生进一步强化理解色彩的明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了解明度变化这一现象。在操作中体会明度的变化。初步掌握调色的基础知识。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讲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作品可以做适当的改变和夸张
板 书 设 计: 11。色彩的明度
定义:色彩的明度是指的色彩的明暗、深浅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