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龙》教案
教学内容:人民美术出版美术义务教育五年级上册《中国龙》
教材分析:《中国龙》一课是以“欣赏与评述”为主,融 “造型与表现”于一体的美术课。他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创造、表现的良好契机。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初步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历史。通过观察、认识龙造型上的变化,以及在中华民族传统中龙的特殊地位,知道龙的各部位的动物原型与象征意义,体会龙的精神。2、?既能目标:会讲出龙的各部位的象征,能自己创作一幅龙的绘画。3、?情感目标:体会龙的精神,树立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观察、欣赏龙的造型,了解并讲述中国龙的历史及其象征意义,体会中国龙的精神。
教学难点:在欣赏、评述的过程中感悟中国龙的精神。
课前准备:绘画工具,绘画本等
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
课前准备,稳定情绪
稳定情绪
二、导入新课
播放课件,视频《鲤鱼跳龙门》片段。
小鲤鱼费劲千辛万苦跳过了龙门,成为了他们心目中龙的形象,在你的心中龙是什么样的形象?
龙的形象很神奇,大自然中有么?那么这个形象是怎么产生的,你知道么?
关于龙的起源,历史上的学者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说,龙就是我们的祖先集飞禽、走兽、水族以及大自然天象之精华于一身而理想化的动物。另一种说法,在我们的祖先还是在原始部落的时候,各个部落有图腾崇拜,后来各部集中到了一起成为了龙。
都说中国是龙的故乡,我们是龙的传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和了解中国龙。
板书课题。
学生观赏并回答
威武,庞大,神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讲授新课
1、展示课题:中国龙
2、播放课件,关于龙流传最广泛的说法,是各个动物的一部分集于一身。游戏:请你为龙的各个部位“找朋友”。
最为广泛的说法:
角(鹿角)
前额(骆驼)
眼睛(虎眼)
耳朵(牛耳)
牙齿(虎齿)
鳞片(鲤鱼鳞)
尾巴(金鱼尾)
爪(鹰爪)
身体(蛇身)
3、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我们的祖先要用这些动物身体的一部分去组成龙的形象?都代表了哪些什么特殊的含义?
龙角如鹿角,风华稳重,健康长寿。
龙头如驼头,象征抗旱。
龙眼如虎,炯炯有神
龙耳如牛耳,勤劳善良。
龙齿如虎齿,凶猛刚毅。
龙鳞如鱼,调理有序,神圣的防卫。
龙爪如鹰,扎实气魄,勇敢果断。
龙尾如鱼尾,象征灵活,美丽。
龙身如蛇,灵敏矫健。
4、问:蛇的身体那么灵活都能摆出什么样的姿态?
龙拥有了蛇的身体,它也可以有百变的造型,展示图片,各种姿态的龙。
问:龙的姿态是多变的,每个姿态背后都有它独特的含义,都蕴含着中国龙的精神所在,想一想,这些龙的姿态都有什么含义?
升龙:节节高升,奋勇上进
降龙:降福、降雨,造福大地
盘龙:尊贵、凝聚团结
行龙:吉祥平安、长寿、持之以恒
5、问:龙最早的形象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龙的形象么?
中国龙从出现距今已经有八千年的历史了(结合课件)教师带学生欣赏并边引导边简单讲解,龙各个时期的形象。
最早的龙的形象:玉猪龙由猴子和猪的形象组合而成,猴子代表智慧,猪代表富贵生活富足。
然后是瓦当的行龙:狮子和老虎强壮的身体,寓意着勇敢。
云龙纹葵花镜:身体边长更加灵活,有了云,代表龙可以腾云驾雾,更加自由和神奇。
龙纹高足杯:身体更长,头部和身体的比例更加协调。
金冠:两条龙中间多了一个火球,说明龙又增加了可以喷火的本领。
龙袍、玉印、北海公园九龙壁:皇族运用龙的图案,拥有了龙的精神,龙是皇权的代名词。
现在龙已经不再只代表皇权,而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向往。
学生以小组形式观察、比较,找出龙的各个部分都是与哪些动物的相似。
学生分组讨论,简述感受。
学生通过课件欣赏各种姿态的龙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观察并回答
学生欣赏书中各时期龙的形象并回答问题
小组通过合作探究,了解龙的形象是如何形成的及其含义。
通过观察中国龙不同姿态的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有关中国龙的知识,增强对中国龙更加深刻的感受。
初步知道中国龙的历史,简单辨别不同时代中国龙的外形特征。
四:探究、示范
教师出示龙的绘画成品。
在实物投影上演示画龙时要注意的事项。如:线条流畅、注意高度概括后如何进行细节刻画。
学生欣赏并观察
教师示范可以降低学生对中国龙绘画的难度
五、学生实践
1、构图饱满
2、色彩搭配合理
3、把握龙的造型特点和姿态描绘
4、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运用绘画工具,绘画龙的形象
大胆表现心目中的中国龙的形象
六、展评与总结
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
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学生欣赏同学作品,自评和互评。
通过展示和评价,加强学生对中国龙的认识,进一步感受龙文化带给我们的艺术享受。
板书:
中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