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和大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有节奏的声音表现音乐形象,初步感受“0嗒嗒”的节奏型。?
2、通过有表情地歌唱、说唱、创编表演等一系列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引导学生体验歌曲中刻画的不同的动物形象。
3、通过歌曲的表演唱,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和追求。
教学重点:?
用多种音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加以表演。?
教学难点:?
歌曲的弱起小节演唱及一字多音处。
教材分析:??
? 这是一首儿童叙事体歌曲。歌曲运用进行的节奏、朗读的穿插以及舒展开阔的音高进行。叙述大象与老鼠在广场上的遭遇,表现大象的硕大、老鼠的渺小以及不自量力的老鼠的下场。音乐以弱起的十六分节奏开始,第一小节第三个八分音符和两个十六分节奏,以及第三小节两个八分节奏,共同组成的一个富于动感的进行动机,紧接着音乐进入二声部的合唱,节奏舒缓,音域开阔,抒情和语气词富于歌唱性,在平稳中显出开阔和高远的意境。音乐再现歌曲的第二、三句,在逐渐消失的歌声中结束歌曲。
学情分析:
这是一首寓言歌曲,其中的道理可由学生来总结。?
2.第二段歌词用带节奏的念白,但没有现成的节奏可以套用,可参考第一乐句的节奏,可以发挥学生创造性。??
3.“老鼠与大象”的节奏游戏,难点在老鼠的“吱吱”声,而这也正是歌曲的难点之一。?“老鼠”这一节奏正好与第一、二乐句的节奏完全相同。
教学过程:
故事导入(教学意图:根据学生爱听故事的天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对歌曲的兴趣。)?
师: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想听吗?请同学们仔细老师讲的是谁的故事,发生了什么事情???
(板书课题:老鼠和大象)?
二、节奏游戏(教学意图:将节奏与学生熟悉的声音、形象结合起来,使抽象的节奏形象化、枯燥的训练趣味化。)?
大象:??(板书大象的节奏X? X|X??X|X??X)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0?||
小老鼠:(板书老鼠的节奏:O??OXX|?XX??XXX?|?XX )?
0?0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0吱吱|吱吱?吱吱吱|吱吱?0?||?
(1)学生模仿大象走路声音读节奏。??
(2)学生模仿小老鼠叫声,拍手读:?“?0吱吱?吱吱?”?
(3)学生做老鼠和大象配合读的游戏。按男、女分成两组,边做动作边读节奏。?
三、学习歌曲(教学意图:以学生的兴趣为引导,逐一解决歌曲内容。)
1、师:很大很大的大象被很小很小的老鼠戏弄了,真让人生气啊。不过,俗话说“一物降一物”一只猫收拾了小老鼠,帮助大象解决了问题。让我们再听一遍这首歌曲,听一听它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同学们可以小声哼唱。
再来完整的听一遍,说说这首歌曲有什么寓意?歌曲的结构是怎样分的?
3、听音乐,学唱第一段歌词:[课件播放歌曲的第一段:大象的歌]?[播放谱例课件]?
(1)老师弹琴,学生轻声哼唱。(哼唱过程中,由学生自己发现难点。)?
(2)师弹琴分句矫正,突破难点。?弱起小节的起唱??
(3) 随老师伴奏演唱一遍,根据个人情绪独自加入表演。(表演可以用声音、可以用身体。)?
创编表演(把学生自由发挥的表演引导的更生动自然。)
4、学唱第二段歌词:(引导学生了解说唱歌曲这种形式,并了解说唱歌曲要有一定的节奏做依据进行的。)?[课件出示第二段歌词]
(1)由学生自己说出第二段与一三段的不同,即一个唱一个说。
师:大家喜欢这种形式的歌曲吗?想不想尝试一下这种表演方式??
(2)小组讨论创编节奏,用带节奏的念白朗读。?
统一节奏,鼓励学生突出声音力度的由弱到强变化,有表情带表演的说唱第二段歌词。?
5、自学第三段
(1)这段旋律和第一段是一样的,大家能自己试着唱一唱吗?
(2)分小组自学演唱第三段
(3)纠正个别乐句
(突出音乐中“聆听”的作用。通过多次的聆听,让学生对歌曲有整体印象,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通过随音乐哼唱、参与歌唱与表演,既突破了难点,又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四、分角色表演(教学意图:通过评价,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故事中的不同形象的性格特征,根据形象特点创编个性化的动作,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和创作力)
1、师:我们的故事讲完了,故事的主角小老鼠和大象的差别在哪呢?(小老鼠骄傲自大,而大象勤劳稳重。)
2、分小组表演练习
学生自由结合成延长组、朗读组,扮演不同角色(大象和猫用歌唱的方式,小老鼠用朗读的方式)
分组展示,小组评价
五、课堂小结(教学意图:将故事中的形象与现实生活联系,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提高学生对音乐、对美的鉴赏能力)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和大象一样勤勤恳恳、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这些人都收到了大家的尊敬和信任。然而想小老鼠这样的人总是嘲笑别人的缺点,其实这些人自己的身上也有不少的缺点,最后只能落得可悲的下场。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发扬自己的有点,多为别人做一点有意义的事,这样我们自己也会感到非常的愉快,你们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