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牧童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牧童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1-26 18:5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牧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旋律流畅,节奏轻快,加上简单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把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展现在人们眼前。歌曲分为四个乐句,切分节奏使音乐显得活泼、跳跃。一、二、四乐句节奏完全相同,演唱起来十分轻松。第三乐句连续运用切分节奏使音乐富有动感、充满活力。全曲旋律不断上行,形成歌曲热烈欢快的氛围。
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歌曲意境,并用自己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通过演唱歌曲,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他们热情奔放、欢乐而充满激情,与《牧童》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相吻合,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思想基础。相较于一二年级学生而言,四年级学生对生活有了更为广泛的接触,观察也更为仔细,他们中有很多同学跟随父母去过草原,见过草原上牧童放牧的情景,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生活基础。同时,四年级学生处于小学中年级阶段,对乐理知识已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视唱一些简单的曲谱,也可以拍打出一些简单的节奏,为本课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小牧童在美丽牧场快乐放牧的情景,从而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示范、合作、体验、比较。
知识与技能: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二声部合唱,并能用歌声表现歌曲描绘的意境。
【教学方法】
依据课标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我设计用创设情境法。
依据课标中“重视音乐实践”的理念,我设计用对比聆听法。
依据课标中“鼓励音乐创造”的理念,我设计用启发式教学法来完成二声部的合唱教学环节。
【教学重点】
1.正确演唱歌曲的旋律和切分节奏。
2.培养学生三度音程的二声部演唱的能力。
【教学难点】
1. 低声部中#4的准确演唱。
2.学生三度音程的二声部演唱。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是来自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的一名音乐老师,今天非常开心和咱们四(2)班的同学一起度过这美好的四十分钟,同学们有去过我的家乡天祝藏族自治县的吗?那接下来就让我带你去我的家乡看一看。
我的家乡有着美丽而广阔的大草原,在美丽的草原上到处有成群的牛羊。同学们愿意做一名快乐的牧童吗?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在音乐中去感受一下吧。
(二)总体感知歌曲。
1. 欣赏《牧童》动画,说说歌曲是什么情绪的?
2. 仔细聆听歌曲,(《牧童》音频)同学们听到歌中唱了什么?
学生回答:听到小牧童在吹笛子、放牛、放羊;
3.再次聆听歌曲,为歌曲加上伴奏,如拍手、拍腿等。
听后交流,选择最受大家喜爱的节奏,播放音乐,全班同学为歌曲伴奏(找一位同学用双响筒伴奏)。
(三)学唱歌曲高声部
1.仔细聆听歌曲,这首歌一共有几个乐句?乐句之间在节奏上有怎样的联系?
(四个乐句,第1、2、4乐句节奏是一模一样的)
2.学习各个乐句的节奏型,带着节奏读歌词。要求:学生轻快、有弹性的读歌词。
3.跟琴演唱歌词。要求:用慢速演唱,声音要整齐、统一。
(四) 学唱歌曲低声部
1. 教师弹奏低声部旋律。
提问:听辨哪个乐句和高声部旋律不一样?标在谱子上。
2.教师用琴带着学生练习第二、三乐句的旋律。
教师指导:重点指导第二乐句中出现的“#4”。多让学生练唱几遍2、#4、5这三个音。
3. 完整演唱低声部旋律。
4. 练唱低声部歌词。教师指导:指导学生把低声部旋律练熟。
(五)二声部合唱
1. 三度音程练习
(1)跟琴模唱。
(2)教师指导:老师弹奏一个音,学生向上唱一个三度音程,对演唱的音准进行指导。
(3)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慢速的两声部演唱,注意三度音程的和谐。
2. 合唱练习
(1)播放音乐,学生演唱低声部。
(2)两声部合唱。
教师指导:教师指导低声部学生慢速演唱一遍,第二遍演唱时高声部轻声进入进行演唱。如果学生演唱歌词有困难可以让两个声部演唱歌谱进行练习。纠正学生的音准,要求二声部声音准确、和谐。提示学生演唱时注意聆听,在唱自己声部的同时不受另一声部干扰。音色保持统一,声部间平衡、和谐。在学生能够唱准二声部并保持和谐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出歌曲活泼欢快、轻松的情绪。
(3)在钢琴的伴奏下多次练唱。
(4)练习结束句。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单独练习歌曲最后的三个音,练习两声部和谐,最后一个音唱一拍,所有同学要唱整齐。
(六)完整演唱歌曲(《牧童》歌曲学习)
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二声部演唱,并加入双响筒、三角铁。
(七)课堂小结
草地上的牧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了欢乐的牧童,希望你们能够利用课余的时间多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