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材料分析
《愉快的梦》是一首优美抒情的儿童歌曲,它描绘了儿童梦中神奇的景象,同时也反映出他们对生活、对自然景色的认知和理解。歌曲具有摇篮曲的特点,6/8拍,节奏平稳,无太多的变化,表现了恬静、悠闲的意境。第一乐段的旋律进行具有下行的倾向,使音乐显得深沉而带有神秘的意味。第二乐段旋律进行转为上行,音区移高,前乐句的后半部分以模进的方式将前半部分的音型带入歌曲的最高音(la),和声上构成下属调,产生了明亮的色彩,使人好像听到孩子们在看到幻境中的神奇景象时发出惊喜的呼喊。歌曲反映了儿童对新奇而美好的事物所怀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学唱歌曲中掌握旋律下行、连线的音乐知识,并运用与音乐实践。
2.能力目标:能用轻柔、连贯、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愉快的梦》,了解6/8拍的含义,体验节拍特点,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情绪。
3.情感目标:体验梦境带来的美好遐想。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体验6/8拍的节拍特点,能在歌声中律动表现。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电钢琴;3.打击乐器等
五、教学过程
(一)说梦:
1.猜谜导入:“左边是十八,右边是十八,下面多一半,你说是个啥?”(谜底:梦。——板书“梦”)
2.师:今天我们这堂课,就围绕“梦”这个话题展开,这个话题大家既熟悉又感到陌生,有时候它离我们很近、就像真的一样,有时候它又离我们很远,我们却无法说出它是什么样子;那么梦到底是什么呢?同学们做过梦吗?请你来说说自己做过的梦。
(二)听梦:
1.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歌,歌曲讲述的是日本小朋友做的一个神奇而又愉快的梦,请大家闭上眼睛,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一起走进她的梦乡,猜猜她梦到了什么——聆听范唱。
2.他做了一个什么梦?在梦中看见了什么?——出示课题,板书“愉快的梦”。
3.再次聆听,随音乐晃动身体。(教师范唱)
4.讲授6/8拍的知识,强弱规律等。(对比2/4、3/4拍,利用打击乐器练习6/8的节拍规律。)
(三)唱梦:
1.学习歌曲旋律,指导学生跟着老师轻轻学唱乐谱,学生可以用“Lu”哼唱,在学唱中要注意换气记号,用一口气连贯的唱两小节。
2.随歌曲学习“连线、延音线”。
歌曲中出现的弧线的作用:一种是连线,一种是延音线。(连线是一字多音,所以要唱的连贯;延音线的下面是相同的音符,表示要把这两个音的时值连起来唱。)
3.结合歌曲教学进行讲解。
设问:歌曲第二乐句的4小节曲调的行进方向有什么特征?
答:每两小节都是往下进行。
教师小结:在音乐中曲调行进的方向往下行的,我们称为“下行”。
听辨教师弹奏的旋律是上行还是下行。
4.连贯流畅地演唱乐谱。(教师朗诵歌词,之后师生交换角色。)
5.全体填唱歌词。
6.加入打击乐伴奏。
(四)情感处理:
1.师问:唱好一首歌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答案:声音,情感,咬字吐字等。
2.我们该如何唱好《愉快的梦》这首歌?
(1)唱的时候好像自己在梦中看到小矮人,看到金星。
(2)因为是做梦,所以声音是柔和的,要唱得连贯。
3.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五)编织五彩斑斓的梦:
1.说说自己的梦想。
课堂小结:
师:虽然做梦很虚幻,但是人类没有梦的话,那我们就会没有向往,所以做梦是一件好事。但是做了梦之后,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让美梦成真,那岂不是更加美好?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努力,为了能让你的梦想成真,加油吧!
2.播放《大梦想家》,随音乐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