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1、教学内容:
二年级(下)第63-64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充分经历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加强对已知条件和问题的整理能力,能独立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能正确解决含有加、减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能初步感知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3)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3、教材简析:(1)两步计算的加减法的实际问题是在学生基本掌握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教学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初步获得一些分析数量关系的常用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通过乘坐公交车的问题情境,并根据条件在解决“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的问题时,按照“整理条件和问题—确定解题思路---列式计算—检验”的顺序,组织学生的解题活动,让学生逐步养成按规范的步骤解题的好习惯。4、?学情分析:
学生上学期已经学会解答梁旭两问的加减法实际问题,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会有太多的困难。但是还是有个别学生在进行“进位加”和“退位减”时,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在学生计算时要让学生细心计算,并认真检查。5、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理清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并加以整理,从而正确解答。?教学难点:掌握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和分析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做过公交车吗?(坐过)看来大家都坐过公交车,我们知道公交车到站了可能会有人上车也会有人下车,现在正好有一辆公交车到站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呈现问题、探索解决????
、整理条件个问题?
(出示图)教师问:?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条件和问题?(生答)现在我们知道了条件和问题,请同学们猜一猜车离站时和刚进站比人数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多了)你怎么知道的?(生答)
教师谈话:车进站之后下车15人,但是上车18人,上车的人比下车的人多,所以现在车离站时人多,多3个人。?
、确定解题思路
?1、教师提问:通过刚才的分析,现在要求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3、指名汇报?学生1:我们可以用车上原来有的34人减去下车的15人,然后加上上车的18人,最后得出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s2:我们还可以先加上上车的人数18,然后再减去下车的15人,最后也能求出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教师追问:大家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上车的比下车的多了3人,直接用车上原来有的34人,直接加上3就可以了。?
(三)、列式计算
?1、教师谈话: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办法在作业纸上列出算式算出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计算时先想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我们一步一步的进行计算。
?2、教师提问: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3、生汇报,师板书并追问:你第一步先算的什么??学生1:?34+18=52(人)?52-15=37(人)?学生2:?34-15=19(人)?19+18=37(人)?学生3:??18-15=3(人)??34+3=37(人)?
(四)、检验?
1、教师质疑:刚才我们算出离站时车站有37人,37对不对呢??
2、追问:要想知道算的对不对我们要进行检验,那你准备怎么检验呢?先想一想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然后在作业纸上写出检验过程。?
3、学生活动,教师巡视。?4、学生汇报并展示检验的过程?学生1:再算一遍。?学生2:换一种方法计算?学生3:从答案37开始倒过来算,先减去上车再加上下车的人数,就是原来的人数34人?教师:通过计算我们求出离站时车上还有37人,那在检验时,我们倒过来推算,根据我们算出的离站时的37人看能不能推出车上原来有34人,上车18人,那这18人原来是不在车上了,所以要把这个18人去掉,下车15人,这15人原来是在车上的,所以要把这15人加上,如果最后得出车上原来有34人说明我们做的是对的。像这样倒过来推也是一种检验的方法。?
5、通过刚才的检验你们的答案是正确的吗?(是的)请同学们一起口答。
?(五)、回顾总结?
1、教师引导并总结:回顾一下刚才的过程,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了那些过程。看到题目第一步干了什么?(是的,第一步弄清楚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接下来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确定解题的思路,明确求什么再求什么,第三步我们就根据解题的思路列式计算,最后对答案进行检验这四个环节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以后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是,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去思考去解决问题。
?2、引出课题:刚才我们用这四个步骤解决与乘车有关的实际问题,有的同学在计算时先加后减,有的先减后加,都是用加减法计算,并且不是一步就可以解决的,需要两步,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板贴课题)?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一)、练习1?
1、教师:?接下来我们一起跟着公交车出去逛一逛,第一站我们到商店看一看。
?2、提问:我们一起看题目,这里的箭头表示什么意思呢?(生答)
?3、教师:这里的剪头的指向表示事情发生的顺序,题目中想这样用箭头连接一直条件和问题,会让我们看起来比较清楚明白。?4、提问:那你现在知道题目中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生答)
?5、追问:对这个问题你准备怎么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列式计算。(生汇报)?7、大家一起口答。?
?(二)、练习2?
1、谈话:商店买完东西,我们到旁边的工地看一看。?
2、提问:从题目中你知道什么条件和问题??
3、追问:题目中说用去88袋,你能在图上指一指大约是那一部分吗?谁上来试一下。(图标上)那剩下的这一部分就是我们要求的还剩下多少袋。?
4、这个题目你们会解决吗?自己动手试一试。?
5、你是怎么计算的?先求的什么?还有没有其他办法?5?
6、学生汇报?
(三)、练习3?
1、谈话:好了,公交车要返程了,我们刚回到学校了,发现丁丁遇到了困难,你们能帮帮他吗??
2、提问:从题目中知道什么条件和问题??
3、追问:题目中条件这么多我想要求不会游泳的人需要哪些条件呢?不会溜冰的人呢?(生回答)现在要求班里不会游泳和不会溜冰的人各有多少人,我们先求什么呢?(是的,我们要求不会游泳和不会溜冰的人必须先求出全班人数)?
4、那现在你们能计算出答案吗?先想一想然后在作业纸上列式计算。?
5、汇报。?
四、全课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五、板书设计????两步计算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1、34+18=52(人)??52-15=37(人)?
2、34-15=19(人)?19+18=37(人)???????????
?3、18-15=3(人)??34+3=37(人)?????????????
答:离站时车上有3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