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千以内的数》教学设计?
1、课题?《认识千以内的数》二年级(下册)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认识计数单位“千”,知道“10个一百是一千”,以及千以内的数位顺序;理解并掌握千以内数的组成,能按要求正确地数数,初步感受十进制计数法的特点。?
(2)使学生在认识计数单位“千”、千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获得新知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和类比等思维能力;初步体会千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千以内数的实际大小,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认识万以内的数”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数数和千以内数的组成。它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习万以内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千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数出几百九十添上十、几百几十九(包括几百九十九)添上一的数是多少。初步感知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方法、?手段?
教法:
(1)将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学习过程。
(2)采用同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学。让学生合作共同决策,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数,学生在小组中可以自由学习、充分交往,使每个同学都有操作、发言的机会。
(3)创设比赛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数数练习中,创设小组PK赛、师生PK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接着数、倒着数,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数的顺序,培养数感。?
学法:
(1)运用迁移,深化提高。通过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进一步学习新知,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2)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让学生主动探究、主动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计数器等。???6、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生交流,预设:?①学过计数单位有:一、十、百(随机板书)②学过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随机板书)③数的组成,具体请生说一说。???生交流生活中看到的数。???生交流老师提供的生活中的数。????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认识了一百以内的数,对于这部分知识,你们有哪些了解啊??????
引入新课?在生活中你见过比100大的数吗?在哪里见过?生交流生活中看到的数。?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信息。?出示一组生活中的数的图片。(包括身高、价钱、物体重量、地址、房间等)?你看明白了吗?请生说一说。?通过帮助学生复习100以内数的知识点,为本节课认识一千以内的数做好铺垫。???引导学生交流在生活中见过的比100大的数,初步感知比100大的数的特点,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数的组成???????????????????????
生交流,预设:?①?小棒图:3大捆小棒。?交流:1大捆表示一百,3捆是三百。?②?方块图:3板方块图。?交流:这一大板表示一百,这个呢?这个呢?所以3个一百是三百。?③计数器:在百位上拨3个珠。?交流:百位上拨3个珠也是三百。?生齐读。??生根据师的追问接着回答。???????
同桌互相合作,利用小棒、方块图以及计数器表示出一百三十四。?
?认识整百数?(1)认识“三百”?提问:我们来看,这里的三百你会用什么方法表示呢?(出示电风扇图)?根据学生的交流,相应的出示小棒图、方块图以及计数器图。?明确:摆3大捆小棒,3大板方块以及在计数器的百位上拨3颗珠,它们都是三百,表示3个一百是——三百。(课件演示)一起来读一读。??(2)认识“几百”?追问:那4个一百是?6个一百呢?8个一百呢?看来,几个一百就是——(几百)。??
?认识几百几十几和几百几十?(1)?认识“一百三十四”?出示学生身高图。?提问:这个数你想怎样表示??提出要求: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然后动手摆一摆或者拨一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通过小棒、方块图以及计数器表示出三百。利用直观感知三百的大小,初步形成“3个百是三百”的认识。???认识整百数,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几个一百就是几百”获得对基数意义的初步理解。???认识几百几十几,重点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通过摆小棒、方块图和拨珠的方法理解????????????????????????(二)数数??????????????????
(1)反馈交流活动结果:?①小棒图②方块图③计数器????指名生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反馈。????生自由拨,和同桌交流。?请三名生上台展示拨的数,并说一说。?
反馈:我拨的数是XXX,它是由X个百、X个十和X个一组成的。???生齐说。??????
生跟着老师一个一个地数一数。?生交流自己的想法。???生数到419?指名生上台演示419到420的拨珠过程。?????生自由拨珠数数。??拨,再互相说一说是怎么表示的。??明确:通过刚才大家的交流,我们知道了1个百、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一百三十四。?提问:你能像我这样说一说吗??
认识“三百二十六”和“三百五十”?出示326的方块图和350的计数器?引导:你知道这两个图表示的数是多少吗?说给同桌听一听。??
任意在计数器上拨几百几十几?要求:你能像老师这样,在计数器上拨一个数吗?把你拨的数和同桌说一说。?(分别请拨珠为几百几十几、几百几十和几百零几的学生)?你能像他这样再说一说吗?(说几百零几的组成)
?最后一个请大家说一说他拨的是多少。?
指导一个一个地拨。?
(后面以假设是四百零五为预设教学,具体数由生上课中随机呈现)?师随机在个位上继续拨珠,拨到四百一十。?指导四百零九到四百一十的拨珠过程。?
提问:再往下数一个呢?接着数呢??接下去一个是多少?谁上来拨给大家看看。?
自主一十一十地拨。?指着计数器上拨出的四百二十,提问:你会一十一十地拨吗??要求:一十一十地数,从四百二十边拨边数到五百二十。你拨的和这位同学一样吗??并掌握千以内数的组成。?????从动手操作到看直观图,进一步巩固数的组成。计数器上的350则是强调某一位上是“0”的表示方法。???让学生自由拨数,理解不同的千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学生初步的比较思维能力,体会位值思想。?????????????数数是学生理解数的顺序的主要途径。有层次地安排学生借助计数器数数,并结合数数过程中的难点展开交流,帮助学生理解千以内数的顺序,掌生进行反馈核对。???生一起数一数,数到九百九十九。??????生上台演示九百九十九添上1得到一千的过程。?????????
生拨珠???预设:?①小棒图②方块图?生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数到一千。?????
?生一起读一读?????????生数一数,汇报交流。??生根据一百字估一估。?
?一个一个地数数。?电脑出示九百八十九的计数器?提问:这个数认识吗??要求:不用计数器,一个一个地数,再数出10个数。(如果数九百九十有困难,指导学生看着课件的计数器,想一想。)??
认识一千?
认识计数单位“千”?九百九十九再添一个真的是一千?你怎样想到的?请生上台拨。?指出: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一千。“千”是比“百”大的计数单位(板书:千),从右边起,它在第四位。(在计数器上标出“千位”)(板书:计数器上的千)?课件演示: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怎么拨的。?要求:在你的计数器上从九百九十九拨到一千。?
认识一千的组成?提问:除了计数器之外,我们还可以怎样表示一千。???演示把10板方块拼成一个大正方体的过程。?明确:像这样的10个一百就是一千(板书)反过来,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我们可以用这样的大正方体来表示千。(板书:千的方块图)?揭题: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认识千以内的数(板书课题)??
感悟一千有多少。?一千到底有多大呢??
《千字文》?出示一百个字,我们先来数一数这里有多少个字??出示三百个字,估一估,现在大握数数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十进制计数法进位规则的认识。??????数出九百九十九后,由于学生会接着往下数到一千,启发学生讨论,“九百九十九再添一是一千吗”,巧妙的打破了认知结构的平衡,促使他们主动产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的心理需求。这样安排,也使教学顺利过渡到认识千的组成这个环节。?借助小正方体,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数到一千,意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计数单位“千”的形成过程,感受一千的实际大小,主动发现“千”与“百”之间的进率。??观察《千字文》、千人列队、一千支棉签、一千张纸,通过不同的基数,估一估,?????????生估一估。????生交流。????生交流感悟一千张纸的高度。??生交流回顾。?约有多少个字??出示10个一百个字,那么这里呢??介绍《千字文》?
出示千人队列?
(3)出示一盒棉签200支,1000支棉签需要这样的几盒?
?(4)出示一张A4纸,再出示一包,是500张,1000张需要这样的几包?
?4、小结?数一数,进一步感知一千有多少,培养学生的数感。?三、设计练习?巩固新知?????????????????????????????????
生自选一题写,全班反馈两题。???生交流汇报:人民币一共有一百三十五元。?????反馈交流:一个表示7个十,一个表示7个一。??????两大组轮流接着数。?通过观察感悟数越来越大。?同桌进行PK。???师生轮流倒着数。?通过观察感悟数越来越小。?生生互动进行PK。???
?数的组成练习?
出示小棒图和方块图(“想想做做”3、4)?你会吗?自己选一题填一填。
出示人民币图(“想想做做”5)?这些人民币一共有多少元?大家同意吗?你怎么知道的?说一说。?
出示计数器(“想想做做”6)?这两个计数器所表示的数一样吗?为什么呢??自己先想一想,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反馈。?
?数数比赛?我们进行数数比赛好吗??
小组PK赛?提出要求:两组轮流数,接着再数出六个数。?出示:288?观察数的变化。?你能像这样,自选一个数和同桌进行PK吗??
(2)师生PK赛?提出要求:师生轮流数,倒着再数出六个数。?出示:503?观察数的变化。?谁愿意当小老师,和同学们PK??通过基本练习,使生进一步掌握千以内数的组成。???????使学生通过比较和交流,增强对数的实际大小的把握能力,体会位值思想。??数数比赛的设计,是符合低年级儿童年龄特点的。脱离计数器的帮助,加大了数数的难度,通过接着数和倒着数,使学生熟练掌握数的顺序,加深对数的序数意义和十进制计数法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