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张贴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2页---73页:有多少粘贴画
设计理念:
通过动手画一画和说一说或算一算,让学生感悟6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并在交流、展示中得到成就感。给学生独立思考、作业的时间,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个性化的成长。对于低年级的儿童,应该寓教于乐。创设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情境,以激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了2~5的乘法口诀,知道了每句口诀的来源和意义,并能应用这些口诀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创设“有多少粘贴画”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和编制6的乘法口诀。在探究6的乘法口诀过程中,要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逐步学会从已知中寻求未知的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画一画,说一说的活动中感受6的乘法口诀的含义,能独立理解并熟记6的乘法口诀,并与同伴交流整理的过程和结果。
2、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初步学会用类推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3、让学生在合作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参与的意识,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点:
熟记6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会用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编制并掌握6的乘法口诀的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孩子们,认识它吗?它在向大家问好呢!多有礼貌呀!
师:瞧,它还给我们带来一个礼品盒呢!想看看吗?哇!那么多粘贴画,想知道有多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有多少粘贴画”,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感受新知
1、估算
师:一共有多少张粘贴画呢?孩子们,请你们估计一下吧!
师:你是怎么估计的呢?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学生汇报自己估算的方法。)
师:用什么办法能够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有多少呢?说说看。看看海宝用的是什么办法吧?(5×6表示几个几,得多少,口诀是什么?那么6个6,该怎样列算式呢?7个6 、8个6、9个6呢?又该怎样列式呢?得数多少呢?口诀怎样编呢?)
2、让学生说一说。(学生说,师板书)
3、编制口诀。在作业纸上画一画,写一写,说一说。
师:请孩子们拿出作业纸,把算式补充完整,算出得数、再根据算式和得数编出口诀,(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请求帮助;也可以在作业纸上画出一个小圆圈或者一个小点来代表一张粘贴画。)
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算式和编写的口诀。(还有不同意见吗?)
师:孩子们,你们编的乘法口诀正确吗?咱们就共同来验证一下吧。
4、验证口诀
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思考,选择一句口诀进行验证。
师:哪位小朋友来汇报一下你验证方法和结果?
5、请同学们打开书到第72页,看看书上这些口诀完整吗?请你把书上的算式和口诀补充完整。原来一共有54张粘贴画。
师:这样6的乘法口诀就完整了,读读你们编的这些口诀吧!(齐读一遍)
师:再读读,看看口诀中还藏着什么小秘密?
6、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相邻的算式都相差6)
三、反馈新知,深化口诀
师: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掌握的这么好,电脑老师想和大家比一比,有信心吗?
1、算一算,想一想。
出示书上73页第一题 。
2、小游戏:对口令。
3、接力赛。
4、(海宝娃娃在干什么呢?原来……)射击比赛。
5、想一想。
6、爬杆比赛。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几道题,你发现了什么?
7、动动脑。(数格子)
8、师:6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我国它还是个吉祥的数字,深受大家的喜爱。
师:这是什么?对,火柴棒。(出示题目)摆一个六边形用了几根火柴棒?摆2个、3个……呢?
师:原来小小火柴棒里也藏着数学问题,你们还发现,生活中哪些事物的计算也可以用到6的乘法口诀呢?
一只蜻蜓有6条腿,2只、3只……呢?
师:你真细心。同学们不但能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还能准确地用我们学习的乘法口诀计算出来,可真了不起。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师:孩子们,今天这节课学得开心吗?有什么收获呢?回家后,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把6的乘法口诀编出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与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
有多少粘贴画
2×6=12 二六十二
3×6=18 三六十八
4×6=24 四六二十四
5×6=30 五六三十
6×6=36 六六三十六
预设反思
这节课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愿意合作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首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估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乐于探究的积极态度,体验成功的喜悦。
作业纸:
算式: 口诀:
1×6=6 一六得六
2×6=12 二六十二
3×6=18 三六十八
4×6=24 四六二十四
5×6=30 五六三十
6× = ______
6× = ______
6× = ______
6× = 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