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二氧化碳性质的复习
CO2
说课的内容
说教材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过程
教学重难点
说学情
教学反思
1
第六单元课题三: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用途、影响的复习课
2
空气、氧气、水
二氧化碳的性质,了解物质的构成奥秘
3
对今后探究其他物质性质的方法及其进一步构造“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理念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本单元及其整个化学学科的学习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中考的热点,为碳酸盐与碱反应打下了基础
内容
已学内容
地位作用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说学情:
二氧化碳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检验方法和用途已有一定的认识,但不全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但实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还不能真正建立“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学科思想。
1
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能依据性质推测二氧化碳的用途,关注温室效应。
2
自主设计实验,验证物质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实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环境,养成客观看待事物的态度
知识
与技能
过程
与方法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
2、教学目标分析
说教材
说教材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实验
探究法
问题
引导法
分析
归纳法
学法
说教法
教法学法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采用这三种方法来帮助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对比分析、自主学习、总结归纳
↓
说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3.知识归纳,拓展提升
5.当堂检测,及时反馈
2.实验分析,改进创新
4.情景回顾,问题解疑
6.课堂小结,表达交流
故事导入:“柯南山洞探险记”?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用学生喜爱的动漫——《名侦探柯南》中的人物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他们的活动作为本节课的探究主线。2.设计元太这一人物引发问题,柯南带动探究过程的逐步进行,而阿笠博士提供化学信息。再加上学生的参与,就一起构成了整个探究活动。[设计意图]
1
2
3
4
情景导入:
[ 故事梗概 ]
侦探团,山洞中,去探险,狗昏迷,火把灭, 人无恙。出山洞 ,狗苏醒,饮料出,花变色,实验室,觅真相 。
[ 设计意图 ]
用以上人物编构故事,引出有关二氧化碳的问题情境,再与学生一起进行实验探究,最后得出结论。
火把灭
狗昏迷
花变色
1.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二氧化碳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
实验(1)验证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
(1)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2)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比创意:
2.实验分析,改进创新
课前准备:分组完成二氧化碳不同性质的实验创新设计
设计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
奇思
妙想比创意
水进入可乐瓶
倒置水流不下来
瓶壁变瘪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此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
2.实验分析,改进创新
CO2化学性质的探究?变红不变不变变红CO2+H2O=H2CO3是什么导致紫色干燥小花变红的?水?CO2?还是其他物质?2.实验分析,改进创新奇思妙想比创意
二氧化碳
喷稀醋酸的石蕊试纸
干燥的石蕊试纸
湿润的石蕊试纸
2.实验分析,改进创新
CO2化学性质的探究(3)
吹水变“牛奶”
反应原理:CO2+Ca(OH)2=CaCO3↓+H2O
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检验CO2的常用方法)这也是久置装石灰水的试剂瓶壁有一层白膜的原因
(3) CO2 还能和 氢氧化钠反应
CO2+2NaOH=Na2CO3+H2O(无明显现象)
2.实验分析,改进创新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 + CO2高温=2CO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最后补充该性质,常被学生忽略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知识归纳,拓展提升
二氧化碳的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加压降温可变为固体“干冰”
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检验方法)
CO2+2NaOH=Na2CO3+H2O(除杂CO2方法)
④与灼热的碳反应: C + CO2 高温 = 2CO
3.知识归纳,拓展提升
证明或利用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
⑴试管内液面上升,烧杯内液面下降
⑷烧杯内的水流入锥形瓶中
⑶气球胀大
⑵软塑料瓶变瘪
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
⑸红墨水被压入左端或集气瓶 里
⑹ 烧瓶中形成红色喷泉
解释:在⑴~⑹中,CO2+2NaOH=Na2CO3+H2O使容器里的压强减小。
⑺a瓶的长导管有气泡冒出,而b瓶的长导管没有气泡冒出,石灰水不变浑浊。
真相只有一个!我现在知道这些怪事的原因了。
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不供给呼吸
人未觉
无色、无味、气体
狗昏迷、人无恙
不供给呼吸
密度比空气大
火把灭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花变色
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4.情景回顾,问题解疑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出二氧化碳的用途。
干冰鸡尾酒
舞台烟幕
二氧化碳的用途
1、可作碳酸饮料。
2、可作致冷剂和人工降雨。
3、可作灭火剂。
4、可作气体肥料,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5、可作化工原料,制纯碱、尿素。
由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引导学生建立学科思想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⑴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①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人类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森林遭到破坏等。
②减轻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等。
⑵由于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注意通风换气。
通过阅读课本,查阅资料了解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小侦探们将发现二氧化碳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们的生活中,它的存在让人欢喜让人忧,为什么呢?
5.当堂检测,及时反馈
8.
CO2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温室效应用 途学会总结归纳,知识运用6.课堂小结,表达交流谈收获,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实验,对比等方法,全面认识物质,辨证看待事物,学会总结归纳,并能学以致用。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
CO2+2NaOH=Na2CO3+H2O
④与灼热的碳反应: C + CO2 高温 = 2CO
①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
→
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4干冰:人工降雨
5、可作气体肥料,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6、可作化工原料,制纯碱、尿素。
(除去CO2)
→
【五、教学反思】
以故事事件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以实验图作引导学生对原有知识和实验进行回顾,使学生熟悉教材,夯实基础,效果很好。及时拓展原有知识,即回顾课本又链接中考,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我认为这样的复习方式可以收到高效的复习效果。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活动少了些,放到课堂45分,可以让全体学生动起来,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链接中考试题练习提升解题思路和速度的训练。
非常感谢大家聆听!
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