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天山初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1.如果(、均不为零),那么的值是( )
A. B. C. D.
2若,顶点A、B、C分别与D、E、F对应,且,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中线之比为( )
A. B. C. D.
3.若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的图像,则他们( )
A.都关于 轴对称 B.开口方向相同 C.都经过原点 D.互相可以通过平移得到
4.对于函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在直线 的左侧部分函数的图像是上升的
B.在直线 的右侧部分函数的图像是上升的
C.在直线 的左侧部分函数的图像是上升的
D.在直线 的左侧部分函数的图像是上升的
5.已知矩形的对角线、相交于点,=,=则( )
A. B.
C. D.
6.如果点、分别在的边和上,那么不能判定的比例式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8分)
7.计算:=______________.
8.若且,则______________.
9.如果将抛物线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那么所得到的抛物线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10.把一段长20厘米的线段黄金分割,那么分得的线段中较长线段为_________厘米.
11.抛物线的图像与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______.
12.若在比例尺为的地图上,测得两地的距离5厘米,则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是______________千米.
13.若∽,且相似比为3:5,已知的周长为21,则的周长为_________.
已知,如图矩形的一边在的边上,顶点、分别在边、上,是边上的高,与相交于点,已知,,,则矩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点在边上,且,与相交于点,若,则______________.
如图,已知把,请添加一个条件使∽,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写出一个条件即可).
新定义:我们把两条相互垂直的三角形称为“中垂三角形”若,如图所示,中,,是中线,且,垂足为,像这样的三角形称为“中垂三角形”,如果,那么此时的长为______________.
18、如图,在中,,直线将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将沿直线翻折,点恰好落在点处,联结,若,则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题,共78分)
19、(本题10分)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如图,直线分别交直线于点交直线于点且,已知,.
求的长;
当时,求的长.
如图,平行四边形,点是是的中点,和相交于点.
求的值;
如果请用表示.
22.如图,在中,点在边上,点在边上,且,.
(1)求证:;
(2)如果,,求的值.
23.如图,在在中,是边的中点,交于点,,交于点.
(1)求证:∽;
(2)求证:.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与轴相交于点,与轴相交于点,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和点,顶点为,对称轴与一次函数的图像相交于点。
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以及点,点的坐标;
求顶点的坐标;
在轴上求一点,使得和相似。
25.如图,已知,,,点是射线上的一个动点(点与点不重合),点是线段上的一个动点(点与点不重合),连接,过点作的垂线,交射线于点连接.设
(1)当时,求关于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2)在(1)的条件下,取线段的中点,连接,若,求的长;
(3)如果动点在运动时,始终满足条件那么请探究:的周长是否随着动点的运动而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2019-2020学年天山初中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1.如果(、均不为零),那么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两边都除以,得到故选:B。
2若,顶点A、B、C分别与D、E、F对应,且,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中线之比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分别与、、对应,且
, 故选D。
3.若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的图像,则他们( )
A.都关于 轴对称 B.开口方向相同 C.都经过原点 D.互相可以通过平移得到
【答案】A
【解析】观察三个二次函数解析式可知,一次项系数都为0,故对称轴,对称轴为轴,都关于轴对称。故选:A。
4.对于函数,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在直线 的左侧部分函数的图像是上升的
B.在直线 的右侧部分函数的图像是上升的
C.在直线 的左侧部分函数的图像是上升的
D.在直线 的左侧部分函数的图像是上升的
【答案】D
【解析】函数中, 所以此抛物线开口向上,因为对称轴的右侧部分函数的图像是上升的,故选:D。
5.已知矩形的对角线、相交于点,=,=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因为=,=,所以,因为,所以.
6.如果点、分别在的边和上,那么不能判定的比例式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均可判定,用排除法可得出答案。故本题选C。.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8分)
7.计算:=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8.若且,则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根据题意,设
解得,所以,所以
9.如果将抛物线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那么所得到的抛物线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直接根据“上加下减,左加右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向左移3个单位,得到的解析式为;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
10.把一段长20厘米的线段黄金分割,那么分得的线段中较长线段为_________厘米.
【答案】
【解析】较长线段为全线段与较短线段的比例中项,即较长线段等于厘米
11.抛物线的图像与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与轴的交点坐标的横坐标为0,将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可得
12.若在比例尺为的地图上,测得两地的距离5厘米,则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是______________千米.
【答案】50
【解析】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可知,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即厘米
5000000厘米=50千米
13.若∽,且相似比为3:5,已知的周长为21,则的周长为_________.
【答案】35
【解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得到的周长:的周长=3:5,
利用比例性质求解得,的周长=
已知,如图矩形的一边在的边上,顶点、分别在边、上,是边上的高,与相交于点,已知,,,则矩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8
【解析】根据题意,设,则
则,
解得
矩形的周长为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点在边上,且,与相交于点,若,则______________.
【答案】4
【解析】依据题意,易知∽且它们的相似比为2:3,
所以,即可得
如图,已知把,请添加一个条件使∽,这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__(写出一个条件即可).
【答案】
【解析】考察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已知两组边对应成比例,对顶角也是相等的,
加一组角相等即可判定三角形相似,方法不唯一合理即可。
新定义:我们把两条相互垂直的三角形称为“中垂三角形”若,如图所示,中,,是中线,且,垂足为,像这样的三角形称为“中垂三角形”,如果,那么此时的长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联结
据题意,因为,是中线
则是的中位线
则,
因为,所以∽,
所以,
在中,可知,,,
在中,依据勾股定理得
所以
18、如图,在中,,直线将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将沿直线翻折,点恰好落在点处,联结,若,则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三、解答题(共7题,共78分)
19、(本题10分)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答案】;开口向下;对称轴:直线;顶点坐标。
【解析】
如图,直线分别交直线于点交直线于点且,已知,.
求的长;
当时,求的长.
【答案】(1)
【解析】(1)
(2)
如图,平行四边形,点是是的中点,和相交于点.
求的值;
如果请用表示.
【答案】(1)2
(2)
【解析】(1)因为点是的中点,
(2)
22.如图,在中,点在边上,点在边上,且,.
(1)求证:;
(2)如果,,求的值.
【答案】(1)见解析;
(2).
【解析】(1)证明:因为,所以,因为,所以,所以.
(2)解:因为,所以,所以
设中边上的高为,所以,
所以,所以,又,
所以∽,所以,所以.
23.如图,在在中,是边的中点,交于点,,交于点.
(1)求证:∽;
(2)求证:.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解析】(1)证明:因为,所以,因为,
所以∽.
(2)证明:因为∽,所以,因为是边的中点,
所以,,因为,
所以,所以∽,所以,
所以,即.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与轴相交于点,与轴相交于点,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和点,顶点为,对称轴与一次函数的图像相交于点。
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以及点,点的坐标;
求顶点的坐标;
在轴上求一点,使得和相似。
【答案】
(1)
(2)
(3)
【解析】(1)把代入一次函数得:,所以,当,。
把和代入二次函数得
;,
所以
所以
由题得:;设。因为,
设,代入得
① 所以,
② 所以舍去
25.如图,已知,,,点是射线上的一个动点(点与点不重合),点是线段上的一个动点(点与点不重合),连接,过点作的垂线,交射线于点连接.设
(1)当时,求关于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2)在(1)的条件下,取线段的中点,连接,若,求的长;
(3)如果动点在运动时,始终满足条件那么请探究:的周长是否随着动点的运动而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
(3)的周长不变
【解析】
由题意可得:
(2)
过点作于点,则
(3)
设
由(1)可知:
所以的周长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