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平行与垂直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1平行与垂直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28 19:4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垂直月平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4页~65页例1。
教材简析:
本节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及角的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思维角度看,垂直与平行这些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但由于学生生活的局限性,理解概念中的永不相交比较困难,还有学生空间观念及想象能力还不丰富,导致了他们对“同一平面”的理解相当困难。再加上研究的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的相互关系,学生还没有建立表象。在教学中应通过观察、讨论、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去感知、理解、发现和认识,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具有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相交现象的正确解释。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学指导题卡。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垂直与平行”。
二、出示目标:
1、进一步认识相交与不相交两种现象;
2、初步认识垂线与平行线,正确理解“互相垂直”及“互相平行”的含义。
三、自学指导:
1、动一动:用手势比划出图中几位小朋友所画的两条直线;
2、比一比:每个同学在前后的两次画图中,谁的变了,怎样变的?
3、填一填:
①在( )内(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 )。②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 ),就说这两条直线( )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这两条直线的( )叫做垂足。
4、找一找:主题图中或是生活中垂直与平行的例子。
四、先学:
1、过渡:下面请同学们边看书、边动手、边思考,看谁能自己学会新知,并在5分钟后做对检测题。
2、看一看: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查自学情况。
3、做一做:
①出示六组图形:
(请四位同学上台板演)
?
?
②相交的( ),不相交的有( )。
③互相垂直的是( ),互相平行的是( )。
4、查一查:做完的同学,注意对照板演同学的答案,有哪些选的不一样,及时补充,并思考为什么。
五、后教:
1、学生更正:发现错误的同学上台改正。
2、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就请同学们大胆的说出你的想法。
①讨论:相交的有哪几组图形。
将不存在疑问的几组,板书在黑板上,验证相交,并找出交点。
问题的焦点出现在第五图形上,学生讲解并动手验证“延长后相交”。
明确:看似不相交的,延长后会相交,这也是相交。
②讨论:不相交的有哪几组图形。
引导:怎样验证?如果其中有一条稍微倾斜一点行吗?
同桌互查,修正完善答案。
③讨论:互相垂直的是哪几组图形。
针对不同的结果辩解,并上台用三角板验证直角。
明确:垂直的两个条件“相交、成直角”。
(板书标注)
④讨论:互相平行的是哪几组图形。
初步明确: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小结: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有两种情况“相交和平行”(也就是不是相交就会平行),相交成直角时,互相垂直。(形成板书)
六、巩固练习:
1、辩一辩:(三组题)
(1)两条直线相交,它们就互相垂直。( )
(2)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相交的角一定是直角。( )
小结:数学中有时正着说是对的,反着说却是错的,一定要认真分析。
(3)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
(4)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叫平行线。( )
引导观察:教室中不同平面上的两条边,相交吗?是平行线吗?(师生共用手势表示这两条边)
达成共识:(前提)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小结:同一平面是前提,直线是构成平行线的基础。
(5)小明在纸上画了一条平行线。 ( )
(6)在图中,直线a叫垂线。( )
完整地用语言描述,并小结:“互相”。
(过渡:通过对三组题的辩解,相信同学们对垂直和平行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2、找一找:
①生活中垂直和平行的例子。
学生介绍,媒体演示,注意语言完整表述。
②图形中互相垂直与互相平行的两条线。
课本中68页第2题,并补充正方体图。
3、摆一摆:书中做一做第2题。
4、折一折:书中68页第3题。
七、回顾全课。(自学指导的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