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1-27 10:5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 除了三态转化,水分子是否还能发生其它的变化?问题:从冰川变成小水滴从小水滴变成天空中的云朵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1.通过水的分解与合成两个实验,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
2.能将学过的化学反应用文字表达式表达。
3.了解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观察活动一:氢气的物理性质观察活动二:氢气的燃烧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实验现象:①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试管气体; ② 用拇指堵住管口,移近火焰; ③ 点燃听其声音,若“噗”一声,则H2纯净; 若尖锐的爆鸣声,则H2不纯。 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粉尘,若跟空气混合,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如H2、煤粉、面粉、石油气。H2的验纯方法:注意:(点燃前要验纯、它们存在的地方要严禁火种)分组实验一:电解水活动要求:
1.实验分组进行
2.根据老师指导进行实验
3.观察现象1.通电后,玻璃管内有什么现象,液面有什么变化?
2.两玻璃管内气体体积相等吗?若不等存在什么关系?
3.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同种气体吗?
注意观察分组实验二:检验反应生成的气体活动提示:
1.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 1.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两侧玻璃管内
液面下降,中间玻璃管内液面上升;???? ?2.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3.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V正极 : V负极= 1:2旧分子 原子 新分子 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在直流电作用下,水分子被破坏,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氢分子,许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可见,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被破坏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1.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表示“生成”表示“和”读法: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氧气和氢气请你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下列化学反应1.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2.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的特征:由一变多四、反应类型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化合反应的特征:由多变一分解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化学反应。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由一变多 AB → A + B由多变一 A + B → AB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电解水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
A、 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物理变化 D、化学变化
2.用直流电源电解水时,其现象为( )
A、两极出都有气体生成,正极出气多
B、正极出氧气,负极出氢气
C、可以看到体积比VH2 :VO2 =2 :1
D、两极出都有气体生成,正极的玻璃管内 汇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然3.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A、水原子 B、水分子
C、氢、氧原子 D、氢、氧分子

4.下列关于各种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把糖和水混合是化合反应
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是分解反应
D、黄泥水经过过滤分成泥和水是分解反应5、认真观察A、B两装置,写出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A装置和B装置在实验过程中水的变化情况 。
,A 加热水 B 电解水A中的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是物理变化;B中的水分子发生了改变,变成了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 是化学变化。课后作业:
课本P34、P35的练习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