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一节第1课时地理差异显著(课件共32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第一节第1课时地理差异显著(课件共32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1-27 15:47:3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1课时地理差异显著 单元 第五章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下册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要素的地区差异,从而产生了区域划分的现象。
不同,所以划分区域的方法不同,结果也不样。 能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观察判断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分析、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世界上疆域辽阔的国家,国土面积广大,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重点 理解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
难点 初步了解自然地理差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所描述的地理现象是什么?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引入新课。 诗句、加上配图说明,导入我国地理差异,形象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确学习的课题。
讲授新课 学生活动:结合学过的知识,说说我国气温、降水、地势有何差异。读图 可以看出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见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请学生讨论交流。教我国自南向北,气温有何变化?
气温的不同对各地的自然景观影响很大,结合生活中的体验,我国南北有何差异呢??

?????
??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降水有何特点?

??????
?? 降水的不同对自然环境影响也很大,请说出我国东部;和西部的差异。

??????
??? 我国地势有何特点呢?

???????????? 板书:1.自然环境差异:表现在气温、降水、地势等方面

??
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结合图5.2广州人和哈尔滨人的对话,谈谈我国农业、人口、城市、经济等的分布有何特点。
读图“广州人和哈尔滨人的对话",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及所学的地理知识,说说你的理解。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各地形成了富有地方风情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阅读“我国饮食习俗的地方差异”,说说饮食方面有何差异。
?? 有些自然地理事物,尤其是山脉,?由于其两侧的地理差异明显,往往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板书:2.人文环境差异:农业、人口、城市等
活动:比较图5.3和图5.4可以看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村落在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等方面,有哪些明显的差异?
互相交流,谈自己的看法。
???? 拓展思考:除教材中提到的,你还能说出秦岭一淮河-线的地理意义吗?
根据学的内容完成活动1、2题。
南部的海南岛长夏无冬,四季鲜花盛开,瓜果飘香;北部的黑龙江长冬短夏,一年中有近半年天寒地冻,银装素裏。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东南沿海地区湿润的环境下山清水秀;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的环境下沙漠、戈壁广布。
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渐下降。位于西部第-级阶梯上的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位于东部第三级阶梯上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温暖湿润。 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1.教材以对话的形式说明我国南北作息时间的不同。对照两人对话,可知两地作息时间不同,这是由于南北白天时间长短不同造成的。
2.广州所处纬度较低,白天时间长;而哈尔滨所处纬度高,除夏季外,白天时间短。
我国的饮 食习惯习俗地区差异很大。苏州、无锡、上海等喜甜,山东、河北及东北偏咸,湖南、湖北、四川等喜辣,山西喜酸。
1.秦岭淮河以北:农田:?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交通:以陆运为主,汽车、马车是常用交通工具。
2.秦岭--淮河以南,农田: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一年两熟或三熟。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交通:以水运为主。
1.是黄土高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
学生 2.是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3.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4.是亚热带常绿阀叶林和温带落叶周叶林的界线,学生 5.秦岭-淮河以北的作物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以南生的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 6.秦岭-淮河以北水果以苹果为主,以南以柑橘为生, 7.此外还有很多,比如语言,南方语言种类繁多,北方语言种类较少:南方以轻工业为主,北方以重工业为主。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归纳总结我国自然地理差异,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 结合生活体验和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多生活,养成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的习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结合教材中图文资料,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学生自由发言,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读图自学?、归纳的能力。


课堂小结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地势等因素影响到地理环境的样性。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又影响到人文环境。
板书 第1课时地理差异显著
一、自然环境差异: ①气温差异
②降水差异 ③地势差异 二、人文环境差异:
①农业差异
②人口、城市差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32张PPT)
第五章第一节第1课时地理差异显著
地理人教版 八年级下
新知导入
是说我国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它地方却十分寒冷。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所描述的地理现象是什么?
海南二月
黑龙江二月
新知讲解
第五章第一节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1课时地理差异显著
新知讲解
我国自南向北,气温有何变化?
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气温:


气温逐渐降低
新知讲解
气温的不同对各地的自然景观影响很大,结合生活中的体验,我国南北有何差异呢?
①南部的海南岛长夏无冬,四季鲜花盛开,瓜果飘香
②北部的黑龙江长冬短夏,一年中有近半年天寒地冻,银装素裏。
海南岛
黑龙江
新知讲解
读图,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降水有何特点?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离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降水:
新知讲解
降水的不同对自然环境影响也很大,请说出我国东部;和西部的差异。
西北内陆地区千旱的环境下沙漠、戈壁广布。
东南沿海地区湿润的环境下山清水秀
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
新知讲解
①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渐下降。
我国地势有何特点呢?
②位于西部第一级阶梯上的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连绵;位于东部第三级阶梯上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温暖湿润。
长江三角洲
青藏高原
新知讲解
读下图,谈谈我国农业、人口城市、经济等的分布有何特点。
3.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1.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2.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
新知讲解
2.广州所处纬度较低,白天时间长;而哈尔滨所处纬度高,除夏季外,白天时间短。
读图“广州人和哈尔滨人的对话”,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及所学的地理知识,说说你的理解。
1.教材以对话的形式说明我国南北作息时间的不同。对照两人对话,可知两地作息时间不同,这是由于南北白天时间长短不同造成的。
新知讲解

阅读材料
阅读“我国饮食习俗的地方差异”,说说饮食方面有何差异。
我国饮食习俗的地方差异
我国的饮食习俗地区差异很大。苏州人、无锡人、上海人喜欢吃甜是很有名的,糖是他们做菜必不可少的原料。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的居民口味偏威。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重庆等地居民多喜辣。山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闻名。人们饮食口味差异的形成,与当地气候、水质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地区的人们交往频繁,带动了烹饪技术和饮食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作为辣味菜代表的川菜火爆全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新知讲解
秦岭一 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秦岭
淮河
新知讲解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村落在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等方面,有哪些明显的差异?
1.秦岭淮河以北:农田: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 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旱地
大豆
小麦
新知讲解
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交通:以陆运为主,汽车、马车是常用交通工具。
北方民居
北方交通
新知讲解
2.秦岭-淮河以南:农田: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一年两熟或三熟。
水田
水稻
油菜
新知讲解
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
交通:以水运为主。
南方民居
南方交通工具
新知讲解
说说秦岭- -淮河的地理意义吗?
1.是黄土高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
秦岭
淮河
黄土高原
四川盆地
新知讲解
2.是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秦岭
淮河
3.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新知讲解
秦岭
淮河
黄河
长江
新知讲解
4.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
秦岭
淮河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新知讲解
5.秦岭-淮河以北的作物-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以南的作物-年两熟或三熟。
6.秦岭-淮河以北水果以苹果为主,以南以柑橘为主。
7.此外还有很多,比如语言,南方语言种类繁多,北方语言种类较少;南方以轻工业为主,北方以重工业为主。
活动:1.归纳秦岭—淮河南北地区的地理差异,并填写下表
低于0℃
高于0℃
800mm以下
800mm以上
平原、高原
盆地、平原
高原、丘陵


旱地
水田
小麦、玉米
水稻
新知讲解
秦岭—淮河
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
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高于0℃或低于0℃)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河流冬季结冰
农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活动:2.看图思考:秦岭—淮河一线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区的分界线?在温度带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带的分界线:
新知讲解
课堂练习
1.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的_______________ 差异显著。
2.在_____________ 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3.秦岭一__________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4.饮食口味差异形成的原因:与当地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条件有一定关系。
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
淮河
气候
水质
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我国地理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南部的海南长夏短冬 B.北部的黑龙江长冬短夏
C.华北地区冬暖夏凉 D.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冷夏热
2.我国降水各地不同,下列各地区降水最少的是( )
A.东南沿海 B.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塔里木盆地
3.我国人文环境差异很大,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西牧东耕 B.南稻北麦 C.南船北马 D.西高东低
B
D
D
课堂练习
4.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B.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C.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D.与1月0C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5.我国有一座很奇特的山脉,该山脉以北夏秋季节苹果挂满枝头,冬季树木落叶;该山脉以南稻田连片,柑橘满山,树林四季常青。该山脉与淮河共同构成了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山脉是 ( )
A.太行山脉 B.南岭 C.秦岭 D.天山
6.下列区域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的是( )
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②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③亚热带和暖温带④畜牧区 和农耕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C
C
C
拓展提高
拓展提高
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淮南、淮北地形不同
B.淮南、淮北栽培技术不同
C.淮南、淮北气候不同
D.淮南、淮北耕作制度不同
C
课堂总结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地势等因素影响到地理环境的样性。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又影响到人文环境。
板书设计
①气温差异
②降水差异
③地势差异
第1课时地理差异显著
一、自然环境差异
二、人文环境差异
①农业差异
②人口、城市差异
作业布置
教材第5页活动:3题写在作业本上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