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品味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困惑……作家冰心又是如何看待读书的呢?让我们从她的《忆读书》一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走近作者
◆了解背景:
本文是一篇叙事性记叙文,写于1989年9月8日国际扫盲日、中国教师节前夕。当时,作者已是近90岁的老人。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的读书经历,并向青少年朋友们传授多年积累的宝贵的读书经验,告诉人们识字读书有诸多好处,提醒人们要多读书、读好书。
舅舅 津津有味 斩断 无限 凯旋 诸葛亮 述说 水浒 传
粗鲁 天罡 地煞 荡寇志
字词学习
zhǎn
hǔ
zhuàn
shà
kòu
kǎi
jiù
ɡě
lǔ
舅舅 津津有味 斩断 无限 凯旋 诸葛亮 述说 水浒 传
粗鲁 天罡 地煞 荡寇志
贾宝玉 兴衰 试卷 书刊 烦琐 栩栩如生 呻吟
质朴 篇章 某年
贾宝玉 兴衰 试卷 书刊 烦琐 栩栩如生 呻吟
质朴 篇章 某年
jiǎ
juàn
kān
suǒ
xǔ
shēn
mǒu
◆多音字:
chuán(传说) shā(大煞风景) zhuàn(传记 ) shà(煞星)
juàn(画卷)
juǎn(卷入)
【一知半解】
【消遣】
【自作多情】
【索然无味】
没有一点儿趣味。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用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来度过空闲的时间。
一厢情愿地做出种种表示,想以此博得对方欢心。
词语解释
初读课文
作者几十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是什么?朗读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并划分课文的层次,概括层意。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第一部分( ):总说读书,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 ):以自己幼时的经历谈“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回忆晚年读书经历谈“_______”。
第四部分( ):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点明主题: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
2-8
9-10
11-12
读好书
读书好
多读书
课文开头有什么特点?
课文解读
语言简洁,读来亲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和我们谈话。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自由朗读课文,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年时读书经历的?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语。
时间顺序: 表时间的词语有:“四岁时”“七岁时”“此后”(幼时) “在我十二三岁时”(少年时)。
1.学习第2~8自然段,体会“读书好”“多读书”。
读课文,作者介绍自己读了哪些书呢?有什么感受?
1.《三国演义》“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
2.《水浒传》“尤其欣赏”,人物个性鲜明。
3.《红楼梦》“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1.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
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作者爱读书?
“我”“含泪上床”“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体现了“我”对《三国演义》的喜爱之情。
“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这句话中“越看越明白”的含义是什么?
读书越多,知识积累越多,理解能力就会越强。
“哭了一场”“又哭了一场”说明作者读书很投入,完全被书中的情节吸引.
读第8自然段,找出作者认为“读书好”的句子?
书看多了就能逐步养成辨别和选择的能力,在面对生活中纷繁复杂的事物,都能“会挑选”,主动吸收美好的精神食粮,自觉抵制丑恶现象的影响。
仔细阅读课文第9自然段,书看多了还有什么好处?说说你的体会。
2.学习第9~10自然段,体会“读好书”。
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等等。
作者读了许多书后有什么读书心得?
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作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样说?
3.学习第11~12自然段。
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说说冰心给儿童刊物指导读书的九个字是什么。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文章结尾的九个字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是作者的切身体会,也是作者对广大青少年的殷切期望。
学完全文后,说说你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认识。
作用:读书可以使人明智,受益无穷。
数量:读书的范围要广,数量要多。
选择:要对书的优劣比较选择,读好的、有用的书。
结构梳理
忆读书
读书经历:《三国演义》《水浒传》
《红楼梦》
读书方法:挑着读、选着读
读书体会: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是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主旨概括
课后习题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
作者认为只有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书才是好书。
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作者把读书看成“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抒发了强烈的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说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示例一:我不赞同这种读书方法。字音读不对,自然也很难理解这个字以及与之相关的词语、句子的含义,不利于理解整本书的内容。
示例二:我赞同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作者当时年纪尚小,要她像成人那样去读一部长篇小说显然是不现实的。
课外作业
1.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同学之间交流一些读书的目录和读书方法。 3.课外阅读冰心的其他文章,如《寄小读者》《繁星》《春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