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一、选择题(请将各小题唯一正确的答案代码填在下面答案栏相应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1.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 )
A. 鼻和肺 B. 呼吸道和肺
C. 气管和肺 D. 呼吸道和气管
2. 通常情况下,人体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原因是( )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 ③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④嗅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刺激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 呼吸道能在一定程度上清洁吸入的空气,与此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鼻毛 B. 鼻黏膜
C. 会厌软骨 D. 气管黏膜上的纤毛
4.呼吸道能够使气体变得清洁的主要原因是( )
A.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
B.呼吸道黏膜上有纤毛,并能够分泌黏液
C.呼吸道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支气管能够发出很多分支
5. 含细菌和灰尘的痰液产生于( )
A.鼻腔黏膜 B.食道黏膜
C.喉腔侧壁 D.气管和支气管黏膜
6. 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生活在北欧的人比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鼻子高挺些,通气路程加长,能使到达肺的气体更( )
A. 多 B. 温暖 C. 干燥 D. 氧气浓度增加
7. 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等原因,近些年我国北方经常受雾霾天气的侵扰,引起众多网友们凋侃“月朦胧,鸟朦胧,空气雾霾浓。山朦胧,树朦胧,喉咙有点痛”“北国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三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开发绿色环保的新能源迫在眉睫。下列有关雾霾中的污染颗粒进入人体的途径,正确的是( )
A.外界→咽喉→食道→肺
B. 外界→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C. 外界→鼻腔→气管→肺
D. 外界→鼻腔→咽喉→食道→气管→肺
8.下列器官中,既是气体通道又是食物通道的器官是( )
A. 咽 B. 肺 C. 支气管 D. 喉
9.正常情况下,人体呼气时,气体不会经过的结构是( )
A. 鼻腔 B. 气管 C. 咽 D. 食道
10. 人体进行呼吸时会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产生于( )
A. 肺泡 B. 血液 C. 组织细胞 D. 组织液
11. 我们跑操时,呼吸加深加快。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成分明显减少的是( )
A.水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12.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有( )
A.肺泡壁薄
B.肺泡数量多
C.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以上三项都对
13. 我们每天吸入的氧气最终到达什么场所?( )
A.肺泡 B.动脉 C.毛细血管 D.组织细胞
14.. 下面是人在吸气或呼气时肺和膈肌的活动情况模拟图。能正确表示吸气情况的是( )
15.如图是某同学做模拟实验,并绘制的肺内气压变化曲线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曲线的AB段与乙图都表示吸气状态
B. 甲图中曲线的BC段与乙图都表示呼气状态
C. 甲图中曲线的AB段与丙图都表示呼气状态
D. 甲图中曲线的BC段与丙图都表示吸气状态
16.如图为人体内气体交换示意图,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位置应是( )
A. 肺泡 B. 血管Ⅰ C. 血管Ⅱ D. 组织细胞
17.分析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其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B.组织的形成需经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才能完成
C.通过肺的气体交换排出机体产生的全部废物
D.各器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该系统的生理功能
18. 游泳时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吸气时,在水压作用下肋间肌和膈肌( )
A. 收缩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B. 舒张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C. 舒张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D. 收缩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19. 如图为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不同的血管,a、b分别表示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和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
B. 乙和肺泡的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 与丙相比,甲内的血液含有更多的营养物质
D. 只有当膈肌收缩时,才能发生b气体的扩散
20.如图所示,图甲表示气管a、胸腔b、肺c三者的组合示意图,图乙表示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态。当图乙中的膈肌从①状态向②状态转化时,图甲a、b、c三部位的气压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 b<c<a B. a<b<c C. a<c<b D. c<a<b
21. 同学们,让我们来做几个慢动作:深吸气、深呼气……深吸气时你的膈肌和胸廓的变化是(如图所示,甲图吸气、乙图呼气)( )
A. 膈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
B. 膈肌收缩、胸廓容积缩小
C. 膈肌舒张,胸廓容积扩大
D. 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
22. 当人体处于如图A所示状态时,呼吸肌的舒缩和气体经过的路线分别是( )
A. 收缩,外界→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 收缩,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腔→外界
C. 舒张,外界→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D. 舒张,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腔→外界
23..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以下正确的是( )
A. ab段曲线表示膈肌舒张,膈顶部下降,吸气
B. bc段曲线表示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呼气
C. cd段曲线表示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D. ab段和cd段曲线都表示呼气
24. 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胃腺、胰腺和小肠腺属于消化道内的消化腺
B. 小肠内表面的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壁的单层上皮细胞,有助于小肠消化食物
C. 人体为保证呼吸道通畅,会厌软骨除吞咽外均封住喉口
D. 平静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上下径增大
25. 如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图甲表示吸气,气球内气压>外界
B. 图甲表示呼气,气球内气压<外界
C. 图乙表示吸气,气球内气压<外界
D. 图乙表示呼气,气球内气压>外界
26. 如图中a表示人体的膈肌。据此判断甲、乙两人所处的呼吸运动过程分别是( )
A. 甲吸气、乙呼气 B. 甲呼气、乙吸气
C. 甲、乙都吸气 D. 甲、乙都呼气
27. 如图表示某人平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曲线Ⅰ为平静状态
B. 曲线Ⅰ的呼吸频率为36次/分钟
C. 曲线Ⅱ状态时,呼吸深度较小
D. 曲线Ⅱ状态时,气体交换效率较低
28. 如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当肋间外肌和膈肌收缩时,图中三部分压力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 b<c<a B. a<b<c
C. a<c<b D. c<b<a
29. 如图是人体在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时:呼气,膈顶下降
B. b→c时:吸气,膈肌收缩
C. c→d时:胸廓容积扩大
D. c→d时:外界气压>肺内气压
30. 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 B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C. 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小变大
D. C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为0
二、非选择题
31. 下图模拟的是人体呼吸时膈肌的运动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气球代表的是_______,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_______。
(2)如图乙所示用手下拉橡皮膜时气球会_______,这表示_______ (填“吸气”或“呼气”)的过程。在人体内,此过程进行时,橡皮膜代表的结构会_______ (填“收缩”或“舒张”),其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_______,使得胸腔容积_______,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_______,于是气体就_______ (填“进”或“出”)肺。
(3)人体通过吸气和呼气实现了肺与_______的气体交换。
(4)甲图所示呼吸过程,对应丙图的_______段曲线。此时,肋骨间的肌肉处于_______状态。
32. 如图为人体呼吸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乙图可以看出,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 ] ________和[ ]________两部分组成,其中[ ]_______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
(2)从甲图可以看出,能够保证气体在气管内畅通的结构是[ ]________,外界干燥的空气到达肺部时湿度可达到饱和,这是因[ ]________分泌的黏液使气体湿润的结果,进入肺部的气体能保持清洁,一是靠[ ] ________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________,通过咳嗽排出体外,二是靠黏液中有能够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
(3)从丙图可以看出,肺适应气体交换结构特点是:①肺泡的数量_______,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_______,③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________细胞构成的。
33.如图甲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代表进行交换的物质,请分析回答:
(1)人体在完成呼吸运动的过程中,甲图中的[2]对吸入气体能起到 、 和清洁作用;当甲图中的[3]舒张时,人体会完成 过程。
(2)乙图所示的肺泡和毛细血管在结构上共有的特点是都由________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它们之间进行 。
(3)乙图中的a代表的物质是 ;血液从毛细血管的M端流到N端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_______(气体)含量增加。
参考答案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B D B B A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D B D D C D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A C D C A A A B C
二、非选择题
31.(1)肺 膈肌 (2)胀大 吸气 收缩 变大 变大 下降 进 (3)外界 (4)BC 舒张
32. (1)④呼吸道 ⑤肺 ⑤肺(2)①软骨 ③腺细胞 ②纤毛 咽部 (3)多 毛细血管 上皮
33.(1)温暖 湿润 呼气(2)一 气体交换(3)二氧化碳 氧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