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扫描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洛阳市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扫描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2-17 22: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洛阳市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三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
至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
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2009年10月11日上午10时许,我国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
考船,从上海浦东外高桥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岀发,启程前往南极。图1为以南极点
为中心的半球投影图。读图,回答1~4题。
“雪龙号”出发时,全球位于11日的范围是
A.30W向东到180°
B.120E向东到180°
C.30W向西到180
D.120E向西到180
M
2.M处的洋流在图中流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A.顺时针、暖流B.顺时针、寒流
180P
C.逆时针、暧流
D.逆时针、寒流
3.当船行驶至N处时,P地位于船只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4.运用现代技术可减少海洋风暴对航行的影响,月平均气温(℃C)
下列“3S”技术的应用,正确的是
0
251
降水量(m)
A运用GPS可及时获取风暴发展过程的数据
20°0
B.利用GIS可对海洋风暴的数据进行分析
50
C.利用RS可判断海洋风暴的风力大小
D.RS可提供海洋风暴的三维坐标
500
图2是四个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

回答5~7题。
七月阡水
全年降水
5.四地区中,复种指数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
图2
高三地理第1页(共8页)
6.四地区中,冬春季节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寒潮影响的是
A.①
B.②
C.③
7.从气候条件考虑,四地区中农业产值构成最有可能以畜牧业为主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3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甲处地形名称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
A.冲积扇,流水沉积作用

B.冲积平原,流水侵蚀作用
C.三角洲,流水沉积作用


D.三角洲,海浪侵蚀作用
9.近年来,甲处地形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
因为
A.海平面上升
B.沿海地壳下沉
C.黄河入海泥沙减少D.该区植树造林
图3
图4为两区域图,读图回答10~12题。
4·N

图4
10.M、N两河水系水文特征的相似点是
A.季节变化明显B.流向相同
C.支流众多
D.流量大
1.乙图中,①、②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①地:热带雨林带,纬度
B.①地:热带草原带,地形
C.②地,热带荒漠带,地形
D.②地:热带草原带,洋流
2.甲、乙两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生产率高
B.两地农业集约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C.甲地水热充沛,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水稻种植业
D.乙地草原广阔,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
图5为甲、乙、丙、丁四幅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地位于南半球,其余均位于我因,
读图回答13-14题。
高三地理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