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查(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厦门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查(地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2-24 19:3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福建省厦门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查 地 理 试 题
说明:请把I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把II卷的答案用黑色答案笔直接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48分)
本卷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顶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
图1示意某地区地形,读图完成1~2题。
1.根据图1信息,可以判断 ( )
A.a河的总体流向为自东向西流 B.a河的落差比b河大
C.P点到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300m D.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可能为450m
2.该地区政府计划在两河之间开挖一条运河,并提出c、d两种方案供居民选择。居民最终选择d方案而不选择c方案的原因是 ( )
A.c方案距离较长,工程最大 B.d方案距离较段,工程最小
C.c方案地形起伏较大,工程艰巨 D.d方案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河水自流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水的拦蓄和利用,如以色列几乎把一滴雨水都积存起来,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收集和积储雨水供生产和生活之用,伦敦和芝加哥则利用收集和积储的雨
水来冲厕所、洗钯桶和清洁车辆。根据材料完成3~4题。
3.拦蓄和利用雨水,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的 环节。 ( )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径流
4.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 ( )
A.明显减少水污染 B.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配
C.改善水资源利用结构 D.明显促进水循环
图2示意世界某区域,图3示意图2中P点及其周边的地质剖面图,P地河谷剖面的形
成主要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完成5~7题。
5.图2中河流流向和所在半球分别是 ( )
A.自南向北 南半球 B.自南向北 北半球
C.自北向南 南半球 D.自北向南 北半球
6.图3中岩石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为 ( )
A.岩浆岩I、沉积岩I、岩浆岩II、沉积岩II
B.沉积岩I、沉积岩II、岩浆岩I、岩浆岩II
C.岩浆岩II、沉积岩I、沉积岩II、岩浆岩I
D.沉积岩II、沉积岩I、岩浆岩II、岩浆岩I
7.若图2中河流主要依靠雨水补给,当正常年份河流水量最大时 ( )
A.亚欧大陆上受冷高压控制 B.我国北方秋高气爽
C.福建沿海处于台风活动频繁期 D.厦门盛行东南季风
图2示意我国某城市城区和郊区的近五年平均气候资料,读图完成8~9题。
8.该城市的重化工业区最可能位于 ( )
A.① B.② C.③ D.④
9.若该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该城市最有可能位于 ( )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东南地区
图5示意我国某省主要物产分布,图6示意该省1980年以来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变
化。读图完成10~13题。
10.图5中图例甲、乙所代表的粮食作物分别是 ( )
A.小麦、水稻 B.小麦、玉米 C.高梁、谷子 D.玉米、水稻
11.若对该省的粮食作物生长情况进行频繁监测,需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
12.关于该省的一些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东部临海 B.南部的自然带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工业基础较好 D.城市化的进程不是依靠工业化推动的
13.该省可持续发展的正确举措有 ( )
A.立足本省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石油工业和钢铁工业
B.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北部产业向南部转移
C.加快发展高效农业,提高第一产业比重
D.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监测和治理环境污染
某企业计划利用甲地的原料,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择一处进行生产,然后把产品销往乙
地。经论证,四地生产该产品的单位成本如表1所示,据此完成14~15题。
地点
原材料运费
产品运费
土地成本
研发成本
工资成本
其他成本

2元
2元
1元
0.1元
20元
5元

4元
2元
1元
0.1元
18元
6元

3元
1元
1元
0.1元
24元
4元

5元
3元
1元
0.1元
15元
4元
14.该企业可能是 ( )
A.甜菜制糖厂 B.集成线路制造厂
C.普通制鞋厂 D.化工厂
15.①、②、③、④四地中,离甲地最近和离乙地最近的分别为 ( )
A.①、③ B.④、④ C.②、④ D.③、①
图7示意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读图完成16~17题。
16.12月27日~28日,我国东南沿海 ( )
A.风速加大 B.气压明显下降
C.东北风转东南风 D.天气转睛
17.12月28日,①地最高气温-1.5°C,②地最高气温为15°C。导致①、②两地最高气温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 )
A.①地受冷空气南下影响,降温明显
B.②地的昼长比①地长,且太阳高度较大
C.①地的气压比②地高
D.②地位于沿海,受海洋影响大
图8示意我国某地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完成18~19题。
18.在世界其他地区,生产木糖醇的原料主要是林木,在我国则主要使用玉米芯。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我国用玉米芯作原料油取木糖醇的好处主要有 ( )
①保护森林资源 ②减轻酸雨危害
③推动工业化的进程 ④推动城市化进程
⑤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⑥降低生产成本
A.①⑤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④⑤⑥
19.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最适合推广的省份是 ( )
A.河南 B.广东 C.吉林 D.四川
表2示意北京市1990~2005年不同地域圈层人口增长情况及2005年人口数量。据此完
成20~21题。
中心区
近郊区
远郊区
1990~2005年人口增长率(%)
-12.8
86.1
29.7
2005年常住人口数量(万人)
205.2
748
584.8
表2
20.表2反映的信息有 ( )
A.近郊区增长的人口主要来自中心区的人口迁出
B.近郊区的人口密度大于中心区
C.北京城市化进程主要表现为逆城市化
D.北京城市化进程主要表现为郊区城市化
21.近郊区人口增长,可能是由于 ( )
①地价的杠杆作用使土地利用重新配置
②中心区危房改造与郊区新住宅区建设的加快
③城市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
④外地来京人员的大量涌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图9中圆O为昼半球,N为北极点,阴影部分位于西半球,非阴影部分位于东半球。读
图完成22~24题。
22.P、Q两点情况相同的是 ( )
A.白昼长短 B.太阳高度
C.所在时区 D.太阳所在方向
23.若P点昼长为14小时,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
A.2时20分 B.3时20分
C.14时20分 D.15时20分
24.当图中ON的距离最短时,该日 ( )
A.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
B.华北平原上正播种小麦
C.南极长城站正处于极昼
D.Q地太阳东北升西北落
第Ⅱ卷(综合题,52分)
本卷共四大题,52分,共中第25题12分,第26题11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4
分。
25.(12分)韩国是世界上第五大粮食进口国,该国某一物流公司已获M国政府授权,取得了M国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将粮食船运回国。图10示意M国及戎R、T两城市降水月份分配情况。阅坊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比较4~10月R、T两城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
(2)说出首都A城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
(3)分析韩国在M国租地发展农业的原因。(4分)
26.(11分)近30年来,图11中某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3分)
(2)简析图道改道的主要原因。(2分)
(3)从环境因素考虑,分别指出该市钢铁厂和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6分)
27.(15分)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图12示意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太阳能光伏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我国的光伏产业链中,已投产的有10多家多晶硅企业、60多家硅片企业、60多家电池企业、330多家组件企业,太阳能电池产量占到世界总产量的30%,但多晶硅提纯核心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七大制造商手中,产品主要销售到欧美和日本等国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光伏产业遭到重大打击。但有专家预测:今后3~5年内,中国太阳能伏产业前景相当广阔。
(1)说出图中等值线a和b分别所代表的数值大小。(4分)
(2)简析图中P地年太阳总辐射量比Q地大的主要原因。(4分)
(3)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3分)
(4)结合材料,说明我国的光伏产业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时应注意什么问题。(4分)
28.(14分)图13示意甲、乙两河流域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比较甲、乙两河下游水文系特征的差异。(5分)
(2)分析乙河下游地区积极引进外资发展橡胶加工业的原因。(5分)
(3)阐述N水库建设给其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D 2.C 3.D 4.B 5.B 6.C 7.A 8.C 9.B 10.A 11.C 12.D
13.D 14. C 15.A 16.D 17.B 18.A 19.C 20.D 21.D 22. B 23. C
24.D
第Ⅱ卷综合题,四大题共5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25.(12分)
(1)R城小于T城(2分); T城位于(来自海洋)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1分),而R
城位于背风地带。(1分)
(2)热带草原气候(2分); A城位于低纬度,全年高温(1分):根据河流流向,A城和R城都位于山脉的西侧,气候特征相似,降水季节差异明显。(1分)
(3)①韩国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②韩国有资金和技术优势:③M国水热条件好;
④土地租金低;⑤两国均临海,可以利用廉价的海运来运输粮食。(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
26.(11分)
(1)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②城市人口不断增加;③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每点1分,
共3分)
(2)为了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2分)
(3)钢铁工业布局合理(1分),因为钢铁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布局在居住区外围且
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居住区的影响较小。(2分)
化工厂布局不合理(1分),因为化工厂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布局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其大气污染对居住区影响较大,且其布局在城市河段的上游方向,对城市水质影响较大。(2分)
27.(15分)
(1)2600(2分);40(2分)
(2)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②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
用小。 (每点2分,共4分)
(3)①我国能源需求量大;②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③我国太阳能资源
丰富。(每点1分,共3分)
(4)①要注意将研发一起引进;②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③开拓国内市场,挖掘
市场潜力(每点2分,任答2点即可)
28.(14分)
(1)①甲河下游支流少,水系不发达,乙河下游支流多,水系发达;②甲河自南向北
流,乙河自北向南流;③甲河下游比乙河下游长;④甲河下游流域面积小于乙河;⑤甲河下
游流量小于乙河下游。(每点1分,共5分)
(2)①技术、资金缺乏;②气候条件适合于天然橡胶的生长,原料(橡胶)丰富;③
廉价劳动力丰富;④海运便利,便于出口;⑤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每点1分,共5分)
(3)①沿岸平原失去了定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料,土地肥力下降;②河口地区因缺
乏饵料导致水产资源衰退:③甲河三角洲泥沙淤积减弱,海岸遭侵蚀后退;④三角洲盐碱化加重。(每点1分,共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