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 汽化与液化
本节内容选自浙教版七年级第四章第六节的内容。在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熔化”和“凝固”两种物态变化,知道物质在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节课接着继续学习“汽化”和“液化”两种物态变化,进一步加深对一些生活现象的了解,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符合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因此这一节课无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对两种方式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2.明确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3.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和实质,掌握沸点概念,掌握液化放热现象,明确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4.能列举液化现象及液化在实际中应用的事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会紧密联系生活经验,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自主探究蒸发致冷实验,加深对蒸发致冷的深刻印象。自主探究水沸腾的实验,深入了解沸腾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精神。
【教学重点】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难点】
沸腾实验观察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想问一下,你们会不会洗衣服?
生:会。
师:很好,那你们有没有洗过衣服?洗完衣服后我们得晾衣服,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衣服怎么样了?
生:衣服变干了。
师:衣服中谁跑掉了?
生:水分。
师:跑到哪儿去了?
生:空气中。
师:好,你告诉我水以什么状态跑掉了?
生:气态。
师:非常好,那么之前水又以什么状态躲在衣服里?
生:液态。
师:不错。像这种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汽化;反之,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二、讲授新知
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而衣服晾干其实就是一个蒸发现象。
师:我们知道夏天晾着的衣服会干,冬天衣服会不会干?
生:会。
师:是的,那说明蒸发是否一定要在高温下才能进行?
生:不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师:从程度上看,衣服干了是一个缓和的还是剧烈的现象?
生:缓和的。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蒸发的部位是液体表面,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剧烈程度是缓和的,这就是蒸发的特点。因此。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一种缓和的汽化现象。
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衣服都会干,但是冬天要干得慢,这说明蒸发有没有快慢?
生:蒸发有快有慢。
师:非常好,蒸发是有快有慢的。那怎么晾衣服如何使衣服干的快一些?
生:放在阳光下,放在有风的地方,用衣架晾……
师:说明和什么因素有关?
生: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
师:对,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空气流动越快,水蒸发得越快。现在,我们把水推广为所有液体,那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有哪些?
生: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师:不错。那不同液体蒸发快慢是否一样?
生:不一样。
师:好,我们就用桌子上的水和酒精来进行验证一下。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思考实验中要控制哪些变量?哪个是变量?1分钟讨论,开始。
生:(讨论,发言)
师:(总结)好,我们在手背上各滴一滴水和酒精,观察哪个蒸发得快,同时手背有什么感觉,2分钟实验,开始。
生:(实验)
师:时间到,请你说说你观察到的现象。
生:酒精蒸发得快,酒精蒸发时手背感觉凉凉的。
师:很好,那我们根据酒精蒸发的快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不同种类的液体蒸发快慢不同。
师:不错,所以影响蒸发快慢的又一个因素是液体种类。那酒精蒸发时感觉凉凉的说明蒸发是吸热还是放热?
生:吸热。
师:非常好,液体蒸发吸热,能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因此,蒸发具有致冷降温的作用。昨晚老师睡觉之前洗了个头,但是洗完头不能直接睡,所以我用吹风机把头发吹干了。吹风机是怎样把湿头发吹干的?
生:吹风机吹出热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使水蒸发得快,头发就干得快。
师:很好。夏天的时候很热,我们在电风扇吹一下就觉得凉快多了,小明认为是电风扇吹来凉风使人凉快,而小芳则认为是电风扇吹来的风加速皮肤上水分蒸发而使人凉快。你们支持谁?
生:小芳。
师:好,那能不能设计实验来证明你们的判断是正确的?2分钟时间讨论,开始。
生:(讨论,发言)
师:课件展示实验探究,描述现象。
师:液体蒸发的快慢跟液体的表面积、温度,以及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等因素有关。液体表面积越大,温度越高,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就越快。所以大家的判断是正确的。其实,汗液的蒸发对体温起调控作用。初秋游完泳上岸后感到比在水里还冷,为什么?
生:人身上有水,水蒸发要吸热,使人感到冷。
师:如果这时候有一阵风吹来,会有什么感觉?
生:更冷。
师:这是什么原因?
生:有风说明空气流动快,加快水的蒸发,使人更冷。
师:很好,所以游完泳上岸之后一定要及时把身上的水擦干,否则很容易感冒。利用我们刚刚学到的知识,如何给发高烧的病人降低体温呢?
生:用酒精擦病人的额头和四肢,酒精蒸发吸热,使病人体温下降。
师:非常好,如果在家无酒精的时候,可以用温水毛巾来擦拭。刚才这些都是加快蒸发的例子,但是有时候我们希望蒸发慢一点。现代节水农业采用了喷灌和滴灌技术,可以减少运输中或土壤中水分的蒸发,起保水作用。注:可播放视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沸腾
【实验】水的沸腾实验
观察并得出结论
现象:沸腾前,水温升高,沸腾时,水温不变,同时有大量蒸气泡从杯底及四周水中产生并迅速增大,汹涌冒出水面,气泡破裂开来放出蒸气。
归纳:
(1)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低于这个温度,液体吸热升温,不沸腾;在这个温度,沸腾,但不升温。
(2)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3)液体沸腾时,虽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注:可播放视频“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3.沸点的概念及几种液体的沸点:
(1)注意:都是在标准大气压(ATM)下的
(2)水的沸点,1ATM下,100℃,其他物质见P130的表 。。
4.低沸点物质的用途:冷冻治疗。原理:利用其汽化吸收大量热量,使局部组织冷冻,从而破坏或切除病变的活组织。
蒸发
沸腾
相同点
都是汽化现象,并且都要吸热
不同点
1.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2.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3.比较缓慢?
1.同时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
2.只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
3.剧烈汽化
影响
因素
1.液体温度高低
2.液体表面积大小
3.液体表面积空气流动速度
液体表面气压大小会影响沸点的高低
三、归纳总结:
1.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一种缓和的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液体种类。
3.蒸发吸热,有致冷降温作用。
4. 沸腾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低于这个温度,液体吸热升温,不沸腾;在这个温度,沸腾,但不升温。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