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物种的多样性 教案(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6 物种的多样性 教案(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27 11:10:44

文档简介

第6节 物种的多样性(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3.初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含义之一——“种”的多样性;
4.体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教学难点】
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知道地球上有多少种生物吗?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教师】地球上现存的生物有500万种,有文献记载的生物有175万种。其中,无脊椎动物120万种,脊椎动物4.7万种。
二、讲授新课
(一)单细胞生物
【教师】根据营养方式不同,生物可分为植物和动物;根据构成生物的细胞数目不同,生物可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教师】展示单细胞草履虫、太阳虫、变形虫、大肠杆菌的图片,提问:什么是单细胞生物?
【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自己的理解,回答。
【教师】由单个细胞构成,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的独立生物体。单细胞生物既是一个细胞也是一个完整的生物体。
【教师】衣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指导学生观察教材插图,说出衣藻的结构。
【学生】观察图片,回答。
【教师】小结衣藻的结构:衣藻呈球形或卵形,前端有两条等长的鞭毛,外面由细胞壁包围着,里面有一个大型杯状的叶绿体,有一个细胞核,鞭毛基部有两个伸缩泡,在细胞近前端有一个红色眼点。
【学生】听讲,认识眼虫的结构。
【教师】衣藻的细胞结构和一般植物细胞相比,在结构方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比较异同。
【教师】结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结构不同点:衣藻有眼点、鞭毛、伸缩泡。
【教师】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身体呈圆筒形。指导学生进行教材活动:观察草履虫。
【学生】按教材步骤,观察草履虫。
【教师】播放视频:【教学实验】观察草履虫。引导学生观看视频,结合自己的观察结果,描述草履虫的基本特征。
【学生】描述草履虫的特征。
【教师】小结草履虫的主要特征:草履虫身体呈圆筒形,前端较圆,中后部较宽,后端较尖,显微镜下看很像一只倒着放的草鞋。草履虫的体内有一对成型的细胞核,即大核和小核,身体表面包着一层表膜,膜上密密地长着近万根纤毛。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草履虫用口摄取食物,用食物泡消化食物,用胞肛排出食物残渣,用伸缩泡排出废物,用纤毛进行运动。
【教师】草履虫和衣藻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比较,回答。
【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并进行小结。相同点:生活在水中,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不同点:衣藻是植物,所以有叶绿体和细胞壁,草履虫没有;草履虫是动物,所以有口沟、食物泡等摄食结构,衣藻没有。
【教师】单细胞生物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学生】总结单细胞生物的特点。
【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并进行小结:1.个体微小;2.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
3.一般生活在水中。
【教师】单细胞生物怎样繁殖后代?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分裂,生物的个体数目增加。
(二)多细胞生物
【教师】我们肉眼能见的动物和植物个体,一般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这些生物属于多细胞生物。之前学习的常见动物和常见植物中,大多数属于多细胞生物。
1.无根、茎、叶分化的植物——多细胞藻类;
2.最早出现的陆生植物——苔藓植物;
3.最高等的陆生植物——被子植物;
4.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海绵动物;
5.种类最多的动物——昆虫;
6.最高等的动物——哺乳动物。
【学生】听讲,认识多细胞生物。
三、课堂反馈
1.下列全部是单细胞植物的一组是( B )
A.衣藻、草履虫 B.小球藻、衣藻
C.小球藻、变形虫 D.变形虫、草履虫
2.单细胞植物与单细胞动物最主要的区别是( C )
A.是否有细胞核 B.是否具有伸缩泡
C.是否能制造有机物 D.是否生活在水中
3.衣藻和草履虫都是单细胞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都是动物
B.都是植物
C.衣藻是植物,草履虫是动物
D.衣藻是动物,草履虫是植物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本节知识,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或通过课件展示。
第6节 物种的多样性(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3.初步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含义之一——“种”的多样性;
4.体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描述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2.举例说出单细胞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产生反应。
【教学难点】
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视频:【生物世界】保护生物多样性。在视频里我们看到,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同学们,你们知道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哪些吗?我们该采取哪些举措保护生物多样性呢?
【学生】观看视频,感受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威胁。
二、讲授新课
【教师】课件展示各种动物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学生】体会物种的多样性。
【教师】不同区域的生物物种多样性相同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不同区域的生物物种多样性是不同的。生物多样性复杂程度较高的都位于温暖地带,如热带雨林、珊瑚礁、大型的热带湖泊。
【教师】我国具有丰富的物种资源,有许多稀有的动物和植物种类,同学知道哪些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呢?
【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教师】展示多种灭绝生物的图片,让学生形成体验和认知:
1875年,南极狼灭绝;1908年,亚洲狮灭绝;1883年,斑驴灭绝;1916年,新疆虎灭绝;1922年,中国犀牛灭绝;1936年,袋狼灭绝;1982年,白臀叶猴灭绝;2000年,镰翅鸡灭绝……
【学生】意识到很多生物已经从这个世界上永远消失。
【教师】展示北京南海子百米墓碑,强调这里的每个墓碑,不是指单个动物的死亡,而是一个物种的灭绝!科学家推测,目前每1小时就有3个物种被贴上死亡标签!50年后100多万种陆地生物将从地球消失。是什么导致生物灭绝的速度如此之快?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物种的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但目前人类的活动大大加速了物种灭绝的速度。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近百年来在人类干预下的物种灭绝比自然速度快了1000倍。全世界每天都有物种的灭绝。(建议使用知识卡片:【科学博览】物种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学生】听讲,意识到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关键在于人类。
【教师】人类也是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员,如何才能与其他生物“和平相处”,并更好地利用和保护它们呢?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教师】总结保护物种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这是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2.迁地保护,如建立野生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等;
3.用人工养殖、栽培和人工繁殖的方法抢救濒危物种,如人工养育扬子鳄,人工繁育大熊猫;
4.颁布法律和文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
三、课堂反馈
1.下列既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又有“活化石”之称的哺乳动物是( B )
A.金丝猴 B.大熊猫 C.麋鹿 D.长臂猿
2.导致我国一些动物数量减少、分布面积缩小、濒临灭绝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 )
A.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 B.不法分子乱捕滥杀和乱采滥伐 C.环境污染 D.生物入侵
3.我国有许多闻名世界的特有珍稀动物,下列哪一种不是我国特有的动物( A ) A.袋鼠???? B.扭角羚?? ?C.扬子鳄?? ?D.大熊猫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A )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C.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D.通过科学研究广泛繁育稀有生物
四、课堂小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小结本节知识,学生边讲教师边板书,或通过课件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