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安区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

文档属性

名称 崇安区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语文期中考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2-03 11:40:00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崇安区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30分) 2009.11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的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组是(2分)
A.诠释(quān) 裨益(bì) B.锃亮(zèng) 暇疵(cī)
C.徜徉(cháng yáng) 镌刻(juān) D.归省(xǐng) 茅塞顿开(sè)
2、请根据你对名著的阅读积累,将下面尚未完成的“读书推荐卡”制作完整。(3分)
3、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 ,铜雀春深锁二乔。
②谁道人生无再少? ,休将白发唱黄鸡。
③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④ ,风正一帆悬。
⑤但愿人长久, 。
⑥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⑦母亲, ,请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那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
⑧王湾《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暗含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
4、解释下列文段中加点的词。(5分)
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②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契 惑 盖 为 鞭
5、在下面划线处仿写语句,要求与上下句结构一致,语意连贯。(2分)
有理想,才会有追求。鲜花有理想,才会用美丽装扮大地; ,
;蜜蜂有理想,才会用辛劳酿造甜蜜。
二、阅读与赏析(共40分)
(一)(3分)
菊 花
元 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6、第一句“绕”字写出菊花_______________的景象,第二句“绕”字写出诗人赏菊时___________的情态。(2分)
7、说说诗人“偏爱菊”的原因。(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1分)
吕蒙正不计人过
吕蒙正相公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①,入朝堂,有朝士②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③怒,令诘④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⑤,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生不能复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时人皆服其量。
注释:
①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
②朝士:中央官员。
③同列: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
④诘:责问。
⑤穷问:彻底追究。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不喜记人过 过:
②是小子亦参政耶 是:
③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佯:
④蒙正遽止之 遽:
9、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组的一项是(2分)
A、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 B、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C、至之市,而忘操之 D、不问之何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①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2分)
译:
②时人皆服其量。(1分)
译:
11、本文赞扬了吕蒙正怎样的品格?(2分)
答:
(三)(6分)
本命年的回想
腊月初一晚上,家家炒花生、炒瓜子、炒玉米花儿;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玉米粒儿在拌着热沙子的铁锅里毕剥毕剥响;我奶奶手拿着锅铲,口中念念有词:“腊月初一蹦一蹦,孩子大人不得病。”花生、瓜子、玉米花儿炒熟了,装在簸箕里,到院里晾脆,然后端进屋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大吃大嚼。吃得我食火上升,口舌生疮,只得喝烧糊了的锅巴泡出的化食汤。化食汤清净了胃口,烂嘴角的食火消退,又该吃腊八粥了。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喝过腊八粥,年味儿更浓重。卖糖葫芦的小贩穿梭来往,竹筒里抽签子,中了彩赢得的糖葫芦吃着最甜。卖挂落枣儿的滁州小贩,把剔核晒干的老虎眼枣儿串成一圈,套在脖子上转着吃。卖糖瓜和关东糖的小贩,吆喝叫卖,此起彼伏,自卖自夸。
12.想像一下,“土炕烫得能烙饼”这一细节表现出当时怎样的情景?(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你认为文中划线的句子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2分)
吃得我食火上升,口舌生疮,只得喝烧糊了的锅巴泡出的化食汤。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上面这段文字回忆了作者童年时过年的情景,写的纯真,热烈,说说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6分)
中秋赏月
每逢中秋来临,赏月玩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为何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呢?
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祭月的日子最终就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从科学观察来看,此时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浏览唐诗,中秋赏月诗确有多篇,如徐凝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 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这里指富贵人家专门搭台),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连坐至晓。”
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上供,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15、为什么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2分)
答:
16、古人怎样过中秋节?根据文中有关介绍,用自己的语言,作一简单描绘。(2分)
答:
17、人们为什么会把天上的圆月与亲人的团聚联系在一起?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
(五)(14分)
别踩疼了雪
朱成玉
(1)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场雪的降临。
(2)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
(3)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因为我无法为她描述雪的样子,而她是那么渴望看到它。
(4)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
(5)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
(6)女儿伸开手掌,发现,我们的手掌虽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却无法随我们的爱意时间停留。它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7)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把她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
(8)女儿的话触动了我。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
(9)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10)女儿没有见过她的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的信。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围绕在孩子的身边,春天她就是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
(11)每当女儿问我她的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绿阴,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都没有离开我们。女儿记住了我的话。在春天,总是太阳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呢;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在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母亲。
(12)可在冬天的时候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
(13)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
(14)雪花在天空舞蹈!
(15)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
(16)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17)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18)那一刻,我看到的世界全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的心灵。
(选自《今日教育 读写舫》2008.2)
18.阅读全文,说出女儿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2分)
答:
19.第⑦段加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2分)
答:
20.揣摩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4分)
①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答:
②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答:
21.联系全文,说说“雪”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2分)
答:
22、文中(10)段交代妈妈曾写给女儿一封信。在“5 12”汶川大地震中,也有一位母亲给孩子留下了短信。这位母亲双膝跪地、双手撑地,用脊梁为她三四个月大的孩子挡住了垮塌的房屋。在离世前她用手机给孩子留下短信:“亲爱的宝贝,如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读了这两位母亲的信,你有什么感受 请联系实际作答。(50字左右)(4分)
答:
三、表达与交流(共68分)
23、祖国是我们最亲爱的母亲,在她慈爱温暖的怀抱中,我们一天天地长大,母亲见证了我们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足迹,我们目睹了母亲日新月异的变化。今年,是我们祖国母亲60华诞,班里举行“感谢祖国母亲”的主题班会。
①你作为主持人,需要拟两句话,写在黑板上,以突出主题。要求两句话的字数相同,结构一致。(2分)
, 。
②你作为祖国母亲的孩子,请你举起右手,向祖国妈妈宣誓,表达你对祖国妈妈的真挚感情。(2分)

24、金秋九月,你成为了一名中学生,来到了新的学校,结识了新的老师新的同学,请你从“我名字的由来、我的星座、我的爱好、我的特长”中任选两项向老师同学作一段精彩的自我介绍。字数80字左右(4分)
25、请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请以“ ,我的最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妈妈、读书、故乡的小河……
2.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3.字数不少于600字。
读书推荐卡
书 名 《汤姆·索亚历险记》 作 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彩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崇安区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答卷
2009.11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2分)
1、(2分)( )
2、(3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彩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0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分)契 ( ) 惑 ( ) 盖( ) 为( )
鞭 ( )
5、(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欣赏(共40分)
6、(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分)①( ) ②( ) ③( ) ④ ( )
9、(2分)( )
10.(2分)①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②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分)①(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表达与交流(68分)
23、(1)(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4分)
25、作文(60分)
学校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考试号_________
----------------------------------------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崇安区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2分)A
2、(2分)答案略
3(10分)每空格1分。
①东风不与周郎便 ②门前流水尚能西 ③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④潮平两岸阔 ⑤千里共婵娟 ⑥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⑦倘若您在梦中看到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⑧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5分)雕刻 迷惑,糊涂 原来 被 用鞭子打
5、(2分)示例:蜡烛有理想,才会用燃烧换取光明。(每条横线1分)
二、阅读与赏析(共40分)
6.(2分,每空1分)满院盛开 入迷、留连忘返
7. (1分)菊花有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品格。(用“此花开尽更无花”回答亦可)
8、(4分)①过错 ②这 ③假装 ④立刻,急忙
9、(2分)C
10、(3分)
①(2分)与吕蒙正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非常愤怒,下令责问那个人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制止他。
②(1分)当时的人都佩服吕蒙正的度量。
11、(2分)赞扬了吕蒙正宽宏大度,不计个人得失的品格。
12.(2分)柴禾燃得多,年货炒得多,过年时一派繁忙热闹的景象。
13.(2分)写得好。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过年时“大吃大嚼”的热闹情景,富有情趣。
14.(2分)表现出作者对故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15、(2分)能分别从时令上、祭祀上、气候上三方面说清原因即可。
16、(2分)围绕怎么玩、吃什么展开描述即可。
17、(2分)不设统一答案。参考答案:因相隔两地的亲人能同时看到一轮明月。或:一轮明月同时照着相隔两地的亲人因而引起思念之情。仅从“圆”字上联想,言之成理的亦可。
18.(2分)在女儿心中,雪花是妈妈变成的,通过看雪找到与妈妈的联系, 以此怀念妈妈。(意合即可)
19.(2分)①引出下文(或“承上启下”),由“看雪”的描绘转入对妈妈的回忆(如答成“爱雪原因的记述”也可)(1分)②生动地表现了女儿对母亲的爱与怀念。(1分)
20.(4分)①形象生动表现出父亲对女儿梦想的呵护,对女儿的爱(2分);②用拟人的手法赋予雪以生命,表达出女儿对母亲的爱,展示出女儿纯洁的心灵(2分)。(意合即可)
21.(2分)①象征母亲美好的形象②象征孩子纯洁的心灵。(每点1分)
22.(4分)评分意见:联系两位母亲的信来谈,话题不偏离母爱(2分);有具体感受(1分);联系实际(1分)。(意合即可)
三、表达与交流(共68分)
23、(共4分每小题2分)答案略
24、(4分,每一个方面2分)
25、建议切入分为47分。
①每少50字扣1分。 ②错别字每2个扣1分,扣满5分为止。重复不累计。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