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同步练习(课件 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6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 同步练习(课件 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27 16:1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6节 细菌和真菌的繁殖第1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答案显示(1)霉菌 (2)多细胞 (3)孢子囊(4)菌丝 
(5)根霉;青霉;曲霉孢子看不到;菌落;高倍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球菌;杆菌;螺旋菌真核;单细胞真菌;多细胞真菌;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出芽生殖(1)C;细胞壁;D;细胞膜;F;细胞质(2)成形 
(3)帮助细菌自由移动;保护细菌(4)分裂生殖;无性(1)真菌 (2)真菌 (3)细菌 (4)细菌 (5)真菌答案显示(1)将装置内的细菌、真菌杀死  (2)B
(3)空气中的细菌、真菌进入肉汤并生长繁殖
(4)温度 (5)低温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1)有成形的细胞核 (2)保持酵母菌的活性
(3)温暖的环境有利于酵母菌的大量繁殖BDDDBCDAA1.细菌个体十分微小,用放大镜________(填“看不到”或“看得到”)单个的细菌,但可看到细菌大量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团,即________。借助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可看到细菌结构形态,下图为几种细菌形态图。看不到菌落高倍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从形态上看,细菌可以分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三类。球菌杆菌螺旋菌2.如图为细菌结构图,据图回答。
(1)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
[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2)细菌细胞的结构特点是没有
________的细胞核。C 细胞壁D 细胞膜F 细胞质成形(3)其中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菌之所以能分布广泛,是因为它的生殖方式为______________,繁殖速度极快。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填“有性”或“无性”)生殖。帮助细菌自由移动保护细菌分裂生殖无性3.真菌有细胞核,属于________生物,一般按细胞组成,可将真菌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酵母菌的生殖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_。真核单细胞真菌多细胞真菌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出芽生殖4.如图所示为一类真菌的形态和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真菌中的________。
(2)它属于________(填“单细胞”或
“多细胞”)生物。
(3)图中①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
(4)图中②③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
(5)常见的霉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霉菌多细胞孢子囊菌丝根霉青霉曲霉5.可食用真菌,如香菇、蘑菇、金针菇、木耳等,主要是通过产生________的方式进行繁殖。孢子6.用细菌或真菌填空:
(1)水果变质后,水果上长的“毛毛”是________;
(2)用酒曲酿酒,酒曲里的菌种属于________;
(3)能产生乳酸的微小生物是____________;
(4)导致人患结核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
(5)能食用的金针菇、草菇、灵芝等属于__________。真菌真菌细菌细菌真菌7.科学家研究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是引起胃肠道疾病的病原体,与植物细胞相比,幽门螺旋杆菌的细胞结构特点是(  )
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没有细胞壁
C.没有细胞膜 D.没有细胞质A8.外科大夫在给病人做手术之前,要进行严格消毒,手术时还要戴上口罩和手套是为了(  )
A.防止病人身上的细菌感染大夫
B.防止因手消毒不干净而留有的细菌进入病人体内
C.防止大夫呼吸时将空气中的细菌带入病人体内
D.以上选项都是D9.做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加盖后坛口必须加水密封。用水密封坛口的主要目的是(  )
A.隔绝空气,抑制乳酸菌的发酵
B.造成缺氧环境,抑制酵母菌的发酵
C.利于醋酸菌在缺氧环境下进行呼吸作用
D.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D10.在一个装片盒里,有一张细菌和一张酵母菌永久装片的标签脱落了。可区别它们的依据是(  )
A.有无细胞质 B.有无细胞壁
C.有无遗传物质 D.有无成形的细胞核D11.微生物几乎无处不在,为避免食物变质,必须设法防止或减慢微生物的生长。下列方法中,能最有效地避免食物变质的是(  )
①去掉食物中的水分保存 ②低温环境保存
③用塑料袋装起来保存 ④食物经过加热,然后密封保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点拨】为了防止或减慢微生物的生长可采用干藏法、真空保存法、冷藏法、腌制法等。用塑料袋装起来不能起到防止或减慢微生物生长的作用。【答案】B12.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
测量,绘制了不同温度下某种
对人体有害细菌的成活情况图
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细菌最适合于50 ℃的环境中生活
B.细菌的生活环境因素仅跟温度有关
C.随着气温的转暖,该细菌对人体的危险增大
D.为杀死这种细菌,可以将它们放在120 ℃环境中【点拨】细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温度、有机物。图中-20 ℃和120 ℃对细菌的成活数为零,50 ℃时细菌成活数最多,因此最适宜该细菌生活的温度为50 ℃。在-20 ℃到50 ℃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菌成活数升高,对人体的危险增大。【答案】B13.蘑菇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五大保健品”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蘑菇是单细胞真菌,分裂繁殖后代
B.蘑菇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蘑菇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
D.所有蘑菇都能食用C14.在闷热的夏季,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菌,而脏衣脏鞋容易发霉,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闷热的夏季湿度大,为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必要的水分
B.闷热的夏季温度高,为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温度
C.与洗净的衣服相比,脏衣服上的霉菌数量多
D.衣服上有机物多少与是否容易发霉无关【点拨】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闷热的夏季,温度较高,空气湿度较大,适宜霉菌生长繁殖。洗净晾干的衣服上有机物(污物)较少,霉菌数量也少,不会长霉菌;而脏衣脏鞋上的有机物较多,霉菌数量也较多,因此容易发霉。【答案】D15.【中考·金华】图1为某微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图2为该微生物的一种生殖方式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A.图1所示的细胞
属于真核细胞
B.图2所示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C.与图1细胞相比,植物细胞没有液泡和细胞壁
D.为了减慢该微生物的生长,可以将其保存在较湿润的环境中【点拨】图1是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含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图2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图1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和叶绿体等结构。微生物的繁殖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等,如果将该微生物放到较湿润的环境中,会加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答案】A16.生活中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用酵母发过的面团制作的食品特别松软香甜。学习了发酵技术以后,你不妨尝试动手做一下发糕,做起来其实并不难。
Ⅰ.材料用具:面粉、市售鲜酵母、糖少许、温开水、面盆、大碗、蒸锅。
Ⅱ.制作方法:
①洗净双手和所需要的器具。
②在碗内用少量温开水将酵母化开。③在面盆内将面粉和适量糖拌匀,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边揉边加水,直至揉成干湿适当的面团。
④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4~5小时。
⑤将发好的面团放在蒸锅内隔水蒸30分钟。
⑥将蒸熟的发糕取出,待冷却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
请分析回答:
(1)鲜酵母中含有酵母菌,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成形的细胞核(2)用温开水将酵母化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酵母菌的活性温暖的环境有利于酵母菌的大量繁殖17.为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伍同学将甲、乙、丙三套装置连接好(如图),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肉汤沸腾15分钟,然后将甲、乙装置放在室温为25 ℃的环境中,丙装置放入冰箱中。三天后,甲装置中的肉汤变质了,乙、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请据此分析:(1)将装置中的肉汤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A.室温保持在25 ℃
B.弯管阻挡了细菌、真菌进入肉汤中
C.选用的肉比甲的好
D.没有空气进入乙装置内将装置内的细菌、真菌杀死B(3)这个实验说明了肉汤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丙组对照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5)丙装置中的肉汤未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低温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空气中的细菌、真菌进入肉汤并生长繁殖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