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一共有多少天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一共有多少天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29 11:4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数学上册第80—81页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教材内容的呈现是在学生学“2—6的乘法口诀”以后,教材中最后三句口诀才是新知,其余六句为旧知。由于他们已经具有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所以教材的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意在让学生主动探索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提高学生学习独立能力。通过学习7的乘法口诀,为接下去学习8、9的乘法口诀和计算关于7的乘除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供了有力帮助。
  熟练口算表内乘法,是每个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因此,本课的重点应该是利用点子图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难点是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学生仍然以感性思维为主,因此,本课仍然从看直观图列乘法算式再编写乘法口诀。由于学生已经具有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他们完全有能力主动探索归纳出7的乘法口诀,教材中最后三句口诀才是新知,其余六句为旧知。因此,本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难点是怎样去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独立探索、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2.会用7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教学重点:经历编制口诀的过程,感悟口诀编制方法,掌握7的乘法口诀并熟记。
六、教学难点:熟记7的乘法口诀,应用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点子图、小黑板。
八、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拍手背诵2--6的乘法口诀。
2.对口令。(2--6的乘法口诀)
一、复习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按照哪几个步骤学习乘法口诀的?
(学生回答后)师:对,总的来说我们是按照三个步骤来学习的:(课件显示)
1、看图列式编口诀;
2、寻找规律记口诀;
3、解决问题用口诀。
这节课,我们仍然用这种方法来学习新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学法迁移,引导学生用旧的学习方法来学习新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1.出示情境图
下课了,小伙伴们正在聊天呢!你们看,他们都在聊些什么呢?(课件出示本班三个小朋友聊天的图片)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共有多少天)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知道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是什么?你知道“一个星期有几天吗?”(课件出示月历)待学生回答后,接着问:2个星期呢?3个星期呢?......请你观察这个表格,第一行表示什么,第二行表示什么?好,请你打开P80,填一填,完成下列表格。学生填完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每次多7)
(设计意图:以本班数学课表现很好的孩子为素材,从学生从身边的事为教学的切入口,让数学更接近生活,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观察日历实际感知一个星期有7天,通过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这一常识的认识。)
2.根据表格和点子图写出乘法算式。
(出示点子图)看我们刚才计算的结果,你能在这个图上说明吗?一边贴示点子图,一边引导学生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设计意图:数、形结合,加强对乘法意义的认识,为乘法口诀的编写奠基。)
3.编乘法口诀。
(1)我们编写乘法口诀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学生回答,课件显示:
①编口诀时要写汉字。
②小数写在大数的前面。
③怎么读就怎么写。(课件显示)
(设计意图:导学法.)
(2)看到这些乘法算式,你会编出乘法口诀吗?
学生小组编乘法口诀,每组发一张口诀卡和一支粉笔,编好后贴在黑板上。在书上编好口诀的孩子跟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口诀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从上往下观察,每句多一个7,如果说相邻的两句乘法口诀之间有着这样的关系,那么,“七七四十九”和“七九六十三”之间有什么关系你知道吗?(相差2个7)这些关系有什么作用?
4.淘气是这样画了一个线段图,你看懂了什么?如果让你们把淘气的想法填在空格里,你会吗?
(设计意图:最后三句口诀是本课的新知识所在,以此题分散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找到记忆这三句口诀的方法。)
5.读、记口诀。
(1)学生齐读口诀,自由背
(2)男、女读
背(集体背、个别背)
对口令(重点对后三句的“口令”)
(5)等号两边的算式都有什么相同点?都表示7乘几,都可以用7的乘法口诀去计算。
看算式说口诀,增加7×7+7= 7×5-7×2 =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找表中的规律、找记忆口诀的规律,让学生交流想法、师生对口令、师生游戏、生生游戏等多种活动,从多层面上记忆、应用7的乘法口诀,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活动空间,激发了学生主体学习的热情,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练习
(1)“练一练”第1题:看图列式计算。好,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学生汇报后提问:用的是哪一句乘法口诀?)
(2)关于7的生活趣事。(播放课件)
自然数中,7是一个最特殊、有趣的数字,在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和7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一个星期有七天、一部电影《七个小矮人》、彩虹有七种颜色、人有七窍、简谱有七个音符、瓢虫背上有七点、北斗有七星、地球陆地分七大洲……
如果说这些还不算神奇的话,那么我们可以随便找一张纸,将它连续对折,我们将会惊奇地发现无论纸有多大多薄,任何一张纸能够对折的次数最大限度为7次!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既然生活中的7这么神奇有趣,谁来提出用7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的问题?(个别学生提问题,全体听题解答;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提问题并解答。题型可以是应用题,也可以是口算题,还可以是文字题。)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了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提供应用和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之间出题互考,既深化了对乘法的认识和应用,又能提高用7的乘法口诀计算的能力。)
四、总结全课
1.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2.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梳理本课学习的知识,构建知识系统,加深印象;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仅符合现代教学论的思想,也是培养创新思维、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举措。)
板书设计:
一共有多少天
---7的乘法口诀
九、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让学生经历编制七的乘法口诀、记口诀和用口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意识,以及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在本课中,我重在学法的迁移,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在练习设计上一改往常教师考学生为学生考学生的做法,学生表现得兴致勃勃,因为要特别专心听才能做得好、做得快,整节课在玩中学,在赛中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今后在教学中可以继续坚持这种做法。遗憾的是时间掌握得不科学,在编写乘法口诀的过程中浪费了些时间,耽误了让学生记忆口诀的时间,应让学生编完后自行贴到相应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