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分类 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2.1 分类 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27 14:59: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类》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物品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看一看、分一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具准备:各学生在家带回的玩具、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感知分类
学生看图(课本第一张图)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通过参观学校的图书室和仪器室,结合书中图画使学生明确图书室图书很多,仪器室物品很多,指导学生说清楚图书室、仪器室和书中插图的物品都是把同样的放在一起。
明确分类:
参观图书室和仪器室过程中,柜台的第一层放什么,第二层放什么?第三层放什么?大家要看清楚,记住。
提问:你们看到什么?发现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图书室和仪器室管理员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这就叫做分类。
(二)巩固、体验分类
摆一摆
把自己在家带来的玩具集合在一起,叫几个学生把同一样的东西分类放在一起。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
完成“做一做”题目
⑴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
⑵小组活动,组内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不同方法。通过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分一分的作用。
⑶汇报交流。
教师在巡视中指导,同时注意学生中分类的不同方法。
完成练习六第一至三题
⑴第一题,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⑵第二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启发说出:4辆车是同一类
⑶第三题,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确其中一个与其它三个是不同类的。
补充练习。
每组把自己凑合的学具,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分,哪种分法好?哪组分得快又好?然后汇报说明。
(三)全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