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词四首《满江红》课件+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2 词四首《满江红》课件+视频素材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1-27 16:51:45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满江红
部编版 九下
欣赏视频
秋瑾,原名秋闺瑾,字璿(xuán)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中国民主革命烈士。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喜男装。
秋瑾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杰出女才子,其诗词兼有女子的“柔婉细腻”和男儿的“豪迈劲爽”,体现一种“中和之美”和独具魅力的“女性情怀”。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先听视频朗诵,再自由朗诵,读准字音和节奏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nóng)/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jīn)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mǎng)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满江红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词牌名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
空,徒然。
刚烈,不轻易屈服。
常为别人而热
路途的终点,比喻失意潦倒或没有前途的境地。
1、结合注释,理解词义,标记疑难。
2、答疑解惑。3、抽查。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明净。我在八国联军攻破的北京,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我身虽不能加入男子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此页隐藏,用于老师参考。
本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词、句品析。
请用下列句式说话。
我从“ ”感受到作者 的心情(思想感情),这句话 (分析写作手法)。
交代写作地点,时间和作者心绪。“小住京华”是说在京居住时间未久,“早又是”传神地表达作者对时光飞逝、年华虚度的抑郁苦闷忧愁。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篱笆下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把陶渊明和李清照表现不同思想的诗句杂用在一起,表达自己初离家庭时的矛盾心情。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八年来的生活况味也使我空空地思念浙江故乡。
用典(比喻)。用“四面楚歌”的典故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用汉军破楚的故事比喻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获得自由的喜悦激动。
四面歌残终破楚 八年风味徒思浙。
1903年,丈夫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寻求救国之道。而其夫无心国事,中秋节,秋瑾与之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客栈,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因而在此中秋佳节感慨这“八年风味”。脑中浮现的并不是夫妻恩爱的点点滴滴,而是对故乡的浓浓思念。后赴日本留学。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他们苦苦地要求我做一个贵妇人。但是,我是多么的不屑啊。“强派”“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身为女子的不甘, 此句道出了词人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决心。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这四句是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作者运用“列与烈”两字谐音但义不同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抒发决心比超男子,渴望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肝胆”是说对人一片赤诚(肝胆相照)。“因人而热”,词人为人排忧解难能竭尽全力,有一副热心肠,有古侠义之士的雄风。
“俗子”指凡夫俗子,他们岂能了解作者内心的忧国之情?作者以英雄自比,表达自己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知音难觅的思想。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冲破家庭的束缚本该开心才对,作者为什么还会“青衫湿”?
作者虽是女子,但“心却比,男儿烈”,所以能冲破家庭牢笼,然而离开家以后,在这莽莽红尘,茫茫人海中,何处才能寻找到知音呢?如果找不到知音,又将会受到怎样的折磨?想到这一点,作者不觉伤心落泪。表达词人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知音难觅,壮志谁诉的思想。
概括文章的内容

上片:

下片:
回顾过往生活。冲破牢笼、初离家庭的矛盾心情。
思虑未来前途。投身革命,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知音难觅、壮志难诉。
课堂总结
这首词的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通过层层表述,曲折地反映了革命者参加革命前的复杂矛盾的心情,真切而感人。
这首词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投身革命的雄心壮志。
作业布置
朗诵背诵此词。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