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全球减排协议。读右图,回答23~25题。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美国人均CO2排放量居世界第一,应承担主要责任和义务
B.发达国家节能减排技术水平高说明发达国家温室气体人均排放量少
C.发展中国家节能减排技术水平低,说明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人均排放量多,应承担主要责任和义务 世界CO2排放量最多的十个国家柱状图
D.图示十个国家中人均CO2排放量最少的是印度
24.下列现象中,与全球变暖无关的是 ( )
A.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向北移 B.北极熊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差
C.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D.喜马拉雅山雪线北坡比南坡高
25.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这就启示着我们今后要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下列属于低碳经济的是 ( )
①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②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 ③强化科技创新, 推进生物固碳 ④提高产品的质量 ⑤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清洁生产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读我国某高原某一流域局部示意图,回答题26~27题。
26.图中河流M的流向为 ( )
A .由西南流向东北 B.由北流向南 C.由东南流向西北 D.由东北流向西南
27.假若AB段为暗河,则该地区可能为( )
A. 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生物量一般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空间的个体数、重量或其含能量。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地上生物量、年均温和年降水量随经纬度的线性变化。读图回答28~30题。
28.该区域的自然植被主要为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 C.温带荒漠 D.亚寒带针叶林
29.该区域地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
A.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B.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30.关于该区域气候要素与生物量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地上生物量随着多年平均气温的升高而降低
B.地上生物量随着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增加而升高
C.若该区域变暖,光合作用增强,地上生物量增多
D.若该区域变暖,水分蒸发和蒸腾加剧,地上生物量下降
读某陆地局部图,图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对角线为经
线。据此回答31~32题
31.图中河流L的流向可能为 ( )
A.从东流向西 B.从西流向东
C.从西南流向东北 D.从西北流向东南
32.若x数值为500米,图中a所在地海拔为 ( )
A.低于400米 B.400—500米之间
C.大于600米 D.500—600米之间
3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30分)
(1)简述该区域的地形地势特征,并说出A、B两地地形类型。(10分)
(2)简述C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并分析其与西部的气候差异。(10分)
(3)为什么E海区7月经常出现浓雾?若此时轮船由D地驶向E地是 (顺流、逆流)为什么?(10分)
34. 2009年11月22日,中国石油土库曼斯坦阿姆河项目第一天然气处理厂生产出合格商品天然气,已具备向中亚天然气管道供气条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0分)
材料一:亚洲已建、在建和拟建中的主要石油、天然气管道分布图
材料二:我国石油需求量和进口量变化及预测图
材料三:关于2020年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两种方案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其他能源(%)
甲方案
52
28
10
10
乙方案
60
20
10
10
(1)亚洲油气管道有西伸(西亚-地中海沿岸)、东进(中亚-太平洋沿岸)态势,试分析这种格局对欧美和我国的有利影响。(10分)
(2)2020年我国石油的自给率为________;为了缓解我国能源消费紧张状况,除了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工程以外,你认为在生产和消费两方面还有那些有效措施?(10分)
(3)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角度考虑,你认为关于我国2020年能源消费结构的两种方案,哪一种更合理?并说出你选择的理由。(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