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搭配中的学问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好玩 搭配中的学问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1-29 12:3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搭配中的学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第76页“搭配中的学问”。
设计背景
本节课的内容是排列组合问题,排列与组合不仅是学习“统计与概率”知识的重要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教学中,通过观察、操作以及实验,学生能够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方法。但以往我们常常过分注重最终的结果,而忽视了让学生经历对搭配方法的探索过程。因此,教学本节课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提供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操作,逐步学会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虽然本节课的内容是排列组合问题,但并不是学习排列组合的知识,在活动中,不要急于规定用统一的符号表示搭配的结果,而要在探索、展示和交流的过程中,关注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学会用学具、图形、字母等表示搭配的结果,通过交流,逐步建立符号意识。
学习目标
1.结合“搭配服装”等情境,探索并掌握简单的搭配方法,能用合适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搭配方法。
2.在尝试、展示、交流的过程中,学会按一定顺序思考问题。
3.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符号意识。
教具准备
上装、下装图片,电子白板。
过程预设
活动一:创设情境,自然引出所要研究的搭配问题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小丽。
小丽要去春游,却不知道该穿哪件衣服好,大家可以帮帮她吗?
试一试。
活动二:自主探索,初步发现搭配规律和表示方法
1.摆一摆,说一说。
(1)学生利用学具图片动手摆一摆,并与同桌说一说。
(2)集体反馈交流,展示自己的搭配过程和结果。
【学习成果预设:①没有顺序任意搭配。②先确定上装,然后给每件上衣帽子搭配下装。③先确定下装,然后每件下装裤子搭配上衣。】
(3)比较出现的不同方法,初步感受按一定顺序搭配的好处。
先让没有顺序、任意搭配的学生展示,发现有遗漏和重复的现象。再展示其他两种方法。
师提问:还有没有其他的搭配方案呢?为什么这么肯定?搭配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才能做到不遗漏也不重复?
【学习成果预设:不管是先确定上装或确定下装,只要按一定的顺序搭配,就能够不遗漏、不重复地把所有的搭配方法都找出来。】
(4)选择一种搭配方法再来摆一摆,并和同伴说一说,进一步体验按顺序搭配的好处。
2.画一画,说一说。
师提问:刚才我们用图片摆一摆,找出了不同的搭配方法,如果没有这些图片,怎样把你想的过程记录下来和大家交流呢?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把这几种搭配方法表示出来?
(1)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表示搭配的过程。
(2)展示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
【学习成果预设:
①用汉字代替 ②用图形代替 ③用字母代替】
(3)重点讨论用字母表示的方法,理解A1,A2,B1,B2,B3各自表示的具体含义,并体会这种表示方法有什么好处。
(4)选自己喜欢的字母表示,再次体验用字母表示的方法。
活动三:多次体验,逐步加深对规律和方法的理解
1.搭配午餐。
师:我们为小丽搭配了服装,她非常感谢我们,想请我们吃午餐。(出示午餐信息,主食:米饭、馒头;炒菜:鸡蛋西红柿、土豆片、青椒炒肉、烧茄子)一种主食搭配一种炒菜,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配餐方法?你能把这些方法都表示出来吗?
(1)学生独立尝试表示出所有的搭配方法。
(2)组织集体交流,展示思考过程和表示方法。
【学习成果预设:学生分别展示各自不同的表示方法,进一步掌握借助符号表示搭配结果的方法。】
2.去动物园的路线。
师:吃完午餐小丽要带我们去动物园,这里面也有数学问题。
(1)出示路线图,明确学校到少年富有2条路,少年宫到动物园有3条路。教师提问:学校到动物园一共有多少条路线可以走?
(2)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所有路线。
(3)反馈交流各自的表示方法。
3.观察比较,发现不同问题的内在联系。
观察比较解决前面三个搭配问题时所画的图示,你发现了什么?
(先与同伴说一说,再组织集体交流。)
【学习成果预设:解决“搭配服装”和“去动物园的路线”两个问题所画出的图示是一样的,冈为这两个问题都是把两类事物搭配在一起,其中一类是2种,另一类是3种,所以画出的图示一样。画图时都是先选择一类中的一个,跟另一类中每一个搭配,再选择下一个同样跟另一类中的每一个搭配,方法都是一样的。】
活动四:巩固基础,拓展延伸,体会搭配方法的多样化
师:生活中,搭配的方法多种多样,老师给大家带来同学们常见得数字功能卡,试一试两组功能卡片可以搭配出几个两位数。
活动四:交流感受,总结质疑,深化对排列组合问题的理解
师:你喜欢今天的数学活动吗?说一说你今天的学习收获吧!
师: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能用到今天学到的有关搭配的知识?
师:对今天学习的内容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实施要求
1.在实际操作中引导学生理解搭配的要求和方法,学会有序思考。低年级学生对数学的认识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他们能想到有多种搭配方法,却不容易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教学时,引导学生利用学具卡片摆一摆,在活动过程中体会要用一顶帽子分别去搭配每一条裤子,这样一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在操作活动中,学生能比较轻松地找到和理解这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体会有序思考的好处。
2.注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摆一摆的操作活动后,学生对搭配方法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将得到的搭配方法用图示的方法表示,即尝试用符号代替具体事物,用连线的方式来表示每一种搭配方法。这一环节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展示交流各自不同的表示方法,在相互比较、不断修改完善癸过程中,逐步体会这种表示方式的优点,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符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