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程、时间与速度
马宅镇中心小学 徐帅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景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
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的单的实际问题
一、谈话导入,了解学情
师:你们班谁跑步最快?今天老师要与他比快慢,你觉得可以怎么比?
生1:大家都跑2分钟,看看谁跑的远些。
师:你的意思是我们用相同的时间,看谁跑的距离远,谁就跑的快,对吗?其他同学觉得可以吗?那还有别的方法吗?
(适时板书:时间相同,比路程)
生2:你们可以跑100米,看看谁先跑完,那就跑得快。
师:这也就是路程相同,我们就直接比时间,谁用的时间短,谁就跑的快。
(板书:路程相同,比时间)
二、探究新知,认识速度
1.比较快慢,感知速度产生条件
师:刚刚松鼠和兔子也进行了跑步比赛,谁跑的快?
(电脑出示:松鼠
跑了280米
兔子 )
跑了240米
生1:松鼠跑得快。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它跑了280米。
师:哦,你是这么想的。其他同学呢?
生2:不一定的,可能松鼠快,也可能兔子快。因为松鼠可能用的时间比较多,所以跑的快。
(这时候有些开始思考了,甚至有些学生悄悄地:是不能比的;可能松鼠跑了一天呢……)
师稍停几秒:谁听懂了他的想法?
生3:因为时间不知道,我们就不能比较他们快慢,可能松鼠跑了很久,兔子就跑了一下;也能兔子跑了很久,松鼠跑了一下。
(学生们都频频点头,嘴里嘀咕着:是的,对的……)
师:那你们觉得要比出它们的快慢,还要知道什么?
生4:时间
师:你们同意吗?(同意)
2.数形结合,建立速度模型
师:好的,那现在能比较出谁跑的快吗?(能)
(电脑出示:4分
3分)
师:你是怎么想的?请在本子上写一写。
(学生尝试解答)
师:谁愿意来分享你的成果?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松鼠280÷4=70米
兔子240÷3=80米)
师:同意吗?谁再来说说这位同学在比什么?
生5:他在比一分钟谁跑的快。
师:那也就是说70米表示——
生5:一分钟跑的路程。(教师板书:每分跑70米)
师:80米呢?
生5:每分跑80米。(教师板书:每分跑80米)
师:看来要比快慢,不仅要知道路程,还少不了时间。
师:刚刚我们用算式求出了它们的快慢,你能在图上表示出70米吗?
生6:把280米分成4段,一段就是70米。
生7:应该是平均分成4段。
师:其他同学觉得呢?(应该是平均分)看来每一段都应该应该一样长,也就是每分钟跑得都是一样多。每一段就表示——1分钟70米(教师边说,边课件演示:将矩形图平均分成4段,1段是1分钟 70米)
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怎么表示出70米?(学生同桌互相交流)谁来说?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课件演示)
3.利用模型,初步认识速度
师:我们知道280米、240米表示路程,4分、3分表示时间,那70米、80米表示什么呢?
生8:它表示每分钟跑了几米。
师:我们把每分跑的路程叫速度(板书:速度),那谁能来告诉大家松鼠的速度是多少?兔子呢?
师:刚刚我们用了什么方法求出速度?
生:路程÷时间=速度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
4.巧设冲突,学习速度单位
师:那你还会求其他速度吗?
电脑出示:神舟飞船在太空中5秒约飞行40千米,飞船的速度约是( )
奇思骑自行车,2小时行16千米,奇思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
(学生独自解答,教师巡视,选取汇报样品)
学生反馈,教师板书:
40÷5=8千米
16÷2=8千米
师:对了吗?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9:我答案跟他是一样的,就是单位不一样。
师:你把自己的方法写到黑板上。
(学生板书:千米/秒,千米/时)
师:你们看得懂她写的这个单位吗?她写的这个是什么意思?
生10:上面这个表示每秒8千米,下面表示每时8千米。
师:你们都是这样认为吗?(是)那你觉得这个单位怎么样?好在哪里?
生11:挺好的,它让我们看得很清楚。
师:清楚在哪里?
生12:就是2个8是不一样的,不然别人以为他们的速度都是8千米了。
师:对呀,飞船速度是8千米,自行车的速度也是8千米,谁骑自行车跟飞船一样快呀?
(学生哄堂大笑)
师:这个单位就是数学家们研究出来的速度单位,咱们班这位同学了不得,都跟数学家想到一块儿去了,掌声在哪里?对于这个单位你有不明白的吗?
生:没有。
师:那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下你们,这里有两个单位,为什么要写千米和秒,我写米或者厘米行不行?为什么?
生13:不可以,千米是路程的单位,秒是时间的单位,不能改的。
师:谁听懂了?谁能说得更具体些?
生14:这个单位里的千米就是40的单位,这个单位里的秒就是5的单位。
(学生说,教师比划)
师:你们都是这么认为吗?(是的)好的,那现在也请你们在自己本子改一改。
(学生修改单位,教师修改前两个速度单位)
5.联系实际,深化速度本质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几个速度,请你来说说它们又表示什么?
(1)人步行速度是4千米/时
(2)飞机飞行速度大约是12千米/分
师:谁能来说说?
师:如果人行了2小时,他行了多远?你是怎么想的?
生15:一个小时行4千米,2小时就是2×4=8千米。
师:看来求路程就是——速度×时间(教师指板书:路程÷时间=速度,让学生说)
师:如果飞机飞了36千米,那它行了多久呢?
生16:需要3分钟,因为一分钟飞12千米,3分钟飞36千米。
师:那也就是时间等于——路程÷时间(教师指板书:路程÷时间=速度,让学生说)
(3)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340米/秒
(4)光传播速度大约为30万千米/秒
师:我们再来看这组速度,你有什么感觉?(很快)
师:你们为什么会觉得很快?
生17:声音的速度是每秒340米,光是每秒30万千米。
师:谁更快些?
生:光。
师:是呀,滴答一秒,光就传播了30万千米,这是有多远呢?(横店到东阳?)远远不止呢(到北京?)滴答一下,光就绕了地球约7.5圈(哇……),所以在我们生活中就有一个现象:电闪雷鸣,你现在能明白了吗?
师:爱因斯坦曾经有个闻名推断,如果我们能坐上超光速飞船,那么我们就能返老还童!随着科技发展,也许未来就会梦想成真,你愿意为这个梦想而奋斗吗?
三、课堂小结,提炼本质
师: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
生18:我知道了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
生19: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时间×速度=路程
师:那你们觉得速度是什么呢?
生20:速度是1分钟走几米。
生21:速度是1小时走几千米。
……
师:是的,像这样1秒、1分、1时、1天等单位时间里行的路程就是速度。这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