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检测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检测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29 15:5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协。据统计,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2.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这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形成
B.社会主义制度尚未确立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概念的首次提出
3.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A.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C.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的建立
D.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
4.1954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现在主要有下列几种: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这表明当时中国
A.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迅速
B.仍是新民主主义经济
C.公有制尚未占据主导地位
D.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人名用字旺旺随着历次重大政治运动或社会变革而变易,有着强烈的时代特色。比如:张要武、陈兴无、李造反等名字应该出自(  )
A.建国初期?????????????
B.“大跃进”年代
C.三年困难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6.我们从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中应吸取的最主要的历史教训是

A.健全民主法治
B.努力解放思想
C.贯彻“双百”方针
D.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7.1986年1月17日,邓小平说,“高级干部及其子女绝大多数是好的。但是现在确有个别干部子弟泄露经济情报,卷入了情报网,出卖消息,出卖文件。高级干部在对待家属、子女进法犯罪的问题上必须有坚决,明确。毫不含糊的态度,坚快支持查办部门。”他的意图是
A.对外开放需与西方打交道???
B.反腐败工作需要坚决推进
C.经济改革离不开党的领导???
D.建立市场经济目标要明确
8.1980年邓小平在接受外国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为此
A.全国各地开始实行普选人大代表制度
B.中共提出“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方针
C.人民政协完成参政议政的职能转换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加紧全面立法工作
9.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下列对我国宪法发展历史阐释准确的是
A.《临时约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正式宪法
C.1954年宪法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
D.1982年宪法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0.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胜利召开。回顾党的历史,历经90多个春秋,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心中之所以伟大,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中共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C.引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走向繁荣
D.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与时俱进
11.1958年8月,蒋介石听到解放军炮打金门的消息后,接连叫了三个“好”,并随即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发表谈话,公开拒绝了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国民党从金门、马岛撤军以实现台湾海峡中立化”的要求。这表明
A.美国企图促成国共和谈以解决台湾问题
B.蒋介石为台湾独立找到了理由
C.蒋介石的反应体现了国共在当时的台湾问题上的某种默契
D.海峡两岸有强烈的战争意识
12.1974年,为打击侵入我西沙群岛的南越当局,中国政府决定东海舰队“直接通过台湾海峡”驰援南海。台湾蒋介石海军不仅没有阻拦、还友好地亮起“请通过”信号。2008年马英九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很快促成两岸直接“三通”。这说明台湾国民党当局
A.拥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希望与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C.认同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与共产党根本利益一致
13.“瞧米字落黄昏,彭总督徒瞪双目。五星红旗飘,光照南疆塞北。高奏凯,主权恢复,侮辱今朝束。颂美景,昌盛繁荣,遍地荆花吐馥。”这阙词当属
A.《中国之歌》
B.《四海一·台湾回归展望》
C.《宝鼎现·庆香港回归》
D.《拥子入怀·澳门回归十周年》
14.澳门回归以来,“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15%的增幅快速增长…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微型经济体”。取得这些成就的政治因素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方针
D.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5.2019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一是历史趋势,是正道。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下面有关台湾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一个中国”原则得到台湾同胞普遍认同
B.和平统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贯方针
C.台湾当局已经认可“一国两制”的方针
D.“九二共识”是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

二、非选择题
16.马克思指出:“法律应以社会为基础”,“一旦不再适应社会关系,它就会变成一叠不值钱的废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了共和晚期,罗马法律的发展可说是和其他文化形态那样在务实基础上又见进一步的坚定、开阔的演进。……由于它更大的实用性与进步性,实际上就在许多方面取代了公民法,成为罗马法律的主干。到公元前1世纪,罗马法律和法学的实践已大大超越古典城邦的范围,开始具有古代世界范围的普施与通用的性质,不仅体现了罗马文化在这个时代特有的坚定开阔的气质,而且接近于希腊斯多噶派哲学家倡导的自然法的理想。
——朱龙华《罗马文化》
材料二
年份 事件
1815 议会通过一项谷物法,规定在小麦价格未到每夸特(夸特是英国的重量单位,约合12.7千克)80先令时,不准进口外国粮食。
1838-1839 曼彻斯特的工业家接过反谷物法大旗,使得反谷物法运动蓬勃发展。
1841 罗伯特·皮尔担任首相,开始领导保守党向自由贸易方向转化。
1845 爱尔兰发生大饥荒,成百万人被饿死,解决饥荒的唯一办法是放开粮价。
1846 议会废除谷物法。

——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维多利亚时代·反谷物法胜利与自由资本主义的鼎盛”
材料三、1982年宪法的颁布,伴随它的是对“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错误路线的彻底抛弃和“人治”治国弊端的痛苦反思。与1954年宪法一样,1982年宪法的制定过程也充分体现了社会 主义民主,有着广泛的群众参与。
1954年宪法只在最初的三年之中具有实效……1982年宪法作为现行宪法一直发挥实效,并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和人们宪政意识的增强而不断修改完善,经过1988年、1993年、1999年及2004年的四次修宪,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目标,法治的治国方略、并将人权保障载入宪法,更加符合宪政的发展规律。
——宦吉娥《1954年宪法与1982年宪法实效差异的文本视角解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万民法“在许多方面取代公民法”的原因,并概括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罗马法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9分)
(2)指出材料二中旧法令的废除所体现的经济思想。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废除《谷物法》的原因。(7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和实践结果角度分析1982年宪法与1954年宪法的不同之处。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决定法律生命力的关键因素。(10分)
17.民主进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
图1???????????图2????????? 图3
陕甘宁边区政府礼堂旧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82年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材料三、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比例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
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
1979年,修订后的“选举法”规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2010年春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修改为1:1。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美国1787年宪法中是如何体现材料一中关于“对政府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的?(6分)
(2)材料二中图片是历史的见证。参照图1示例,给图2、图3配写解说词。(4分)
示例图1: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根据“三三制”原则,组建抗日民主政府,团结了社会各阶层,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3分)纵观人大代表选举方式的演变,简述新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了怎样的演变轨迹。(2分)




参考答案
1.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后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迅速展开筹建新中国的工作。故本题应选A项;B项发生于“文革”结束后,C项提出于1956年,D项提出于1953年,均与题目中的时间“1948-1949年”不符。
2.B
依据所学可知,AC是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宪法规定;D是在1941年;社会主义制度正式建立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故B符合题意。
3.B
第一届人大召开于1954年,这次会议的最大成果是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成为新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所以答案选B。
4.B
1954年正值三大改造第二年,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在1956年,故A错误;材料允许存在的经济成分有国家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可见仍是新民主主义经济,故B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四种所有制的比重问题,故C错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在1956年,故D错误。
D结合所学可知,文化大革命时期,主要强调阶级斗争,斗武、造反是当时流行的词语,与题干“张要武、陈兴无、李造反等名字”信息相符,故D项正确.
6.A
据材料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文化大革命的史实,我们从中应吸取的最主要的历史教训是健全民主法治,故A项正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不是文革的最主要的历史教训,故B项错误;“双百”方针是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的方针,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革命传统教育也不是文革的教训,故D项错误。故选A。
7.B
根据材料“高级干部在对待家属子女违法犯罪的间题上必须有坚决、明确、毫不含糊的态度,坚决支持査办部门”,可得知,邓小平坚持将反腐败工作需要坚决推进,故选B。材料未涉及对外开放需与西方打交道,排除A。本题没有涉及改革,排除。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在1992年,与题目事件不符,排除D。
8.D
本题考查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分析材料信息可见,1980年邓小平在接见外国记者采访时,提出了新时期我国落实和加快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任务,为此全国人大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形成了以修订的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故选D。A、B、C三项均出现于新中国之初的过渡时期,故排除。
9.D
1912年颁布的 《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排除A;1949年的《共同纲领》不是由最高立法机关制定,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排除B;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排除C;1982年宪法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故选D。
10.A
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所以说“在中国人民心中之所以伟大”,故A正确;B、C和D都属于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11.C
蒋介石听到解放军炮打金门的消息后连声叫好是因为这样就可以减少美国对台湾政治的干预,同时蒋介石也认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这是国共双方的共同态度。故答案为D项。A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从蒋介石拒绝要求来看,蒋并不主张台湾独立,排除B项。
12.C
由材料可知,不管是1974年还是2008年,国共双方有共识,就是认可“一个中国原则”,所以才会共同做出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决策,故选C。台湾当局至今仍未认可一国两制,故台湾问题迟迟未能得到解决,排除A;达成统一战线是中共方面为了早日实现台湾的和平统一而提出的一项主张,国民党当局并未与之取得共识,排除B;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不一样,根本利益不可能一致,排除D。
13.C
本题考查香港回归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信息“瞧米字落黄昏”,“彭总督”、“五星红旗飘”,“主权恢复”,“遍地荆花吐馥”可知,彭定康为香港最后一任总督,紫荆花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此事应为香港的胜利回归。故答案为C。“瞧米字落黄昏,彭总督徒瞪双目”讲的是香港回归,《中国之歌》应该歌颂中国,而不是某一个地区,A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台湾回归展望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D可以知道澳门是1999年回归,回归十周年,是2009年写的,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D。
14.C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澳门回归后设立了特别行政区,而不是民族自治区,因此排除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的社会制度,澳门回归后保持原有社会制度50年不变,因此排除B;澳门是特别行政区,不具独立国家主权,谈不上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排除D;根据所学可知,正是“一国两制”方针保证了澳门地区的繁荣稳定,C符合题意。
15.D
结合所学可知,“九二共识”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是处理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故D正确;台湾仍然存在台独分子,A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并非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贯方针,排除B;“九二共识”是大陆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并非台湾当局已经认可“一国两制”的方针,C错误。
16.(1)原因:范围更广,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突破公民法的局限,变得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接近于自然法的理想。(6分)总体趋势: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具体的法律条文到自然法产生;从繁琐到简洁务实;从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到侧重于个人财产关系的私法。(任意三点,3分)
(2)自由主义经济思想。(1分)原因: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自由主义原则逐渐确立;谷物法阻碍了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工厂主和政治家的努力;爱尔兰大饥荒的直接推动。(6分)
(3)不同之处:(8分)
? 1954年宪法 1982年宪法
时代背景不同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当时主要的经济任务是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政治建设的新时期,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践结果不同 最初的三年具有实效,在后来的历次政治运动中,宪法事实上被废弃。 作为现行宪法一直发挥实效,并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和人们宪政意识的增强而不断修改完善,因此,更具有生命力。

因素:要与时俱进或须随时代发展不断修改完善。(2分)
17.(1)联邦制原则,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保留各州一定自主权;(2分)
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2分)
民主原则,总统和国会议员选举产生。(2分)
(2)图2:解放战争胜利之际,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筹建新中国的问题,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2分)
图3:1982年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2分)
(3)变化:表决方式由举手、无记名投票并用变为无记名投票,选举方式由等额选举变为差额选举,代表名额分配由偏向大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3分)
轨迹:经历曲折;形式日趋完善;以法制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程。(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