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第一课时 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分析】
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尝试根据形态结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列举出植物的主要类群。
⑵说出对植物分类的依据和分类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尝试和体验分类活动的过程,对生物类群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
⑵通过探究植物分类的方法,分类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和判断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做小小分类学家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
⑵通过对植物的分类活动,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增强对植物的保护意识。
㈡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尝试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对植物进行分类。
难点:通过对植物进行分类活动的尝试和体验总结植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师准备:课件,图片和视频资料,几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情境:生物试卷讲评课某位同学花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试卷。
教师:怎样帮他很快找到试卷呢?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或场所需要对物品进行分类呢?如果只有2、3(种)个这样的物品,还有必要分类吗?
强调补充:分类在生活中很普遍。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引入:我们已知的生物有200多万种……为了更好的认识和了解生物,就更有必要对生物进行分类。
今天我们就来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
学生出计献策,对书本等进行整理分类。(依据不同,分类方法不同)
思考根据生活经验举例:书馆、书店、超市等。
回答:分类的前提是种类或数量较多的时候。
认同:分类在生物学学习中的必要性!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活动。
从学生最熟悉的学习场景导入,体现生活中分类的重要性。
从生活过渡到生物学习。生物种类如此之多,分类就更为必要和重要
初次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
指出植物的分类依据
展示教材中六种植物的图片。
教师:大家认识这些植物吗?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尝试将它们分成两类。
对学生的答案给予积极评价,强调分类依据不同,分类结果多种多样。
对于根据植物器官特征分类的学生给予肯定,指出生物学家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分类。(植物分类的依据)
各抒己见,有的按照水生或陆生分,有的按照能不能吃分,有的按照有没有果实分类……
明确要根据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分类。
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基础初次尝试分类。指出依据不同,分类结果不同。
了解六种植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植物分类的依据)
展示一株油菜花,引导学生回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的组成。
过渡:对于植物的一些特征缺乏了解,就很难进行分类。下面我们就听听这六种植物是怎样介绍自己的。
展示:六种植物的“名片”按照学生的喜好依次播放植物自我介绍的录音,PPT自动展示相关图片。
布置任务:在听的过程中请大家根据自己听到的内容,记录六种植物的六大器官的特征,完成学案中的表格。
识记植物六大器官的组成,明确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指的就是植物六大器官的形态结构特征。
认真听六种植物的自我介绍,特别留意植物的六大器官的特征。根据要求,完成表格。
在初次尝试植物的分类活动之后学生会体会到自己对已学过的植物形态结构知识掌握不扎实。采取播放学生录制的六种植物自我介绍的录音,以一种较新颖的方式复习旧知识。
再次尝试进行植物分 的分类
无种子植物分类
有种子植物分类
教师:了解了六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后,我们分类起来就更有自信了。 那么你能根据它们在繁殖过程中是否产生种子这个特点将它们分成两类吗?
过渡:这只是分类活动的开始。接下来,我们先对无种子的这组进行分类。
强调要求:每次根据一个特征将植物分成两类,直至完全分开。
对学生的分类活动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描述分类依据和结果。对于出现的错误进行引导和纠正。
过渡:接下来就是对有种子植物进行分类了。通过刚才的表格仅从六大器官的有无,我们能将它们分成哪两类?
展示:桃子、玉米、葵花籽果实的图片和油松种子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记忆果实的结构及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
学生代表到台前进行分类,并再次说明分类的依据是有无种子。
无种子:水绵、葫芦藓、肾蕨。
有种子:玉米。油松、向日葵。
尝试对水绵、葫芦藓。肾蕨三种无种子植物进行分类。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后,代表到台前进行演示分组过程。(1-2名学生)
回顾表格内容,回答:根据有果实和无果实能分成两类。
有果实:玉米和向日葵
无果实:油松
进一步明确:
1.果实的结构包括:种子和果皮。
2. 有果皮包被的植物叫被子植物,无果皮包被,种子是裸露的叫裸子植物。
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后,再次尝试进行分类。
重视学生的体验活动。将植物的分类活动进行分解,由易到难。
在分类过程中,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做好学生分类活动的知识铺垫。
分类活动结束
接下来怎么对向日葵和玉米进行分类呢?
展示实物:玉米、葵花籽、花生。剥开玉米、葵花籽的果皮,里面的种子可以轻松的掰成两瓣,玉米则不能。
图片展示:玉米和向日葵的叶子。引导学生找不同。
教师:根据一个特征将它们分成两类会有怎样的结果?
强调: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回答。
仔细观察实物,明确玉米种子只有一片子叶,为单子叶植物;向日葵种子有两片子叶是双子叶植物。
观察图片:找到玉米和向日葵叶脉特点的不同:玉米为平行脉,向日葵为网状脉。
基于教师及时的知识补充可以轻松完成此项任务。
实物展示,更有说服力。
植物分类的意义
引导大家完成教材中的观察与思考。(题目的顺序重新安排)
成果验收,适时补充。
1.几大类群的植物还包括哪些?
2.植物类群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顺序体现植物分类意义①弄清植物的进化关系和亲缘关系。②植物分类能帮助我们了解和保护植物的多样性。
小组合作学习根据以上分类活动的尝试,完成教材中的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
班内表达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植物分类的意义。
从分类活动的结果中,归纳总结分类的意义。
植物形态特征的巩固
教师:只有扎实掌握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才能顺利完成分类活动。接下来,我们通过几道习题来巩固一下分类活动中可能用到的知识。
思考,完成相关习题。
巩固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为再次进行植物分类活动打基础。
再次尝试分类活动
出示几种其他的植物,让学生进行分类,同样的要求每次根据一个特征将植物分成两类,直至完全分开。
教师积极评价
小组合作思考后,呈现分类结果。
检验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对植物的分类活动。
游戏活动
请上台的同学抽一张带有植物名称的卡片,从而决定自己扮演的身份,其余的同学通过提问想办设法得知其确切的身份,扮演植物的同学只能以“是”或“不是”;“能”或“不能”;“行”或“不行”等肯定或否定的形式回答问题。最多不超过5个问题。
积极参与游戏。
寓教于乐,体现课堂的趣味性。
【板书设计】
第一章 第一节 尝试对植物进行分类
一、植物分类的依据:形态结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特征
(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
1.弄清植物的进化关系和亲缘关系。
二、植物分类的意义
2.了解和保护植物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