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九上化学 8.1碳的单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京改版九上化学 8.1碳的单质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1-27 22:1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述两个现象说明,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经得起风吹日晒雨淋。

讨论:什么决定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点拨:1、能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什么?
2、碳原子最外层有四个电子,他要成为稳定结构,得到四个电子和失去四个电子都不容易,所以化学性质不活泼。

如果升温,谈是否会发生反应?
板书:一、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
请同学们回忆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写出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投影: 1、碳的可燃性 C+O2CO2(氧气充足)
投影:当碳在氧气不充足时,会生成CO [板书] 2C+O22CO(氧气不足)
总结:这两个反应体现了碳具有什么性质呢?
我们可以看出,当反应物的量不同时,生成物可能不同。例如碳与氧气充足时,反应生成CO2,碳与氧气充足时,反应生成CO。
提问:大家思考:这两个反应是不是氧化反应呢?
在温度较高时,碳能够与单质氧结合生成CO2或CO,那么碳可不可以与某些氧化物中的氧结合呢?例如CuO。如果能,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呢?
通过这两个方程式看出,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听教师分析
积极思考,讨论交流
听课思考
板书:可燃性
是氧化反应。即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课题
碳的单质
教学目标
1.了解碳的各种单质具有相同的化学稳定性和化学活动性。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掌握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3.初步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重点
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教学难点
碳与氧化铜、二氧化碳的反应。
课型
新授
有无课件

其他准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言] 我们在第一节学习了碳的几种单质,知道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那么它们的化学性质怎样呢?   
[板书] 第二节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提问] 碳的几种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讲解] 碳的单质都由碳原子构成,因此,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组织讨论] 根据碳原子的结构简图,分析碳单质的化学活动性。
展示:古画、埋入地下的的黑色木头桩子。历经千年不变,说明什么问题?
思考、讨论、交流
学生画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板书: 二、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展示多媒体图片:木炭还原氧化铜,及用品仪器。
演示实验: 氧化铜与木炭混合加热
提问:我们需要哪些实验仪器?
1.边操作边讨论:气密性的检查、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装配顺序及装配要点等。
2.引导学生反应物是两种固体物质,并需要加热,所以采用固固加热型的实验装置。
3.提示学生观察的重点:①反应物颜色的改变;②石灰水是否变化。
4.实验完成后,向学生展示实验结果。
提问: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反应产物是什么?
讲解:CuO失去氧变为Cu,像这种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讲解: 那么是什么物质夺取CuO中的氧,促使CuO发生还原反应呢?是碳。因此,像碳这种能够夺取氧的物质叫做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另一方面,CuO提供氧,被称为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学生观察现象:
反应中看到试管中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物质,说明CuO变成了Cu。试管中有气泡产生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生成。
氧化反应。

可以看出,反应中如果存在得氧则必定存在失氧,即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必定同时存在。我们称整个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投影:即在反应物中,物质得氧,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
具有还原性;
物质失氧,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C+2CuO → 2Cu +CO2↑


小结
碳的化学性质:①常温下不活泼。②高温时活泼,碳具有可燃性与还原性。
作业
课后1、2题
板书设计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碳的化学性质:常温下不活泼。
1、可燃性:C+O2CO2(氧气充足)
2C+O22CO(氧气不足)
2、还原性: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C+2CuO=== 2Cu +CO2↑
反思提升
演示实验学生参与度不高,可以改为分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