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碳和碳的氧化物化学性质复习》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册第六单元的一节复习课,本节课主要是对碳和碳的氧化物化学性质进行综合复习,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能有更加系统的认识。
学生情况:本校是通州区一所农村学校,学生的知识面相对要窄,对于常见的化学现象及知识没有明确的认识,而且对于相对抽象的知识接受起来也稍显困难。
教学方式:导学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
教学手段:图片引入、画知识网络图、练习
技术准备:PPT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知识与能力:掌握碳单质和碳的氧化物化学性质有关知识,并能进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系统归纳知识的能力、解题能力和应用能力。
过程和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层层展开,由浅入深的进行,让学生对本章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章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流程示意图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ppt]二氧化碳的用途
今天我们就来系统的复习一下这三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现在请大家完成学案中的回顾学习。1、碳的单质有哪些______
作用分别是:金刚石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石墨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请总结出碳的化学性质
__________请举例此性质的用途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此性质的用途是_________,相关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此性质的用途是___________相关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投影展示学生成果
观看幻灯片
完成回顾学习
回顾相关知识,为下面的内容做铺垫。
知识回顾新课讲解
分享交流
教师通过幻灯片引导学生说出关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干冰:升华吸热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使学生知道不是二氧化碳让紫色石蕊变色的,尽量让学生明白控制变量法的应用4、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并了解一些该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复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以及理解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二氧化碳的用途,让学生连线
问题: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性质为何不同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如何区别
知识归纳与应用并努力掌握
通过图片熟悉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制法
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
进一步熟悉相关知识
回答
1、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2、(1).澄清石灰水
(2).燃着的木条
(3).紫色石蕊试液
(4).灼热的氧化铜等
3、(1)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2)通过灼热的炭层
4、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完成自主学习
使学生知道不是二氧化碳让紫色石蕊变色的,
尽量让学生明白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并了解一些该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区别
归纳总结和知识应用
分享交流
我们知道碳和碳的氧化物之间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指导同学互相交流讨论完成知识网络图
请同学展示自己完成的知识网络图并完成相应的方程式
教师展示网络图和化学方程式
展示知识网络图,并进行相关的介绍。
培养学生归纳知识和协作能力。
锻炼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能力
拓展提高
指导学生完成学案中的实验探究题
完成实验探究题(可小组讨论)
利用典型题目,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回答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