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改变生态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改变生态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28 13:24:0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改变生态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减少水和添加鱼、水草会引发生态瓶的变化;
2、让学生亲身经历改变生态瓶的条件,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中能坚持进行观察日记和记录;
3、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对比实验,能够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真实地记录观察到的数据;
4、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的探究学习手段,使学生在获得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5、让学生了解到科学探究与生活息息相关,做到课上有科学,课下有科学。
教学重点:能够严格控制对比实验进行实验观察活动,坚持记录,分析数据。
教学难点: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够总结实验结论。
教学准备:水草、水生小动物、水、砂子、生态瓶、实验鱼、手表。
教学过程:?
教师教学
学生学习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请同学们观看图片。看到了什么?
2、通过上一次课的学习,我们制定了制作生态瓶的活动,同学们都带来了吗?
3、那就展示出来吧!同学们是否有兴趣看一看其他小组的作品?
4、接下来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来参观一下其他小组的作品。
5、同学们参观了其他小组的作品有什么要说的吗?
6、通过这次活动,老师发现、同学们积极性很高,制作的生态瓶各式各样非常漂亮。你们在观察过程中有哪些发现?
7、同学们的发现还是有很大差异的,知道为什么吗?
8、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改变生态瓶的条件,看看会有怎样结果?同学们愿意吗?
9、今天我们就来进行具体的研究——改变生态瓶。(板书课题)
生态瓶。
带来了。(并展示)
轮流参观。
说出看到的作品特点,比较出自己的不足,尤其是看到有的作品水多(少),水草多(少),小鱼多(少)。
我们发现小鱼们有时钻到水草下,有时游到水底,有时又和别的小鱼绕在一起游来游去。有说鱼很早就死了的,有说鱼还一直活着的。
可能是是因为生态瓶给生物带来的生存条件不同造成的。
愿意。
通过实物图片,利用学生的观察情况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通过参观,发现其他作品的优缺点与自己的作品作对比,未发现问题奠定基础
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引发探究欲望。
二、实验探究:
1、 根据同学们的养殖经验,谁愿意说一说我们可以改变生态瓶中的那些条件?
2、我们就选择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增加生态瓶里的水草;增加生态瓶里的鱼这三种改变方式来进行实验探究,同学们可以小组商量一下选择你们组想要探究的一组实验,并且讨论你们的猜测结果是什么?。
3、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根据你们的选择讨论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法,注意每组都要有对比试验。
4、同学们的试验方法既然已经确定好了,在实验探究之前,请同学们注意——
A、细心观察小鱼的动态,
B、各组实验以3分钟为时间界限,观察两次,
C、填写实验记录单。
那就开始研究吧。
可以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可以增加生态瓶里的水草;可以增加生态瓶里的鱼,等等。
自由选择,说预测结果。
学生介绍实验探究的方法:
选择2个生态瓶,一个生态瓶的水减少一些,另一个水量多一些,两个生态瓶的鱼和水草数量都是相同的。
选择2个生态瓶,其中一个生态瓶的水草少一些,另一个水草多一些,水量相同,鱼的数量也相同。
选择2个生态瓶,其中一个生态瓶的鱼少一些,另一个鱼多一些,水量相同,水草数量也相同。
展开实验观察。
通过提出问题,对问题结果产生预测,引发思考。
通过讨论设定具体的实验方案
通过小组成员协作交流,共同制定完成。
根据实验方案展开集体探究,进而了解实验观察中的具体要求和细节。
三、汇报总结:
1、请同学们把你们的实验记录单交到展示台。(创建图表分析)
2、我们先来看看减少生态水的实验记录单,看看可以发现什么。
3、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从生存空间、氧气量、浮出水面次数这三个角度进行简单的分析。
4、 我们再来看看增加水草的实验记录单,看看可以发现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5、我们最后看看增加小鱼的实验记录单,看看可以发现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6、完成图表。
改变方式
生存空间
氧气量
浮出水面次数
减少生态水瓶里的水
减少
减少
增多
增加生态瓶里的水草
减少
增加
减少
增加生态瓶里的小鱼
减少
减少
增多
7、根据图表的分析请同学们对改变后的生态瓶进行总结。
8、同学们总结的很全面,非常好。
水少的总比水多的浮出水面次数多。
水减少,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浮出次数比增多。
水草多的总比水草少的浮出水面次数少。
增加水草,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增多,浮出次数比少。
鱼多总比鱼少时浮出水面次数多。
增加鱼的数量,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浮出次数比增多。
由于水量减少,小鱼的生存空间减少,氧气量减少,水少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比较多;
水草增加,产生的氧气量就增加,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
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结果并如实汇报,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让学生再次对改变后的生态瓶进行总结,既活跃了思维又能够锻炼总结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总结分析能力。
四、问题思考:
1、是不是水草越多越好呢? 思索回答。 质疑提升,促进学生思考。
2、如果小鱼增加2倍或4倍又会怎么样?
是不是水草越多越好呢?
如果小鱼增加2倍或4倍又会怎么样?
水草长得十分繁茂,将水面严严实实盖住.温度不断升高,表水、浅水渐渐发烫,水草进行光合作用了,水下不仅阴凉,且氧气丰富,影响水草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少动物的活动空间,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小鱼太多,活动空间骤减,小鱼浮出水面次数更多,甚至会缺氧死亡。
质疑提升: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欲望,保持学习兴趣。
五、活动总结:
1、相信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一定有很多的想法和收获,谁愿意说一说。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更加的了解了小鱼的生活动态。我们悲哀的,有三条小鱼“牺牲”了,并把它们埋在了学校的花池中。
生态瓶里的生物数量和种类要平衡。
鱼的生存学要足够的氧气,等等。
回顾观察,培养学生的请改态度价值观。
课外拓展:
1、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和总结我们知道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系统,对我们生存是很重要的,请同学们课下做一个小调查:要让其他小动物生存得更好,我们要怎么做?同学们愿意吗?
愿意。
通过课外拓展不让学生的思维之停止在课堂上,将学生的探索欲望进一步提升,做到——课上有科学,课下有科学。
板书设计:
改变生态
改变方式
生存空间
氧气量
浮出水面次数
减少生态水瓶里的水
减少
减少
增多
增加生态瓶里的水草
减少
增加
减少
增加生态瓶里的小鱼
减少
减少
增多
实验记录单设计:
先锋 组
生态瓶情况
第1次观察
第2次观察
水多
水少
先锋 组
生态瓶情况
第1次观察
第2次观察
鱼多
鱼少
先锋 组
生态瓶情况
第1次观察
第2次观察
水草多
水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