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我们的小缆车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我们的小缆车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1-28 14:1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课 我们的小缆车
教材分析:
《我们的小缆车》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教材主要有两个内容:1、组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在重力小车装置中,铁垫圈有重量,通过绳子对小车产生了一个水平方向的拉力。同时认识我们最常见的力——重力。改变铁垫圈的数量,就改变了重力的大小,也就改变了小车拉力的大小。2、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过程与方法:
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来证明观点。
【教学重点】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用实验数据验证推测。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实验小车一辆、细线一根、回形针(改做挂钩)、铁垫圈若干、秒表、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说说各用什么作动力?(马车——马的拉力,小轿车——发动机的牵引力,电瓶观光车——电力,手推车——人的推力)
2、继续出示缆车(轨道缆车和吊缆)图片,介绍缆车是用钢缆绳拉着前进的。汇总说明各种车需不同的动力驱动前进。
3、出示实验小车,提问:你有哪些方法让这辆小车动起来?(推、用绳子拉······)
4、针对说到用绳子拉的方法转而引出课题: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用绳子拉的小车,
板书:“我们的小缆车”并图示
二、安装小缆车
1、老师今天为大家准备了一枚回形针、一根细线、一些垫圈,你能安装一个不用手拉的可以动起来的小缆车吗?
2、让学生思考用绳子栓小车的位置与小车行驶的方向有什么关系?小车行驶的距离与什么有关?如何解决不让小车冲出桌面?
3、安装小车。(抽两人上台与老师合作示范:一生控制小车,一生拦住木板的终点,老师放垫圈。老师把垫圈挂一些上去,生控制小车,师放下垫圈,说:“放”,生便放小车。其中着重指导解决方向、绳长问题和末端设卡问题。)
4、实验中给小车提供了什么力?(拉力)拉力从哪里来?(垫圈的重力)什么是重力?(读书上相关内容)板书图示
5、感受重力。(让学生按老师示范做:曲举左手,先放一本课本在手上,然后再添一个笔袋,说说手里感觉有什么变化?重点懂得重力的成因和方向)补充图示
和重力的方向箭头。
三、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
1、提问:刚才我们用垫圈的力量拉动了小车,如果想知道刚好用几个垫圈可以拉动小车该怎么办?(启发学生说到要一个一个地加垫圈,直到动起来为止)需要注意什么?(交流后课件出示注意事项:①垫圈放置时应该保持小车静止;②挂线平稳之后再放开小车观察;③一个一个的增加垫圈。)
过渡: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会配合,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做好实验。
2、学生按要求进行分组实验。
3、交流。 学生说出不同的个数
4、很多小组的数据都不一样,为什么?可能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5、学生交流讨论:①可能每个垫圈有点差别。②桌面光滑程度不同等。
6、虽然大家在实验中获得的数据有所不同,但在各自的环境中,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要使静止的小车刚好动起来,需要给小车提供……?”(合适的或一定的力)即板书“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并强调“一定的”重要性,随之举例判断“给一个力就可以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的正误。
7、提问:刚才我们已经用实验获得了数据,知道了用多少个垫圈的力能使小车动起来,那你认为拉力的大小和小车运动有什么样的关系?
8、学生交流讨论,推测:拉力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慢。是真的吗?板书学生的猜测“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并特意将“?”突出显示。怎么做实验来证明我们的想法呢?
9、小组交流讨论。(用什么表示拉力大小?怎么知道小车运动快慢,怎样控制实验条件)
10、全班交流,汇总方法。(引导学生:把拉力大小不同时小车运动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进行比较;添加垫圈要多个多个增加,效果明显)
11、指导学生看71页记录表,思考为什么同种条件下实验数据要测三次并求平均数?(减小误差)
过渡:在实验之前,老师还要提醒大家注意:(课件呈现:(1)、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2)、每次多个多个增加垫圈,观察和记录小车的运动是怎样变化的。(3)小组要分工合作。)——请大家大声读出来
大家都明白了吗?下面咱们就比一比,看哪个小组配合得好,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做好实验。
12、学生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13、交流汇报,汇总结论: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这和我们的猜想是一致的,所以现在我们可以将开始的“?”改为“!”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外延伸
1.你还想知道有关重力和引力的更多知识,请课外查阅资料或阅读课本P89—90的相关内容。
2.你知道橡皮筋有哪些用处吗?请下次上课带上橡皮筋我们来做研究。
六、板书设计
1、我们的小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