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本章复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5本章复习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1-30 11:4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质量与密度复习方案
一、教学目的要求(知识点):知道质量的单位;会使用天平称质量;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会用天平;理解密度的概念;量筒测固体液体的密度。
二、教学重点:理解密度概念,熟练应用密度公式解决简单密度相关问题。使用天平量筒测质量。
三、教学难点:密度的概念;使用天平量筒测质量。
四、本章的重要地位:1日常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地位、2物理知识体系中地位重要,尤其体现在后面液体压强和浮力中;3中考中频繁考查质量、密度的测量、密度公式应用。常考题型是选择和填空题。
五、复习过程:1、多媒体展示基础知识梳理、例题、课堂练习题;
2、课后完成纸质习题。
六、教学过程:
(一)以本章重要地位引入课题 (二)知识梳理
1、质量及测量
定义
物体所含 ,用字母 表示
性质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性质不随物体的 、
、 、 的改变而改变。
单位及换算
基本单位: (符号 )
换算关系:1kg= g,1mg= g=
kg,1t= kg
测量工具
生活常用:案秤、台秤、杆秤等
实验室常用:
天平的使用
①看:观察天平的 和 ;
②放:把天平放在 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 处
③调:调节横梁两端的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④测:把 放在左盘, 放在右盘,用 向右盘加减砝码,最后调节 ,使横梁恢复平衡。
⑤读:右盘中砝码的质量 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事项
①被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 ,也不能小于天平的 ;②向盘中加减砝码要用 ,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脏、弄湿,加减砝码要轻拿轻放;潮湿物品和化学药品
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2、密度及其性质
定义
物理学中,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 与它的 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 表示
单位及换算
单位: (符号: )
换算关系:1g/cm3= kg/m3
公式
ρ=
基本性质
特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其大小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可变性:同种物质的密度会随物体的温度、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3、测固体的密度
原理

器材
天平、量筒、水、细针(适用于密度小于水的固体)
方法一
①用 测得物体的质量m;②把适量水倒入量筒,记下V1;③放入物体并用细针把物体压人(浸没)水中,记下V2,得V= ,④固体密度ρ=
器材
天平、量筒、水、细线(适用于密度大于水的固体)
方法二
①用天平测得物体的质量m;②把适量水倒入量筒,记下V1;③再用细线拴住物体放入水中,记下V2,④固体密度ρ=
器材
天平、溢水杯、量筒、水(适用于体积较大的物块)
方法二
①用天平测得物体的质量m;②将溢水杯中装满水,把物体 在溢水杯中,同时用量筒承接溢出的水,测出溢出水的体积V就是物体体积;③固体密度ρ=
4、测液体的密度
原理

器材
天平、量筒、烧杯、被测液体
方法
①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②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
③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
④得出液体的密度ρ=
5、密度与温度:
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气体密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一般物质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水在0~4°C时有 的现象。
6、密度的应用:
①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质量,m=
②计算不便直接测量的体积,V=
③由公式ρ=m/V求密度,用来鉴别物质。
④物质的密度值可以作为选择应用材料时的标准。
(三)考点导学
考点一 质量及其测量
例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 )
A.N B.kg C.m D.s
例2 如图所示,小露用天平测木块质量。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 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平衡。
(2)木块放在天平的左盘,然后用 往右盘中加减砝码;
(3)放在右盘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则木块的质量是 g
例3、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大
B、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大
C甲的密度比乙的大
D乙的密度为1.25×103kg/m3 例4、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
A、用钨作为白炽灯泡灯丝的材料
B、用液态氢作为燃料给火箭提供动力
C、用塑料作为插座外壳的材料
D、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四)考点精炼
1、某校组织学生参加体育中考, 以下记录的部分体检数据中,不合理的是()
A、体温37℃  B、身高1.60m
C、质量4000g D、肺活量3500mL
2、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具有一些奇特的性质,如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大.水结成冰后下列物理量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质量  B密度  C比热容 D内能
3、小军同学使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在测量物
体质量的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的位置在分度盘的中线偏左指此时他应该( )
A、将游码向右移动至横梁再次平衡
B、将左端平衡螺母向右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C、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调,至横梁再次平衡
D、将右盘砝码再减少一些
4、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进行了环球试飞,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
A、弹性小 B、体积小 C、密度小 D、硬度小
5、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天平的 盘, 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所测物体的质量为 g
6、2016 年5月, 科学家又发现了9颗位于宜居带(适合生命存在的区域)的行星.若宜居带中某颗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6倍,体积约为地球的8倍,则它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之比约为 (行星与地球均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
7、如图所示,一个容积V0=500cm3、质量m0=0.5kg的瓶子里装有水.乌鸦为了喝到瓶子里的水,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让水面上升到瓶口,若瓶内有质量m1=0.4kg的水(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石块密度ρ石=2.6×103kg/m3)
(1)瓶中水的体积V1;
(2)乌鸦投入瓶子中的石块的体积V2
(3)乌鸦投入石块后, 瓶子、石块和水的总质量m
(五)实验突破(看教学时间够就进行)
命题点:
1、实验原理(ρ=m/V)
2、天平的正确使用(调平和读数)
3、量筒的读数
4、测量固体、液体密度时测量值偏大偏小的判断。
5、计算物质的密度或写出密度的表达式。
6、实验方案的完善
例1、小杜同学在长江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
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③根据密度公式,算出水的密度ρ;
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
他应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2)如图甲所示,小杜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

(3)小杜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是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鹅卵石质量为 g;由图丙和图丁可知鹅卵石的体积是 cm3,计算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
(4)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5)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 ,若小杜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视线仰视,所得鹅卵石密度将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例2、如图所示,这是小强同学设计的测牛奶密度的实验步骤及他的操作示意图:
A、测出空杯子的质量m1(如图A);
B、将一袋牛奶倒一部分在空杯中,测得总质量为m2(如图B);
C、将杯中的牛奶再倒入量筒中,测得其体积为V(如图C);
D、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1)小强测得牛奶的质量m= g
(2)请你帮小强计算出牛奶的密度ρ=
kg/m3
(3)其实小强设计的实验步骤有明显的瑕疵,因此按他设计的步骤测出的牛奶密度值将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4)聪明的你们只要调整一下操作顺序就可以避免这一瑕疵,说说你调整后的操作顺序是 (请重新排列A、B、C、D的操作顺序)
◆ 方法指导:测量液体的密度,减小误差的方法是首先测量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再将适量液体倒入量筒中测量出体积;后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这样可以防止因烧杯粘附一部分液体而导致测出的液体体积偏小的误差),再利用相关公式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六)板书略 (复习课用多媒体展示,如果时间充足,板书一下“考点精炼”第7题物理计算题的格式)
(七)课后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