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第二节 土地资源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第二节 土地资源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1-29 09:3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课标要求】
学会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政策。
【学习目标】
1.学会通过土地利用类型图和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了解我国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能够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类型的构成特点;能够说出我国耕地、林地、草地和难以利用土地的分布特点。
2.了解我国所面临的土地资源与环境和发展问题,初步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地制宜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一、识土地
林地
交通用地
林地
耕地
1、土地资源的分类
林地
草地
农业用地
耕地
交通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
工矿用地
建设用地
难以利用的土地
永久积雪和冰川
戈壁
沙漠
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1)数量特点: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构成特点:
后备耕地不足
土地类型齐全
耕地比重较小
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
地区分布不均
800毫米
半湿润、半干旱区
平原、高原、丘陵
(P71活动)
土 地 利用
类 型 主要分布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 地 水田 湿润区 平原、丘陵
旱地    
林 地    
草 地    
难以利用土地    
半湿润、半干旱区
平原、高原、丘陵
(P71活动)
土 地 利用
类 型 主要分布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 地 水田 湿润区 平原、丘陵
旱地    
林 地    
草 地    
难以利用土地    
400毫米
半湿润、半干旱区
湿润、半湿润区
平原、高原、丘陵
山地、丘陵
土 地 利用
类 型 主要分布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 地 水田 湿润区 平原、丘陵
旱地    
林 地    
草 地    
难以利用土地    
400毫米
半湿润、半干旱区
半干旱区
平原、高原、丘陵
高原、山地
湿润、半湿润区
山地、丘陵
土 地 利用
类 型 主要分布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 地 水田 湿润区 平原、丘陵
旱地    
林 地    
草 地    
难以利用土地    
400毫米
半湿润、半干旱区
湿润、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干旱、半干旱区
平原、高原、丘陵
山地、丘陵
高原、山地
山地、高原、盆地
土 地 利用
类 型 主要分布区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
耕 地 水田 湿润区 平原、丘陵
旱地    
林 地    
草 地    
难以利用土地    
观察:福州金山的榕城广场,图2(2017年)和图1(20年前)相比,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二、忧土地
我国当前的情况是,
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
养活超过世界20%人口。
保护耕地
二、忧土地
在土地利用
过程中还存
在哪些问题?
三、治土地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课堂小结:








总量丰富
类型齐全
分布不均
比例构成不合理
人均占有量小
耕地、林地、
草地、建设用地
耕地少
难以利用土地多
后备耕地不足
我国现有的林地主要分布在:( ) A.东北、华北和华南 B.东北、西南和东南 C.西北、西南和东南 C.西北、华北和东北
我国东部多耕地,西部多草原,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开发的历史长短不同 B.受生产方式的影响 C.受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D.受生活习惯的影响
大显身手
B
C
1、图中区域A表示_____,区
域B表示_____(土地利用类型)
2、区域A和B大致以______
_____为界线,这条分界线与
我国1月0°C等温线及_____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区域C为_____林区,D 为
_____林区,E为_______林区。
4、从地形来看,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耕地主
要分布在____。
旱地
水田
秦岭-淮河
800
西南
山地、丘陵
平原
东南
读图回答:
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