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说课)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03-10 19:3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黄河说课
说课教师:王 茜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前面教材的延续和深入。它很好地体现了地形、气候、河流之间的密切的关系:河流的分布、发展受地形的制约,气候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等。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同时,她又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所以学习黄河的有关知识,了解黄河、认识黄河具有重要意义。
2、教材内容
本节包括“黄河源流概况”、“黄河的奉献”、“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3、重点、难点
重点:黄河上、中、下游的概况及黄河的综合治理。
难点: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害的由来。
4、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1、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
2.了解黄河在水能及灌溉方面的巨大作用及黄河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3.了解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现存问题及治理黄河的关键。
B.能力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读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角色扮演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C.情感目标:
1.使学生对黄河的“利”与“害”有一个辨证的认识。
2.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所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3.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二、说学生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的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以及中国的河流总括之后的一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特别是在学习了长江之后,对学习黄河有一定指导作用。任教班级学生大部分同学敢于思考,但仍有部分同学基础薄弱,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
本节课应充分运用有关黄河的一些图片、视频和诗歌等,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说教法
1、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情境分析法等参与式开放型教学方法。以学生参与为标志,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说学法
1、根据教学需要、阅读课文及搜集相关材料,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2、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读图分析能力。
3、图文结合,培养记忆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展示黄河气势磅礴的图片、视频、音乐,让学生猜讲的是哪条河流。吸引学生注意力。
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框架,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二) 讲授新课
带学生一起走进母亲河,了解黄河源流概况。
讲解黄河被称为第二长河而非第二大河的原因:长度第二,年入海量较少。
通过诗人李白的两句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及“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讲解黄河的源头和入海口。展示相关图片同时讲解黄河形状“几”字形。
大屏幕上展示出4个问题:1.自西向东黄河流经的省区2.西向东黄河流经的地形区3.自西向东黄河流经的干湿地区(对照地图册p16页《中国干湿地区划分图》)4.找出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点河口、旧孟津,看看分别位于哪个省区;找出黄河上重要的支流和水电站.将全班同学分为4个组,每组对应一个问题,通过读地图册《黄河流域图》和课本《黄河水系图》,开展合作讨论,回答大屏幕上的问题。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教师展示《黄河流经的省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黄河流经的干湿地区》、《黄河水系图》,更正学生答案,并作相应的讲解。然后通过一段黄河源流概况的视频作总结。
指导学生做练习:黄河与长江的对比。既巩固了刚学过的知识又复习了长江的内容。
黄河的源流概况这一框题,需要学生识记的内容较多,但知识点都不难,主要是通过学生读图自学完成,培养学生观察地图、交流合作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承转:黄河被称为母亲河,是因为她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都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黄河穿过上游峡谷图片,解释产生巨大水能的原因,黄河上重要水电站、壶口瀑布的图片;展示黄河梯级开发的视频并解释梯级开发的含义以及这是开发利用黄河上游水能的重大举措;黄河塑造“塞上江南”的图片和视频,同时加以适当的讲解,引导学生分析黄河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理解“母亲河”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崇高情感。
承转:母亲河确实伟大!但是,在历史上黄河多次给沿岸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它是中国的一大忧患,也是世界的忧患。那么,黄河的忧患是指的哪些呢? 学生回答。(上节课已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搜集提取信息的能力。)
展示黄河上游沙漠化图片,引导学生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思考产生沙漠化的原因(自然——黄河上游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蒸发量大;人为——破坏植被,过渡放牧)及应采取的措施——还草还林。
展示黄河上中下游城市河水年均含沙量和年均输沙量对比表,提出问题:1、黄河泥沙量在上、中、下游有何变化?2、为什么在中游泥沙剧增,流经了什么地区?展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每4人一个小组,分析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原因,并假设你是水利部长,该如何治理这个问题。
教师点评学生答案并作讲解: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因素:土质疏松、植被稀少 、降水集中;人为原因:过度开发、毁林毁草。解决的办法:植树造林。在坡缓的地方可以修梯田。。
展示黄河下游地上河示意图、地上河形成的动画、地上河形成的流程图并着重讲解:
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下游
土质疏松 地势低平
夏季多暴雨 水土流失 泥沙淤积河床 地上河
植被破坏严重 流速减慢
展示地上河导致黄河决口、改道的图片并讲解措施:固堤分流,引黄灌淤。展示引黄淤灌的示意图,并加以讲解,重点是让学生明白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
展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简介视频。强调其对防洪蓄水方面的作用:小浪底与三门峡联合使用,可使黄河下游河床20年不淤,并使黄河的防洪能力由现在抵御60年一遇的大洪水提高到千年一遇。
展示黄河断流、凌汛、污染的图片、文字、视频,讲解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及治理的办法。
(三) 结束课程
在《保卫黄河》的乐曲中,带学生齐读总结本堂课内容的顺口溜,结束课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