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语文统编版 四年级下
1 古诗词三首
1
1.认识“杂、锄、剥”3个生字,会写“茅、檐、翁、锄、赖、剥”6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重点)
3.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
学习目标
背诵《宿新市徐公店》
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背诵《村居》
清朝诗人高鼎写的《村居》是一首诗,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清平乐 村居》是一首词。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主要作品:《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作者简介
辛弃疾曾历任江西、 湖南、湖北安抚使,任职期间,打击贪官,救济灾民,颇有政绩。淳熙八年被劾职,退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隐居长达二十年,他退居乡间,与山民野老打成一片,过着平凡质朴、恬淡安静的生活。此时,他一改过去壮大场面的描述和豪杰人物的刻画,转而饱蘸色彩去描绘田园风景画和俚俗乡情图。这首词题为“村居”,是词人晚年遭受排斥、打击,壮志难酬,归隐上饶地区农村时的作品。
写作背景
词,又称为“诗余” “长短句”。它兴起于南朝,成形于晚唐,盛行于宋代;最早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所以每首词都必须按一定的歌谱填写,这歌谱叫词牌。
词和词牌
chú
bō
zá
我会认
杂 锄 剥
换偏旁识记法
识字方法
助 + 钅= 锄 组词:锄头
绿 - 纟+刂= 剥 组词:剥夺
加一加识记法
剥
bō(剥削 )
多音字
bāo(剥花生)
造句
旧社会地主靠剥(bō)削劳动人民生活。
吃馒头还要剥(bāo)皮,这真是暴殄天物!
我会写
lài
bō
yán
檐
屋檐
房檐
wēng
老翁
渔翁
chú
锄草
锄头
无赖
耍赖
剥削
剥夺
máo
剥
翁
锄
赖
茅
茅屋
茅草
lóng
笼
笼子
鸡笼
组词
茅屋 茅檐 茅草
造句
她住在一个森林深处的茅屋,靠卖草药为生。
茅
máo
笔顺
我会写
写法
“艹”的横写得要长些,”矛“的
横撇也要写得长些 。
组词
渔翁 老翁 白头翁
造句
蒙蒙细雨中,我看见一个渔翁仍在河边垂钓。
翁
wēng
笔顺
写法
“公”扁宽,前一个“习”略小,后一个略大。
组词
剥削 剥夺
造句
旧社会地主靠剥削劳动人民生活。
剥
bō
笔顺
写法
左宽右窄,左下部是“氺” 不是“水”。
茅檐:茅屋的屋檐。
吴音:作者当时住在江西东部的上饶,这一带古时是吴国的领土,所以称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吴地的方言。
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卧:趴。
词语解释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词牌名
题目,意为乡村生活
清平乐 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 低小,溪上 青青草。
醉里吴音 相媚好,白发 谁家翁媪?
大儿 锄豆溪东,中儿 正织鸡笼。
最喜 小儿亡赖,溪头 卧剥莲蓬。
朗读练习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这一句是环境描写。这句词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由“茅檐”“溪上”“青青草”构成的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乡村美景图。词句只淡淡几笔就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了特定的背景。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两位白发老夫妻,喝过几杯酒后,在用地道的吴地土话互相取悦着,语调柔媚而又亲昵。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 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卧”字确实使用最妙,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
“喜”字不单解作 “喜欢” ,它可以说是词的点睛之笔。小儿的顽皮和淘气,为这幅乡村图增添了更为祥和更为温馨的气氛,使它霎时有了生机,有了光彩。所以说小儿是最招人喜欢的,不仅喜欢他的天真烂漫,喜欢他的无忧无虑,更喜欢有了他,这个普通农家给人的那种美好的感觉。
结构梳理
清平乐 村居
景物 茅屋、小溪、青青草
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小儿———— 溪头卧剥莲蓬
世外桃源
悠然自得
人物
(亡赖)
概括主旨
这首诗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描写儿童的诗句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一、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然后打对勾。
√
√
√
√
√
翁媪
清平乐
(lè yuè)
茅檐
(yán yáng )
相媚好
(méi mèi)
剥莲蓬
(bō bāo)
亡赖
( wáng wú)
(wēn ǎo)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茅檐低下,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___________,中儿___________,
最喜小儿_______,溪头卧剥莲蓬。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锄豆溪东
正织鸡笼
亡赖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________ 写的,它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___________,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辛弃疾
田园景物
生活之趣
人情之美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共39张PPT)
语文统编版 四年级下
古诗词三首
1
1.认识“徐、篱、疏”3个生字,会写“宿、徐、篱、疏、杂、稀、蜻、蜓”等8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重点)
3.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
学习目标
乡村景色总是那样的独特、迷人。数不胜数的田园诗给了我们无尽的美的享爱,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三首描写乡村景色的田园诗词。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中兴四大家”。他的诗通俗易懂,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当时人称诚斋体。
主要作品:《小池》《风定过垂虹亭》《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舟过安仁》等。
作者简介
范成大: (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中兴四大家”。
主要作品:《四时田园杂兴》《石湖词》《吴郡志》等。
作者简介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诗歌描写了农村四季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小资料
lí
shū
xú
我会认
徐 篱 疏
减一减识记法
识字方法
徐 余 + 彳= 徐 组词:徐徐 徐步
疏 蔬 - 艹 = 疏 组词:疏通 疏散
加一加识记法
宿
sù(宿舍 )
多音字
xiǔ(一宿 )
造句
我感到透骨奇寒,便匆匆跑回宿(sù)舍,取件衣服披上。
昨天夜里他们促膝长谈了一宿(xiǔ)。
中国古代把天上的星星分为四方二十八星宿(xiù)。
xiù(星宿 )
我会写
xī
qīng
蜓
sù
宿
住宿
宿舍
lí
篱
篱笆
笊篱
shū
疏远
疏忽
zá
杂物
杂志
稀疏
稀少
蜻蜓
tíng
蜻蜓
xú
蜻
疏
杂
稀
徐
徐步
徐州
组词
疏忽 疏远 疏散
造句
我做数学题时,一时疏忽,把小数点给点错位了。
疏
shū
笔顺
写法
左窄右宽,右边的横稍向上斜一点。
组词
杂志 杂物 杂乱
造句
下班了,爸爸一边喝茶,一边看杂志,一边聊天。
杂
zá
笔顺
写法
中间的横要长,托住“九”,第四笔是“亅”。
组词
蜻蜓
造句
一只只蜻蜓在草丛中飞舞,好像一架架小飞机在天空飞。
蜓
tíng
笔顺
写法
左窄右宽,右边是“廷”不是“ 延”。
树头:树枝头上。
阴:树叶茂盛浓密。
词语解释
篱落:篱笆。
疏疏:稀稀疏疏。
径:小路。
急走:奔跑。
深:深远。
杂兴(xìng):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词语解释
麦花:荞麦花。
蛱蝶:菜粉蝶。
肥:指果肉肥厚。
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地名
徐家客店
树头新绿未成阴。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新叶长出还尚未形成树阴。
篱落疏疏一径深,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入菜花就再也找不到了。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题意: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
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一年四季
梅子金黄杏子肥,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
麦花雪白菜花稀。
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这首诗写的是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白天长了,篱笆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变得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无人过”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宿新市徐公店
喜爱
画:篱落、一径、枝头(静)
追入
儿童、黄蝶、菜花 (动)
色:黄(绿)(黄)
诗
情
画
意
《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描绘了在幽静安逸的田园风光里,儿童在菜花地里追逐蝴蝶的生动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梅子黄、杏子肥
四时田园杂兴
喜悦
喜爱
景物
麦花白、菜花稀
劳动
无人过 惟有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时节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初夏田园风光、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描写乡村田园生活的诗句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王维《新晴野望》
3.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李白《树中草》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追黄蝶,_________________。
枝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
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________ 写的,从诗中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
是暮春时节。
杨万里
新绿
菜花
未成阴
二、比一比,组成词。
宿( ) 徐( ) 篱( )
缩( ) 涂( ) 璃( )
疏( ) 杂( ) 蜓( )
蔬( ) 朵( ) 挺( )
住宿
涂色
篱笆
缩写
徐步
玻璃
疏远
杂志
蜻蜓
挺立
花朵
蔬菜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