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导入新课
莫怀戚(1951—2014),重庆人,作家。著有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等,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走近作者
新
课
讲
授
1.齐读课文,初步感知,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
散步的时间:初春。
散步的地点:南方的田野上。
散步的人物:“我”、母亲、儿子、妻子。
散步的原因:母亲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
散步的经过: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
儿子要走小路。
散步的结果:互敬互让,“我”背母亲走
小路。
(一)整体感知
2.理清全文思路。
①“我”劝母亲散步→②全家一起散步→③走大路小路的分歧→④“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⑤母亲改变主意,选走小路→⑥“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走小路。
3.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是如何解决的?
产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母亲改变了主意要走小路,走不过去的地方让“我”背着她。
4.母亲为什么要走大路?为什么后来改变了主意?
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状况,为后文埋下伏笔。)母亲知道孙子要走小路的原因,“小路有意思”。
5.分别概括母亲、“我”、妻子和儿子的形象。
母亲:善解人意、疼爱孙子。
“我”:孝敬母亲。
妻子:尊重丈夫、默默奉献、贤妻良母。
儿子:懂事、聪明。
1.“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
“我”之所以感到责任重大,表面上看是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本段中告诉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但应更深入地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这个祖孙三代人家中包含着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这四种亲情纠缠在一起,而他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
(二)问题探究
2.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义?
“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们”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人的尊敬、对小孩的爱护。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的。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可见,本文写了一件关于“散步”的小事,却表现了“尊老爱幼”的大主题,这就是“以小见大”的写法。
3.试着换一个角度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说明你的理由。学生思考并回答:“分歧”“关爱”“温情的春天”“大路还是小路”“爱·责任”
(教师提问:你认为哪个标题比较好?为什么?)
“散步”写了一家三代人去散步的故事,本身就有故事在里面;“散步”写了一家人的亲情,会让我们想到谁在散步。“散步”好在它简明、准确、含蓄,有情致,有画面感,有故事味。
讨论
1.分析下面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1)这南方的初春的回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沫,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
这句描绘了新绿、嫩芽、冬水,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写得富有诗意,读后使人似乎到了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村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情绪。
(三)品味语言
(2)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这句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充分展现了祖母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同时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
2.找出文中运用对称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句子:“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好处:语言朴实、精美,两两对称,整齐和谐,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色就是大词小用、以小见大,你能找出几例吗?为什么要用这种写作手法呢?
①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②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
③“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样的大词小用、以小见大,透露出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即:对家庭的热爱,对亲情的珍措和重视。
(三)分析写作手法
课堂小结
《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意蕴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由真善美凝成的颂歌。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所以,在这节课上,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给学生理解课文丰富的内涵提供了学习的广泛空间。引导学生品味、揣摩语言,也增强了语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以“亲情”为话题,根据自己
的感受写一篇短文。
3.预习第7课。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