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北伐战争课件(4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北伐战争课件(4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1-28 10:4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第15课 北伐战争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自学目标1 、了解黄埔军校创立第一次国共合作 的基本史实
2、掌握北伐战争的目的、对象、战场、战役、结果及胜利进军的原因。
3、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性质。
4、理解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自学指导 对照自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本P63-67面的内容,利用红笔把相应的问题找出来,
时间大约需要8分钟。8分钟后提问,看谁找的准。
1 、了解黄埔军校创立第一次国共合作 的基本史实
2、掌握北伐战争的目的、对象、战场、战役、结果及胜利进军的原因。
3、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时间、性质。
4、理解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1.中共“三大”召开(1)时间:1923年6月(3)内容: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 加入国民党。(2)地点:广州一、国共合作的实现个人身份2.国民党一大(1)时间:1924年(2)地点:广州(3)内容: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4)意义: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3、黄埔军校的建立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革命者来(1)创办: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2)目的:培养军事政治人才。黄埔军校校址总理孙中山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教官恽代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3)领导: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4)作用: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党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军校学员在上政治课 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北伐的对象是什么? 北伐的方针是什么?二、北伐胜利进军1.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2.时间:1926.7-1927北伐誓师大会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北伐战争前形势图 直隶广东广西湖
南安
徽山东黑吉辽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湖北兵力20万兵力35万兵力20万广东广西武汉4.战况:(2)江西战场:连克九江、南昌,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1)两湖战场:它是北伐的主战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攻占武昌,基本消灭了吴佩孚主力。(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3)接着,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倒长江流域,震动全国。叶挺(1896-1946年)广东惠阳人。先后就读于广州陆军小学、武昌陆军预校和中国最高军事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2年他任孙中山卫队团的营长。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任正在组建的第12师第34团即后来的独立团任团长。在北伐战场上,他率领的独立团发挥了尖刀作用,所向披靡,攻无不克,第四军也因此获得“铁军”称号。
叶挺像(1896~1946年)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因素有哪些4、得到工农群众的支持,是正义战争2、北伐军作战方针的正确3、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
的先锋模范作用1、国共合作,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群众欢迎北伐军3.蓬勃发展的工农运动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国共合作破裂(1)开始破裂: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2)全面破裂: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国民革命宣告失败。国共合作失败原因: 1、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支持下叛变革命,反革命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
2、中共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国共合作失败的教训: 使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蒋介石在界河前线南京国民政府二次北伐3.二次北伐皇姑屯事件,张作霖专列被炸现场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三省“ 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这标志着国民政府在名义上完成了南北统一。
想一想:
为什么说东北易帜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统一?堂清练习再见